○文 / 魏 坤 赵玉全
打造现代生态名城建设幸福美丽达州
—— 达州市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的主要对策
○文 / 魏 坤 赵玉全
开江拟建的环宝石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宝塔坝荷花基地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品位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前期可行性研究分析的基础上,2016年3月达州市筹备启动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今年初达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同创,“十三五”期末成功创建。针对达州创建面临的艰巨任务和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就达州加快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作一探讨。
创建思路。达州市位于川东北、川渝陕结合部,地处嘉陵江上游,山地多、水系多、道路多,城市特色不突出。在创建实践中,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林山相依、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城相融的创建路径,坚持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科学创建与彰显特色、生态优先与产业富民、注重新建与强化保护相结合,突出森林建设、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融合,力求在森林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新成效,打造川渝陕结合部现代山水园林生态名城,全面建成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达州。
目标任务。对照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标准,结合全市实际,通过4-5年的创建,力争实现以下三大目标任务:建设更加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到2020年,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42%以上,其中渠县、开江、大竹、达川区达到35%以上。全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绿地率达到37%以上,人均公共绿地提升到11平方米。全市所有铁路、高速公路和县级以上的公路实现绿化,林木绿化率达80%以上。主要河流和大中型水库沿岸实现应绿尽绿,林木覆盖率达到80%以上,城市重要水源涵养地林木覆盖率达70%以上。
建设更加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以“万亩林亿元钱”示范区为抓手,高标准推进全市5个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森林碳汇等新业态,新增现代产业基地50万亩。到“十三五”末,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160亿元,农民从林业上获得的人均纯收入达1800元。
建设更加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市建立分布合理的生态科普宣传教育阵地,建成5处以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或其他面积20公顷以上的郊野公园等大型生态旅游休闲场所。全市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100%,完成市树评选,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创建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建设任务重,要坚持以大工程带动大规模绿化,以大绿化促进生态环境的大改善,着力实施七大生态工程,加快扩绿增效,补齐绿化短板。
城市森林工程。中心城区要加大对三品山、城堵山、石牛山、烟地梁、杨家山的有效保护,推进火峰山、大尖子山、大北山等公园建设,加快莲花湖、罗顶寨、大寨子、塔沱滨水、州河城市滨水景观廊道等建设。在加快老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实施绿化打造,积极开展屋顶绿化示范,拓展绿化空间。着力打造一批森林街道、森林广场、森林单位、森林社区、森林庭院,确保老城区绿地率达到25%以上,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在80%以上。新增绿化面积34000余亩。
统筹推进5个县级城市绿化,实现市、县绿化同步。宣汉重点加快城市绿化和城郊湿地公园建设;开江重点推进金马山、飞云温泉、金山寺、牛山寺景点建设;大竹重点实施北城、东湖、东柳环城绿化,提升竹乡名片;渠县重点打造马鞍山、八蒙山生态公园;万源重点建设滨河景观长廊和红军公园生态景观。
农村森林工程。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加强森林经营培育,加快生态脆弱区治理,促进森林提质增效。北部山区的万源、宣汉,抓好天然林保护、水源涵养和生态脆弱区治理,大力培育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资源,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建设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南部低山生态功能区,实施精准绿化和工程造林,培育林木种苗、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等森林资源。以开江、渠县农产品区位为重点的丘陵生态区,连片营造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生态景观林、特色经济林、珍贵用材林和农田防护林。全市稳步推进25度以上坡耕地和16-25度非基本农田退耕还林20万亩。
道路绿化工程。重点实施城市进出口森林廊道和骨干道路绿化建设,主要进出口通道两侧绿化带及国、省公路两侧绿化带宽达到10米以上,县、乡道绿化带宽达到5米以上。加强景区出入口、车站、机场等重要节点绿化改造。实现高速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荒山荒地和25度以上陡坡耕地全部造林绿化,栽满种尽。
水系绿化工程。重点开展渠江、州河、巴河、任河等流域及大寨子、江口湖、罗江口、白岩滩、土地滩、双鱼湖、环宝石湖等库区防护林带建设,创建开江宝石湖——明月湖为核心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到2020年,全市水系林木绿化率达到80%以上。
乡镇绿化工程。依托禀赋的自然资源,打造森林小镇和森林人家,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实现农村居民聚集地林木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100万人口以上的县,每年实施10个幸福美丽新村绿化,100万人口以下的县(市、区),每年实施5个。打造牡丹、香椿、油橄榄、特色水果等森林小镇5个。
生态富民工程。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区域特色,坚持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着力推进工业原料林、木本油料林、木本药材、森林蔬菜、森林旅游等主导产业发展。开江县、通川区、渠县结合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加大油橄榄、油牡丹、核桃和青花椒建设力度;万源重点发展珍珠花菜、核桃、猕猴桃、道地中药材和木制加工;宣汉重点发展中药材和木本油料,新建10万亩药花产业基地;大竹着力推进香椿和竹林基地建设;达川区做大做强乌梅、花椒产业。在万源、宣汉建立森林康养基地2处。
生态文化工程。加强生态文化阵地建设,全力推进大寨子腊梅园、达川梅博园、开江油橄榄文化广场和宣汉峨城山文化创作基地打造。建立义务植树、林木认捐认养、栽植纪念林和纪念树的开放空间。全面保护古树名木和珍稀树种资源,建立万源腊梅自然保护区。公众对创建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加强领导。将创建工作作为各级各地“一把手工程”,成立创森创园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各县(市、区)政府、林业园林、住建、农业、国土、旅游、交通、经信、环保、宣传、文教、发改、财政等部门的职责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方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加大投入。市、县两级政府要加大创建投入,积极整合和统筹安排相关资金,确保创建工作有效开展。要创新机制,鼓励不同投资主体参与创建工作,实行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积极推进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进城乡绿化建设。
逗硬考核。建立健全条快结合、以快为主的责任机制,以及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分管领导具体协调推进、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责的工作机制。将创建任务、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督查督办和目标绩效考核制度。
广泛发动。制定专题宣传方案,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开辟专栏,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配套措施等,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入脑入心。要深入普及森林和生态知识,增强广大市民生态意识和创建意识,形成“爱绿、植绿、护绿”的新风尚,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
责任编辑:黄露霜
塔沱滨河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