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
摘要:风力发电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之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结合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为风电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利用风电产业,发挥沈阳传统制造业的支柱产业的优势,使沈阳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本文研究如何将风能这一绿色清洁能源的产业发展与沈阳的传统装备制造业结合起来,形成协同互补的有效发展机制,同时结合产业的实际情况,在辽宁风电企业和制造企业应用,为行业提供建议和指导,从而指导产业的发展和沈阳的经济建设。
关键词:辽宁风力发电 传统制造业 协同互补机制
一、辽宁风力发电产业发展现状
风力发电产业是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型战略产业之一,是战略性产业中新能源领域的最主要产业,具有大投入、大产出的突出特点,是各国极力发展和扶持的产业,也是除火力发电外性价比最高的发电方式。世界各国风电发展迅速,世界风能协会2014年上半年全球各国装机容量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截至2014年6月底)全球新增装机容量17.6GW,达到336327MW,新增量超过2013年全年。中国、美国、德国、西班牙和印度五大传统风能大国占据全球风能发电市场的72%,中国已达到41%。2014年上半年我国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快速,新增装机容量7.1GM,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辽宁省风力发电资源非常丰富,风能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
由于风力发电机的生产、维护与更新等等都和装备制造业密切相关,是提升地方经济、拉动内需的重要产业。由于技术的发展与创新,风力发电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关系会越来越密切,且互相制约,只有全面研究、协同发展、建立互补,才能形成共同提高、跨越式发展的局面。因风电设备的制造投入多、制约性强,与装备制造业的联系密切,是拉动传统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大型装备制造业,每个风场的建设以5万KW为单位,单位投入资金至少在4亿元人民币以上,可以说风电设备产业链关系到风力发电产业的兴衰,是风电产业中最重要的因素。
辽宁是风电设备制造的大省,目前风力发电产业已经成为辽宁重要产业。辽宁的风电制造业主要分布在这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中心——沈阳,辽宁也是全国风能丰富的省份,是优质风源区,辽宁全省可开发风能资源约4200万千瓦,这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改革创新,发展扩张,多家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涉足风力发电制造业,到2014年底沈阳涉及风力发电研发、制造和配套产业的各类企业已逾百家,这些企业极大地拉动了装备制造业,为沈阳的GDP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撑,沈阳鼓风机厂等在国内外风力发电制造业中有较高的知名度,产品占有一定的市场。辽宁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在新能源方面重点发展风力发电、核电等产业,推动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同步建设,初步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据2017年1月能源局公布2016年风电并网运行情况,截至2016年底,辽宁电网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695万千瓦,新增并网容量56万千瓦,占全网总发电装机容量的14.2%。2016年辽宁电网风电年发电量达到129亿千瓦时,累计发电小时数1923小时。辽宁省2016年风电开发建设方案已出炉,共计25个项目121.7万千瓦。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6年全国风电建设开发方案》中,辽宁省下达规模为100万千瓦。
二、沈阳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行业优势
沈阳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是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辽宁发展的风向标。振兴沈阳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中之重,经过60多年的迂回发展,沈阳终于重新站立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潮头,重新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工业龙头城市,沈阳的装备制造业已占全辽宁省4成,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强市,已经成为国际上知名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目前,沈阳装备制造业经过战略性调整,确定了机械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航空、电子信息四大优势产业为发展重点,基本形成了新型产业体系框架。沈西工业走廊将建设成为新型重工业基地,浑南地区将成为航空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沈北新区将成为光电通讯产业基地,大东区将成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目前,机械装备、汽车、航空三大聚集区建设已初见成效。同时,新型骨干企业体系开始发育,新型机械装备体系、新型汽车产业体系、新型民用航空制造体系、新型通讯产业体系和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体系正在形成。沈阳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辽宁振兴有着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会加快风力发电的制造产业,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会带动传统制造业;同样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供应,而新能源的开发与运用同样离不开传统制造业的支持;风力发电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还存在着产业链的延伸、扩展等密切关系。风电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协同互补机制,涉及风力发电行业的整机制造厂、部件厂、风电运行场、运行维护商等制造业,涉及传统制造业的重型成套设备、配件制造业、IC制造业等行业,还涉及到相关院所和部门。
三、辽宁风力发电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意义
尽管辽宁是全国风电建设发展较快的区域,风电行业前景较好,装机量也逐年增加,但是风电的发展状况遇到了一些问题:设备制造过程中技术问题、产品细分不够等问题;前期比较集中引进的设备到了维护密集期,且即将过保,配件维护周期长、费用过高等;本地化的设备国内消化存在问题,与进口设备匹配的问题,维护技术不过硬等;由于设备急剧扩张带来的、厂商盈利堪忧、装机产能过剩等;风电场被“弃风限电”的现象等问题。在2015年沈阳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沈阳传统产业优势有所减弱,新兴产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支撑经济平稳增长的动力不够强劲。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有必要如何建立与传统制造业的互补机制,促进沈阳风电产业的快速优质发展。
建立健全沈阳风力发电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协同互补机制,运用传统制造业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再用风能为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从而形成产能结合、绿色环保的良性循环。2016年辽宁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四、协同发展措施
1.实现产业合理布局,增强产业集聚度。辽宁应采取措施推动风电产业发展空间的合理布局,改善企业各自为战、独自进行风电设备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缺少合理分工协作的现象,通过主导产业或核心环节的前后向联系效应,建设一批特色风电装备产业基地;或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商相结合的风电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来打造产业链,吸引国内外配套企业向辽宁靠拢,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形成产业聚集,以推动风电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同时,政府要发挥政策宏观导向和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鼓励以整机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建立产业联盟来整合行业资源,促进产业内部整合与合理布局,以市场促发展,以竞争促创新,着力培养几家跻身世界前列的大企业。应以发展有实力、有影响的整机为重点,通过整机企业的龙头辐射效应,带动相关配套零部件产业及测试检验平台、培训咨询中心等的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产业关联效应,形成功能完备的风电产业链,带动辽宁风电产业的整体发展,打造出技术起点高、规模效益显著的风电装备产业集群,使省内的风电产业形成整体优势,产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充分利用。
2.确立自主创新的产业发展战略。辽宁省风电产业在“十三五”期间应该确立以自主创新为核心,走技术引进与国产化并举的发展道路,实现业态发展良性循环。风电企业应该积极加强与国外的技术交流,吸取国外先进的风电设备设计理念,结合中国风资源情况,设计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风力发电机组。由于中国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风向变化、风速大小与欧洲和美洲的实际情况都有所不同,如果单纯的照搬国外技术,设计出的风力机不能完全满足本地的实际风况的要求,在风电发展过程中就会越走越窄。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风电设备制造领域具有先天的优势,我省的风电企业应该以此为契机,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通过掌握更多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技术,提高风电设备的国产化的程度,使辽宁省在国内的风电设备制造领域获得一席之地,从而带动全省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大发展。
3.辽宁风力发电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形成协调互补机制。辽宁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基地,具有风电成套设备制造的先天优势。当前。辽宁经济正处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关键时期,在全国性产能过剩、竞争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着力加大制造业的改造提升,是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客观要求。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会加快风力发电的制造产业,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会带动传统制造业;同样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供应,而新能源的开发与运用同样离不开传统制造业的支持;风力发电产业与传统制造業还存在着产业链的延伸、扩展等密切关系。辽宁风电制造企业应该把握住机会,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风电技术,不断提高风电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设备的国产化水平。抓住机遇,使辽宁省成为国内风电设备制造的龙头,将辽宁风电设备制造产业辐射全国,乃至世界。
参考文献:
[1]张弛辽宁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定位、问题与对策[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2]尹健.辽宁省风力发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4(1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沈阳工程学院科技基金项目“关于辽宁风力发电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协同互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RWYB-1511)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