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堂
(固始县人民医院 外一科 河南 信阳 465200)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对胃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
郑玉堂
(固始县人民医院 外一科 河南 信阳 465200)
目的 探究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对胃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间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2例,依据治疗方案分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检测对比两组术前、术中、术后3 d的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术后随访3 a,比较两组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3 d的CRP、E、Cor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57.89%高于对照组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可明显减轻其术后应激反应,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胃癌;全胃切除术;腹腔镜;应激反应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于全部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已成为威胁居民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1]。外科手术能对胃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进行有效切除,是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之一。随微创外科理念不断普及和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逐渐受到临床重视,林鸿彪等[2]研究指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该术式可降低手术创伤,减轻生理应激,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本研究选取72例胃癌患者,通过设置对照组,探究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对胃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2例,依据治疗方案分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4例。患者均符合《外科学》(第8版)中胃癌临床诊断标准[3],近3个月未实施放化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免疫系统疾病、严重感染及心肝肾脏器功能不全者。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28~76岁,平均(52.95±13.63)岁;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6~77岁,平均(53.24±14.12)岁。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气管插管和吸入式复合麻醉,对照组采取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在剑突下方约6 cm位置切入腹腔,置入手术仪器,检查肿瘤情况,明确具体手术切除方式,全胃切除后,进行消化道重建,置引流管,缝合切口。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于脐上右锁骨中线、右腋前线肋缘下、脐左侧5 cm位置、左腋前线肋缘下实行戳孔,利于腹腔镜操作,将脐左侧5 cm位置孔腔作为辅助操作孔,左腋前线肋缘下孔腔作用主操作孔;进入腹腔后常规探查肿瘤情况,仔细清扫淋巴结,全胃切除后,进行消化道重建,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3 d采集两组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离心后取其上层血清,应用放射免疫沉淀法检测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试剂盒购于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②术后随访3 a,比较两组1、3 a生存率。
2.1 应激指标 两组术前CRP、E、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术中、术后3 d的CRP、E、Cor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应激指标水平±s)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bP<0.05。
2.2 生存率 经术后3 a随访,无病例脱落。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81.58%(31/38),对照组为76.47%(26/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4,P>0.05);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57.89%(22/38)高于对照组32.35%(1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5,P<0.05)。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致死率较高,外科全胃切除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传统开腹全胃切除术虽能有效切除胃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术后复发率低,但手术创伤较大,会导致严重的应激反应且易产生愈合不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受到领域内的广泛关注。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是治疗胃癌的微创术式之一,其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恢复快,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张衍胜等[4]研究报道,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且两组清扫淋巴结个数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57.89%)高于对照组(32.35%)(P<0.05),说明应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预后。腹腔镜有放大功能,在镜下可清晰观察各个解剖平面、病灶位置与血管走行,有助于病灶切除及彻底清扫淋巴结,防止开腹手术造成的副损伤。应激反应为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出现的全身反应,Cor属肾上腺皮质内提取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是反映机体应激反应的灵敏指标之一,能有效维持机体防御反应;E为肾上腺髓质主要激素之一,当机体遭受刺激,处于应激状态时,其表达水平可明显升高;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于急性炎症或者创伤期其表达水平会明显升高,属临床评估机体应激反应的有效指标之一[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术后3 d的CRP、E、Cor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表明应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且术野清晰对脏器损害小,可降低对循环、呼吸、代谢、内分泌、免疫等方面的影响,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综上,采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可明显减轻其术后应激反应,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黄文伟,童仕伦,郑勇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应激反应及微转移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6):682-685.
[2] 林鸿彪,孙少甫.腹腔镜辅助开腹全胃切除术在胃癌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8):5133-5135.
[3] 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0-364.
[4] 张衍胜,高翔宇.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与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及早期预后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10):1447-1449.
[5] 刘鹏,张军,张忠涛,等.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4):1113-1115.
R 735.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2.115
2016-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