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组织与服务模式

2017-07-18 16:49邱亚南
商情 2017年22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

邱亚南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生产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些变化给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农村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本文以衡阳县安邦科技服务模式为案例,分析探讨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组织与服务模式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金融支持 农业产业化 担保贷款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经济不断发展,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越来越多,农村土地抛荒现象越来越严重,传统的按家按户种植粮食已经无法满足粮食的需求,农业生产向集约化、组织化、产业化转型为大势所趋,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积极引导和推动辖内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对湖南安邦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型农业服务模式及“公司+农户”担保贷款模式进行了实地深入调研。调查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生产组织与服务模式对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创新金融服务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而金融政策必须与国家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有机联动,实现创新性突破才能将真正的实惠带到农民身边。

一、安邦模式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安邦科技成立于2009年2月,是衡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是为各农业生产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核心是为土地流转提供规模经营,重点是为农业科技提供专业技术,充分挖掘农业生产链中每个环节的价值。

(一)推出专业化新型农业服务

安邦科技按照现代农业分工,细分生产环节,组装高产技术,为农民种田提供专业化服务。推出了育秧供种、测土配方施肥、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治、机耕、机插、机收、谷物烘干等全程专业化技术服务。针对农业生产组织的服务需求提供三种合作模式:“管家”模式、“帮扶”模式、“点餐”模式,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套服务。

(二)创新“公司+农户”信贷模式

安邦科技符合贷款条件没有贷款需求,而合作农户有资金需求不符合贷款条件,安邦公司先垫支为合作农民提供套餐服务,然后通过“公司+农户”担保贷款模式,为农户提供信用担保,通过第三方信用增级,打破农民贷款融资瓶颈,以农户名义在银行取得小额贷款,每户农民最高贷款额度为5万元,取得的贷款资金直接支付到安邦公司账户上,实行统一管理、专款专用。

(三)推出“商业+政策”保险合作

为保障农民的利益,避开自然灾害给农民收成带来严重损失,安邦公司主动为合作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实行“商业+政策”保险合作,把国家对农业保险的补贴用于购买保险,不足部分,安邦公司先行垫付,计算到套餐服务费中。

二、安邦模式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安邦新农业服务模式在衡阳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70%以上农民选择了与安邦合作,到2012年土地流转面积约5万亩,服务面积达20多万亩。安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种植规模小、收益低、劳动力短缺等理由,为农村经济发展探索了新策略。

(一)减轻了农民种田的劳动强度

安邦公司能够给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专业的机械化、科技化服务,农民不需要像以前一样从育秧到收割烘干的全过程都自己做,與公司合作的农民只需要做好日常的田间管理,减轻了农民种田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传统农业种植的辛劳程度。

(二)提高了农民种田的劳动收益

安邦模式经营重点是与种植大户进行联营,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以前一个农民大约可以种植20-30亩地,采用专业化服务后,一个人大约可以种植100亩地,通过规模生产增加收益。

(三)降低了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

农民种田是靠天吃饭,遇到自然灾害就会损失惨重。近年来,国家为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和粮食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扶农助农的补贴政策。安邦公司考虑到农民对国家有关政策和商业保险把握不到位,与中华联合保险公司签署合同,直接为流转的土地购买自然灾害险,保费为16.4元/亩,国家为农民政策补贴12.6元/亩,农民自己负担3.8元/亩。安邦公司通过与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开展“商业+政策”保险合作,降低了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保障了农民种田的劳动收益。

(四)打破了农民贷款的担保瓶颈

农民规模种植所需资金缺口很大,以每亩稻田年投入800元左右计算,每户种植200亩田每年要投入16万元,由于缺乏有效抵押担保,农民难以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直接制约了规模生产。安邦公司为合作农户提供信用担保,为农民解决了缺乏抵押担保贷款难的理由。衡阳县农业银行创新了“公司+农户”贷款模式,按每200亩种植面积贷款5万元的标准,为农户提供财政贴息贷款,2012年发放此类贷款62笔,金额310万元。

三、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组织与服务存在的主要理由

金融支持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2012年衡阳县涉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43.5亿元,比2011新增5.22亿元,增幅为13.63%。安邦公司创新“公司+农户”贷款模式为农户解决了部分流动资金困难,但在实际生产中仍有近三分之二的资金缺口,调查中发现,有许多农民有资金需求,但因达不到金融机构贷款的条件而无法获得金融支持。

(一)农业生产经营自身条件受限

农业生产本身存在先天弱质性,生产周期长、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组织偏零散、资本少、规模小、缺少抵押物。银行为追求资金安全稳定,通常会选择风险较低、有抵押物等资金保障的贷款主体,同时,多数农民缺乏市场化融资理念,对银行信贷产品和贷款政策不了解,资金缺乏时习惯于向亲戚朋友借贷。

(二)信贷市场环境建设不够健全

衡阳市目前没有专门的农业担保机构,更没有专业的评估机构,直接制约着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壮大。农业保险在参保类型、参保时间、参保覆盖率等方面受到政策的限制,无法充分发挥保险业务其应有的保障作用。同时在信用方面,一些农民对诚信意识不够重视,因此减缓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脚步,制约了信贷市场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黎红梅,汪邹霞.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国际经验[J].世界农业,2016(01).

[2]楚尔鸣,何鑫.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机理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6(07).

[3]李硕,姚凤阁.东北地区农村科技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影响因素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S1).

[4]胡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基于河南省1980-2010年的时间数据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01).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探析电商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与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