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珍
(四川省都江堰外江管理处 四川 崇州 611230)
【摘要】都江堰外江灌区地处成都平原的腹地,设计灌溉面积117.7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21.54万亩。灌溉成都市的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新津县、双流县、温江区等七个县(市区)。此外,每年还通过西河及黑石河向通济堰灌区补水7000多万方。灌区有四条干渠,长194.23KM;分干渠5条,长79.92KM;设计灌面为一万亩至五万亩的支渠32条,长227.09KM;一千庙至一万亩的斗渠39条,长185.62KM。一千亩以下渠道164条,长508.12KM。干渠和分干渠上共有水电站49座,总装机容量万53333KW。灌区管理单位是都江堰外江管理处,处机关地处崇州市,下辖四个管理站,三个电站。灌区由沙沟河、黑石河、三合堰和西河等四条干渠组成。沙沟河和黑石河在都江堰渠首沙黑总河的漏沙堰分水。沙黑总河在都江堰渠首外江闸右建闸引水,灌金马河右岸灌区,都江堰创建初期就有了。黑石河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万亩,干渠设计流量45M3/S,渠道总长76.41KM,支渠22条,分水洞19个,沙沟河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万亩,干渠设计流量75 M3/S,渠道总长31.76KM,分干渠1条,支渠4条,分水洞15个。西河乃沙沟河、文井江、味江河、干五里等四条渠道在崇州市元通镇汇集而成,属灌排兼用渠道西河灌区灌溉面积35.4(含文井江)万亩,西河最大泄洪流量3350?M3/S(泄洪),渠道总长45.8KM。分干渠3条,支渠4条,分水洞4个。三合堰灌区灌溉面积27.39万亩,三合堰干渠属半挖半填的人工干渠,建成于1955年春。设计流量64?M3/S,渠道长度40.259KM。支渠16条,分水洞149个。文井江是西河上游的山溪河流,属小灌区,灌溉崇州市6.2万亩农田。有2条支渠。都江堰外江灌区大型水闸2座,中型水闸13座,小(1)型9座,小(2)型62座。我处大部分的水闸都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由于当时设计以及建设水平的限制,水闸的质量并不高,“5.12”汶川地震,我处工程受损严重,通过灾后重建,我处目前的部分重点地段大、中型水闸得到了改建,使我处的水利工程设施上了一个新台阶。硬件提高了,水闸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就是工程安全运行的保障,因此需要提高对水闸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使水闸能够顺利正常的运行,避免出现因为人的原因而造成水闸不能正常运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就水闸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水闸 水利设施 维护管理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快速进步,各行业、各领域都实现了良好的发展与进步,水利工程建设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社会建设发展中,水利工程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对于地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水利设施中,水闸是重要的枢纽,水利工程建设中,水闸的维护与管理是重点内容。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水闸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落后的水闸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新时期对水闸进行维护与管理是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水闸水利设施出现问题的原因
(1)维护管理资金不足。要使水闸水利设施正常运行,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保障,但是由于灌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农业水费征收难是水利工程供水单位普遍存在的一大状况,农业水费征收难导致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运行管理资金缺口加大,加之目前农业水费征收标准普遍偏低,所收農业水费不足以维护管理单位的运行成本。
(2)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完善。水闸水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是一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要使水闸水利设施得到有效的维护与管理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在一些中小型水闸设施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即使有制度但是也没有应用到实处,制度形式化现象比较严重。管理人员大多依据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工作,或者是单纯按照上级命令完成任务,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水闸进行检查和维护管理,敷衍了事的现象频繁出现[2],使得水闸的维护与养护无法顺利开展,水闸损坏严重。
(3)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升。水闸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需要由高素质水平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将直接对水闸的维护管理产生影响。但是当前很多水闸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相对不高,对于水闸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知识了解不足,实际的管理经验不足,如果水闸水利设施出现故障,不能独自解决问题,也没有结合水闸水利设施的实际情况,随意对水闸水利设施进行检修,使水闸水利设施的损坏更加严重。
二、水闸水利设施维护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水闸水利设施维护管理制度
要建立完善的水闸水利设施维护管理制度需要先完善责任制度的建立,将水闸的维护与管理落实到实处,并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划分与落实,使工作人员有对水闸维护管理的责任意识,使工作人员能够带着责任意识投入到水闸水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中。我处结合灌区实际情况,制定了水闸工程操作运行规程(分螺杆式和卷扬式),备用发电机操作规程、渠闸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各闸点防汛抢险预案等制度上墙,让每个闸点人员都能按规章制度操作,使闸点工作人员能够更加规范工作,提高水闸水利设施维护管理工作的效率。
水闸管理是技术性比较高的工作,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保障。但是有时由于管理制度和执行力的问题,水闸维护管理很难达到要求。在水闸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中,需要依据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对工作人员的责任进行划分,同时将水闸质量的提升作为核心任务,以单位的奖惩制度作为依据,将水闸的维护与工作人员的责任相结合,使工作人员提高对水闸质量的重视程度,使水闸维护管理工作效率以及效果得到提升。
(二)做好水闸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
在水闸水利设施中,闸门是十分重要的,闸门的维护与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在闸门的运行过程中受到杂草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闸门无法紧密关闭,闸门受腐蚀严重,我处目前规定闸门2年一次油漆,避免闸门运行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各闸点基层管理人员在日常巡视过程中还需要对闸门周边的杂物进行及时的清理,避免闸门上存在大量的粘附物,同时要定期给启闭设备加油,保证零部件更加润滑。在一些低温地区,需要做好防冻措施,使其安全工作。
水闸水利设施的周边需要有土木建筑,尤其是一些填土区和沟道,容易出现坍塌的现象,因此需要在汛期前做好土木建筑工作,使用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修复。同时要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管理,保证机电设备的接头更加牢固,做好绝缘工作,机电设备的接线盒需要放置在通风的位置[4],避免潮湿,保证接线头的良好接触,使机电设备能够安全运行。
(三)建立水闸维护管理队伍
水闸水利设施维护管理工作都是需要人来进行的,在水闸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中,要使工作顺利进行,需要依靠管理人员进行。但是目前水闸维护管理人员的工作地点比较偏僻,工作时间也比较长,工资低,学历高的不愿来,学历低的没有资格报考,有些不了解灌区情况的,考上了来看了工作地点,立马就走人了,很难吸收到新鲜的血液。现有的基层水闸的维护管理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不利于水闸的维护与管理,所以需要改善基层闸点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提高基层闸点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我处目前规划将以前34处基层闸点管理房优化到到20处闸点管理房,改善基层闸点人员居住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提高闸点管理人员驻点补助费。同时加强对闸点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水闸维护管理人员的技能教育,使其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四)加强水闸维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水闸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需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我处目前的大、中型水闸维护管理中已使用计算机技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对水闸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实时监测水闸各部位的功能,提高维护管理工作的效率。我处根据各闸点规模大小不同,制定了新的工程管理维护工作日志,并将闸点管理人员以前每天填报的河(渠)巡视记录、备用发电机检查、电话记录、闸门启闭等多张填报资料统一设计制定了新的《渠(河)道、枢纽工程日常管理记录表》,通过一段时间的试填报,基层管理人员反映较好,减轻了基层闸点管理人繁琐的填报内容。各闸点的维护工作日志保存时间不得低于10年。我处还建立了水利工程管理台账,将各闸点基层资料和每年工程管理内容进行登记记录、能够为今后水闸维护管理提供依据。
三、结束语
水闸工程中,水闸管理工作的安全运行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完善、严格的管理模式以及制度,对于水闸维护管理的推进是十分重要的。我处实行不定时现场检查,对启闭机和备用发电机试运行,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现场人员签字认可,以及电话抽查等到措施,避免因为人的因素而造成水利工程的损毁,保障灌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后我处还需要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科学的调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水闸水利设施维护管理能够更加顺利、高效。
参考文献:
[1]王波,唐彬.浅析水闸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J].机电信息,2013.
[2]朱伊妮,叶飞.浅谈青浦區水利水闸设施的维护与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4.
[3]熊红梅.水闸的维护管理措施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2.
[4]孙海平.加强中小型水闸维护管理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