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想法

2017-07-18 16:56徐鹤境陈逍
商情 2017年22期

徐鹤境+陈逍

摘要:“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使得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迅速 ,一批专门基于网络信用信息的大数据征信机构初步建立。本文主要根据芝麻信用的应用而推出了银行金融产品服务——个人信用服务。结合支付宝的信用生活应用,对银行信用卡的持有者的信用进行再次综合评价,对于信用良好的用户加大其对生活应用的范围,类似于急用贷款本行优先、贷款减免利息或者其他优惠业务这样的银行服务。

关键词:信用建立 信用服务 芝麻信用

引言: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将芝麻信用等一些产品相继推出,人们可以使用支付宝做一些以前只能在线下完成的事情。许多行业都相继为其出台了与之相关的产品,让人们实际的体会到了信用分所带来的利益。同样,银行也借机是永恒信用分去开发新的业务扩大服务范围,打造了新的金融业务与相关产品,在照顾消费者心理的同时也满足了投资者的需求。

互联网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并让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有关于理财产品的不稳定性给人们带来了不安,可能申请购买赎回和年收益率高于活期存款等风险。

一、银行个人信用评分机制的建立

信用评级机制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与进步,现在已经逐步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重要组成的一部分,尤其是针对银行对于经营货币和社会公共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起到了很大的关键性的作用。

我认为我国银联可以慢慢着手于属于银行特有的信用评分机制。虽然上述事件看起来对我国的经济毫无影响,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在银行信用方面体制的不完善,建立银行信用评分机制刻不容缓。

在2015年,中央银行发表《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其中包括阿里“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在内的8家民营机构进入首批商业征信机构名单中,此举表明着中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开始由“国营”向“私营”转型,对于个人的信用等级评分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芝麻信用等级积分首次推出国内个人信用积分——芝麻分,首次开始个人征信业务工作的机构,并将其开展到出行、住宿、婚恋以及金融等多个业务中。

结合银联在5月27日推广的银联云闪付功能,这为信用评分可以做个基础铺垫:信用卡所有人的消费心理,加上信用卡持有者平日的信用分数,有央行的支持,可取得更多的评分可参考信息,收集所得的分数更具有保障力;采用芝麻信用的信用评分标准再次评定后的信用进行信用服务,还可作为国家单位、企业公司的用人招聘的参考依据。

二、银行信用服务产品创新

在去年5月份,光大银行与蚂蚁金服开放平台旗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芝麻信用,并正式开始合作,并与其进行正式全面的合作,在消费者同意的前提下,并保证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开展在线发卡、风控等业务项目。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推广,传统的金融机构已经开始使用了第三方征信,和“互联网+信用评估”等项目,根据我的了解,华夏银行、兴业银行等很多家银行机构已经和芝麻信用进行了合作。

随着银行信用体制的完善,银行信用的服务创新也要跟上步伐。根据消费者的信用等级可以提供以下服务:

(1)存取款方面:存取一定金额的上限之后手续费的减免等;

(2)投资理财方面:按信用等级划分的金融投资项目(收益的高低、回报周期长短等);

(3)消费方面:结合“云闪付”买单优惠、分期付款、提前预约、先使用再收费等;

(4)贷款业务有优先权:信誉一般的用户在正常贷款方面有优惠,正常贷款指预计贷款正常周转,在贷款期限内能够按时足额偿还的贷款;信誉良好的用户在呆账贷款和呆滞贷款方面有优惠;信誉优秀的用户在不良贷款。

三、芝麻信用、花呗、借呗的区别

芝麻信用是阿里巴巴平台下根据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服务,客观呈现个人的信用状况,使用种种服务,为消费者计算和累计信用分数,它将影响着消费者在支付宝上进行各种业务。

花呗也是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微贷开发的,它类似于借贷业务,提供这月买、下月还的网购服务平台,消费者只需要在确认收货后的第二个月的10日之前还款,就可以继续使用花呗来消费,在淘宝等购物平台消费购买商品都可以使用花呗。至于花呗的消费额度也是可以查询的,因为它是和天猫使用的消费额度。

首先,借呗信用和花呗的信用没有很大的关系。要使用借呗,芝麻信用分会影响借呗额度,分数在600以上的用户方可使用借呗。如果想增加芝麻信用分,你需要保持信用卡及时还款、保持良好信用记录、按时缴纳水电煤、不上法院的名单、爱心捐赠等优良记录。借呗贷款的额度不能人工自动的增加,至于借呗的信用额度,这个主要是根据消费者的信用程度来定的,根据芝麻信用可以对自己的信用查询和对比,不断的让芝麻分提高,信用额度也会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杰,丁晨阳.芝麻信用的个人征信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J].商,2016(29):180.

[2]高國华.解构芝麻信用: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下的征信[N].金融时报,2015-08-17(008).

[3]陈铃,彭俊宁.芝麻信用发展动因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1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