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丹妮
摘要:文学翻译是为了使读者能更加清晰、全方位地了解世界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国学者在文学翻译上的研究使得相关理论层出不穷,英美文学翻译是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重要桥梁,对于英美文学的翻译,本文介绍了翻译规范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语境文化因素,探讨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
关键词:英美文学 翻译 规范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081-01
文学翻译在世界各国相互交流、合作、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虽然各国学者在对文学翻译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相关的理论也是不计其数,但从来没有一个规范、统一的定论。这就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难读懂文学作品中内在的美。对于同一篇文学作品,读者、译者和原作者的语境很难相同,很有可能写、译、读是三种不同的理解。为了让读者更加清楚、直接地理解作者的表达,就必须提高译者对语境文化的认知能力,从而在深刻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之后,才能表达出原作品中想要表达出的人、景、物等。另一方面,譯者要对科学、哲学、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都有所了解。因为在不同民族文化、不同背景下翻译可能会有偏差,所以要站在作者的文化立场和对文学的态度上进行研究,使得读者清晰了解原作者的态度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进一步扩大世界文化的交流。
一、切斯特曼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翻译
真正使翻译规范的研究引起翻译界重视的是以色列翻译理论家吉迪恩·图里。在图里之后,一些学者对翻译规范的本质和适用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影响最广泛的就是切斯特曼的翻译理论。切斯特曼规范是指翻译者根据各个方面的要求将原作品所要传达出的意思最大化地表达。众所周知,托马斯·哈代十分注重意境的表现,而且擅长用环境的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丰富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对托马斯·哈代作品中环境描写的翻译对于作品的传意具有重要作用。[1]
严复的《天演论》出版后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在中国文化翻译上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所以说翻译是在某一特定时期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所以翻译会受到当时文化规范的限制。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读者群的定位是“多读中国古书之人”,也就是清朝的士大夫们,千百年来深受中国封建文化的影响,很难让他们学习和接受西方的先进文化。严复在《天演论》中选词造句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特点鲜明,具有“清真雅正”的特点,然而前文提到的切斯特曼规范是指读者对翻译作品有着什么样子的期待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话语习俗、经济意识形态等都对规范产生影响。“清真雅正”是桐城古文派的独特之处,桐城古文派是清朝时期文坛的第一大散文流派,虽然在清朝末年走了下坡路,但桐城古文派依旧十分流行,深受青睐。《天演论》中使用的字词、语法十分符合当时读者对文体的期待。另外,严复翻译的手稿中有很多不符合国情的句子,在出版后的《天演论》中完全找不到,因为当时读者的文化基础以及中国封建的伦理道德规范所限,如果想让当时读者接受《天演论》就必须将不符合当时社会伦理规范的内容全部删掉,以迎合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二、语境文化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
不同的文学作品,在创作方式和表达手法上都会有所差异,因为作者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各不相同。相似的情况,生长在不同背景下的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会有其独特的创造方式和抒发手段。这都是受语境文化所影响。文化背景会对翻译现象产生影响。比如说,译员在做罗伯特·彭斯《快活的乞丐》的翻译工作时,应该了解原文作者的成长经历和生活背景。故事背景为贫瘠的农村,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在异族统治的年代,他与当地村民紧密相依,深深体恤自由和民主的精神和终身向往。这样更加易于掌控创作者的叙事目的和创作手段,从而进一步精准地传达原作精髓。然而,翻译作为一个系列行为会受到译者个人的思想文化、身处背景以及教育程度等的影响。即使在翻译时我们会要求译者进行创造,比方说译者可依据个人风格和翻译习惯采用灵活的翻译手段和技巧,有时译作还可能比原作更加精彩,可是为了更精确地传递出原文的内容和思想,类似的翻译作品只能铺设于相似的文化当中。文化意向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文化,在文学著作中以不同方式体现。译员在翻译一些独特表达手段时,有必要把这些表达融会在统一的文化语境之中,有时即使是相同的文化意境在不相同的语言文化下也会有不止一个含义。比方说,“红糖”与“红茶”在英文翻译时通常是“brown sugar”和“black tea”,但是英语里面的“black coffee”在转换成中文理解后就是“不加糖的清咖啡”。综上所述,语境意境之文化是翻译人员在工作当中不可不重视的方面。当翻译人员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试译的时候,需要从原文创作者的文化背景及意图上去思考,而且应当避免迎合个人口味去挑选评价文学作品,译者应当尽力避免文学作品的翻译版本带有过多翻译人员的主观创作和色彩。
参考文献:
[1]王晨曦.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翻译[J].文学教育(下),2017,1(1).
[2]孔祥娜.英美文学翻译中的语境文化因素[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3]李惠英.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研究[J].芒种2015(12):97-98.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