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经济学研究

2017-07-18 16:26牛晨
商情 2017年22期
关键词:变革发展

牛晨

摘要:政府所制订的适应国家经济基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立了强有力的组织并且承担了主要筹资责任,是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也是制度在未来能够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汲取的经验和保障。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公共经济 变革 发展

一、前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出台背景、制度结构设计、制度实施过程及效果等问题,是农村发展经济学与卫生经济学交叉领域的新问题,是农村公共经济研究领域的新探索,是医疗卫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保证。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为他们的不二选择,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经历了建国后的老医保和2003年開始试点的新农合,新农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的医改之路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文献综述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标志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试点推广。同时,新农合主要采取自愿性原则,大病统筹原则等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保障对象、政府的经济责任、资金来源渠道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机制不断完善。

(二)逆向选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逆向选择”是指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的低水平,报销的高门槛和高共付率引起的低收益,使得低收入的年长者由于身体健康状况不好而不得不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而许多有支付能力且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不愿意参加。这种自愿条件下“选择性加入”和“选择性退出”。自愿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三)资金筹集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有中央,地方财政,集体扶持,农民自缴等部分组成。筹资标准由刚开始实行的每人每年30元提高到2014年的410.89元。

三、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与对未来的展望

(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于2003年试点运行,并逐步推广,截至2008年,参合农民已达8.15亿,基本覆盖了所有农村和全体农民。资金来源由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对于只要是农民即可参保并且为保持着自愿参与的守则。补偿方案的原则一是在建立风险基金的基础上坚持做到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二是新增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资金应主要用于大病统筹基金,也可适当用于小额医疗费用补助,提高合作医疗的补助水平;三是补偿方案要统筹兼顾,邻县之间差别不宜过大;四是补偿方案的调整应从新的年度实行,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显著增加农民在医疗上的福利认同,医药费报销总额越来越多、医药费负担减轻程度和健康状况改善程度越来越明显。然后在某种程度上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新农合虽然提高了门诊服务的利用效率且改善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但没有明显改变农民对住院服务利用水平及其公平性。还有新农合对农民的生计策略影响甚微,原因是新农合补偿率偏低、农村人口流动频繁、大量的门诊费用没有报销、医疗服务价格上涨太快等都是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二)对于未来制度改革发展的走向与展望

我们可以通过希望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来预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未来的发展走向和做出展望。未来可能需要通过基于风险理论与保险精算的制度目标来实现研究,首先是实行疾病风险共担,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共担,政府与农民的共担来减轻疾病的风险;其次是未来需要解决因病重新返贫的问题,因为不同地区同一疾病支出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意味着不同程度的疾病风险,所以这也就需要未来以农户为单位不同的贫困级别以不同的风险级别对待。同时,为了提高制度的保障能力及农民从中的受益程度。其二,未来可能需要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工作网络研究,积极调动县乡政府对于合作医疗的资源投入,增加县乡政府的政治意愿并对其政治机构进行帮扶,在未来这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亟待研究完善的领域之一,也值得理论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最后,未来可能需要基于农户的医疗资源配置方式进行研究,国内将农户作为一个研究主体考察其疾病风险分布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比较匮乏。所以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且多采取风险缓解策略,在此研究下,还能对户内成员之间医疗资源分配次序与不均等性如何进行探索,以及研究以农户为单位的医疗资源配置方式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有何影响。

除了以上之外,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文件,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目标可以概括为“疾病风险共担”、“解决因病致(返)贫”、“引导疾病预防”三个方面,但实践中这些目标的实现技术与程度并没有得到理论界的足够重视。所以,未来在这几个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也是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要改革和发展探索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郑蕾,郑少峰.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演进与反思[J].西北大学学报,2010.

[2]刘雅静,张荣林.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60年的变革及启示[J].山东大学学报,1010.

[3]徐清照.建国60年来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历程、成就及经验[J].中国集体经济,2009(9).

[4]杨国平.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5]张广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现状及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10(1).

[6]王艳.论医疗给付结构对农民参与合作医疗意愿的影响[J].中国农村观察,2005(5).

[7]苗艳青,张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效果:一个供需视角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11):71~78.

[8]魏红英.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比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4.

猜你喜欢
变革发展
卷首语
德育中的变与不变
区域发展篇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经理人变革指南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