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静 蔡利超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033)
广东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何 静 蔡利超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033)
科技报告作为“重量级”的科技战略资源,是区域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广东省科技项目投入产出情况。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基于“广东省科技报告服务系统”的后台数据情况,对广东省科技报告的整体概况及与其他省市对比、科技报告地域分布情况、呈交单位类型、项目经费情况等指标,从宏观上把握科技报告管理与建设的总体情况,定量描述广东省科技报告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广东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促进科技报告管理研究与实践、为广东省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
科技报告;科技报告制度;科技项目管理;文献计量学;广东省
科技报告是按照标准格式写成的科技文献,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科技资源的持续积累、传播交流和转化应用[1]。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是政府公共科研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办法》[2]《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3]《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指导意见通知》[4]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要求出台后,作为我国经济强省和科技大省,广东省迅速响应,将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列入广东省科技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并出台了《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的管理办法》(粤科规财字〔2016〕39号)[5],由省科技厅规划财务处牵头、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内设“科技报告管理与服务中心”具体推动制度建设、审核改写、平台搭建、业务培训等各项工作的落实。截止到2016年12月1日,“广东省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共收录2315份科技报告。其中承担的国家项目科技报告为1090份,省属项目的科技报告为 1225 份[6]。
表1 列出了广东省及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和辽宁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试点省份科技报告共享服务数量[7]。
从表1可知,广东省共享的科技报告数量排名第三,但是与排名第一位的浙江省科技报告数量相比差距较大,仅为其37%;而与山东省、辽宁省相比仅差几百篇。而“十二五”以来,广东省的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在全国高居第一,仅2015年就比江苏省高出近198亿元、比浙江省高出319亿元[8]。从科技报告发布数量来看,广东省科技报告的产出份数与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不相匹配。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广东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总体情况、地域分布情况、呈交单位类型和项目经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广东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
在广东省科技报报告服务系统中收录的1225份科技报告,排名前5位的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其中广州712份,深圳80份,东莞74份,佛山66份,汕头64份,分别占总数的58%、7%、6%、5%、5%,合计占总数的81%。详细地区分布见表2。
表1 广东省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收录科技报告数量与其他省的对比
表2 广东省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已收录科技报告的地市分布
广州市科技报告数量遥遥领先,这固然与全省的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较为集聚有关,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对口业务处室迅速响应,与省科技报告管理与服务中心通力合作,积极开展制度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宣传培训,并搭建了独立的地市级科技报告系统,统筹管理全市及各区的科技报告。相比之下,深圳虽然作为全国的创新高地,但由于相关政策文件仅强调国家级、省级财政支持的项目必须呈交科技报告,而没有明文规定地市科技报告的强制呈交,因此地市科技管理部门大多处于观望状态,这也造成了科技经费投入力度较大的深圳市、珠三角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一样,科技报告呈交共享数量都较少。
参与呈交省属项目科技报告的机构有598家,主要是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公司和医院等。表3左栏为单位机构呈交科技报告的份数(或频次),右栏为对应的机构数。
单位机构呈交科技报告份数在7份以上的有27家(占机构总数的4.52%),共呈交科技报告383份(占已呈交科技报告总数的31.3%)。呈交科技报告10份以上的机构情况见表4。
在各类呈交机构中,公司有419家,共提交科技报告566份,占科技报告总数的46.2%;科研机构有122家,共提交科技报告348份,占总数的28.4%;大中专院校有38家,共提交科技报告265份,占总数的24.5%;医院有14家,共提交科技报告41份,占科技报告总数的3.4%。如表5所示。表6列出了呈交科技报告份数在4份以上的公司情况。
从表5可见,来自公司企业的科技报告数量占据首位,超过了高校和科研机构。由此可知,“十二五”以来,广东省的科技经费投入主要以扶持企业为主,科技报告的产出也以企业为主体,充分体现了企业已经成为广东省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
在主要呈交机构中,大中专院校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表7列出了呈交科技报告份数在2份以上的大中专院校情况。在大中专院校已提交科技报告总数中,华南理工大学呈交了76份科技报告。同时,来自其他省市的大中专院校共有15家,如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共提交科技报告32份,占大中专院校已提交科技报告的12.1%。由此说明,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已取得一定成效。
表3 呈交科技报告的份数与机构数统计
表4 呈交科技报告在10份以上的机构
表5 呈交科技报告的机构数及其在总机构数占比
表8 是呈交科技报告10份以上的科研机构情况。从表8可见,绝大部分的科研院所因为涉及学科领域较多、承担项目类型与数量较大,因此呈交的科技报告份数(或频次)较公司企业的多,项目扶持密度较大。
根据广东省省属项目科技报告的统计,省拨项目经费最高为6000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下的项目共998个,占总数的81%;100万~200万元的项目共155个,占总数的13%;200万~500万元的项目共38个,占总数的3%;500万~1000万元的项目共29个,占总数的2%;省拨经费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共5个,占总数的1%。如表9所示。
从表9的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81%的省属项目财政经费低于100万元,体现了广东省科技项目量多、面广的特征,这也和“十二五”以来科技计划项目以立项数量多、单个项目扶持力度有限的政策倾向相吻合。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广东省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及各省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广东省年度立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公示、官方公开数据等,数据真实有效,基本能够反映科技报告的真实情况。但由于数据来源有限,数据分析样本(科技报告总量)较少,分析结果仍存在不足。针对广东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广东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发展。
(1)提高科技报告的总体水平
相比浙江、江苏等省,广东省科技报告工作人员配置不足,相关专业技术内容审核的外委外聘团队尚未组建;科技项目监管力度不够,尤其是项目验收管理中对科技报告的呈交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科技报告数量增幅较低。对此,建议相关科技管理部门加大人员队伍建设力度,加快建立专业技术内容审核团队。同时,通过业务系统设置强制性呈交,加强项目验收管理中的科技报告内容管理,不断提高广东省科技报告数量,逐步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表6 提交科技报告数频次较高的公司
表7 大中专院校提交科技报告数量
表8 呈交科技报告10份以上的科研机构
表9 广东省省属项目科技报告省拨经费总体情况
(2)建立地市级科技报告工作体系
目前,广东省已呈交的科技报告数量主要来源于珠三角地区,共提交1012份,占科技报告总数的82.6%。粤东西北地区共提交科技报告181份,占总数的14.8%。科技报告作为科技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科研能力和水平。因此,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仍然是广东省的重要科研地区,而粤东西北科技投入仍然较低,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珠三角地区尽快推动地市科技报告体系建设。同时,由于粤东西北科研管理经费的限制,科技报告相关的业务培训、人员配置等难以到位,建议在省级科技项目管理经费中,增设相关工作要求与扶持专项,推动地市级科技报告体系的建立。
(3)加强扶持企业重点项目
数据显示,目前公司企业已呈交的科技报告达566份,占科技报告总数的46.2%。同时,截止到2016年12月,广东省已立项并需提交科技报告的项目数量为2.488万个,其中公司企业有8143个,占比约32.7%。因此,公司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也已经成为了广东省科技报告的呈交主体。但统计结果也表明,平均每家大中专院校提交科技报告6.97份、平均每家科研机构提交科技报告2.85份、平均每家医院提交科技报告2.93份,而平均每家公司企业提交科技报告为1.35份。这表明单个企业承担科技项目研究的较少。由于科技报告是科研创新过程中的重要记录文本与知识产出成果,因此,建议在高企认定、创新券、企业研发费税前抵扣等普惠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对企业重点科研项目的扶持力度,既做到普惠政策“广撒网”又兼顾重大专项“圈养帮扶”集中力量攻关核心技术难点,并加强指导企业撰写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等类型的科技报告,为企业的一线科研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做好基础性、战略性的知识储备,从而进一步突显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4) 将科技报告产出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科技报告与专利、科技论文、科技成果等类似,是科技产出要素之一,科技报告的产生数量和规模客观上取决于科技投入和产出能力,与科研投入总量、科研实力、科研能力等成正比关系。科技投入越大,立项数量越多,项目研究的范围越广、程度越深,越有利于科技报告的产出。据统计,“十二五”以来,广东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共计2378亿元、R&D经费9813亿元,雄踞全国领先地位。但由于科技计划项目的投入绩效及人才评定机制等仍多以专利、论文为主,项目研究人员对撰写科技报告的积极性不高[10]。因此,建议继续加大对科技报告工作的重视,持续开展推广培训、深入编研等工作,让科技报告的产出数量与引用转化情况作为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投入产出的重要绩效指标及人才考核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科技报告支撑一线创新的作用。
[1] 贺德方.科技报告资源体系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3(1):4-9,31.
[2] 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办法[EB/OL].[2016-12-31].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xwj2013/201310/t20131015_109768.htm.
[3] 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EB/OL].[2016-12-31].http://www.mof.gov.cn/zheng wu xinxi/zhengcefabu/201403/t2014 0313_1054603.htm.
[4]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指导意见[EB/OL].[2016-12-31].http://www.most.gov.cn/ztzl/jlkjbg/kjbgwjjs/201409/t20140912_115503.htm.
[5] 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的管理办法[EB/OL].[2016-12-31]. http://www.gdstc.gov.cn/HTML/zwgk/zcfg/bmgfwj/ 1474256284566-1602304724826182719.html.
[6] 广东省科技报告服务系统[EB/OL].[2016-12-31].http://strs.gdstc.gov.cn/.
[7] 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EB/OL].[2016-12-31]. http://www. nstrs.cn/.
[8] 广东科技统计网[EB/OL].[2016-12-31]. http://www.sts.gd.cn/show.asp?ArticleID=1002.
[9] 张培锋,葛慧丽,张玮,等.浙江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6,48(1):26-31. DOI: 10.3772/j.issn.1674-1544.2016.01.006.
[10] 张新民.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构建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4,46(1):9-13.DOI:10.3772/j.issn.1674-1544.2014.01.002.
2017年全国科技查新工作交流会7月在哈举行
为了推进新时期科技查新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定于2017年7月11-14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2017年全国科技查新工作交流会”。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科技查新专业委员会主办,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承办。
一、会议内容
1.科技查新工作交流研讨。就“基于大数据的科技查新内涵与外延” “科技查新与专利信息服务协同发展” “科技查新机构业务转型”等主题进行交流讨论。
2.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科技查新专业委员会就科技查新行业规范与管理等相关事项展开研讨。
二、会议时间与地点
1.会议时间:2017年7月11—14日(11日报到)。
2. 会议地点:敖麓谷雅酒店(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三路800号;电话:0451-88800808)
三、参会人员
科技查新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各科技查新机构负责人、从事科技查新工作的专家及业务骨干等。
四、会议费用
会议由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和哈尔滨达成会议服务有限公司具体承办,会议费1000元/人,会议费发票由承办单位开具。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五、参会方式
有意参会者,请在7月9日前与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会务人员联系,索要会议回执。会务人员的联系方式: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
联系人:刘宝铭
联系电话:0451-51920618/0655
13936497978
电子邮箱:hljppc@126.com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联系人:曹燕
联系电话:010-58882050-802
13810000826
电子邮箱:caoyan@istic.ac.cn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ort System in Guangdong Province
HE Jing, CAI Lichao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Guangzhou 510033)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ort, as a signi fi cant technical strategic resources, is fundamentally and strategically supports for reconstruction of district S&T structur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system, and re fl ects input and output situ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S&T project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ort service system, we use bibliometric analysis to research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orts, and other index such a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other province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the type of submitted institution, and project funding. By this paper, we can learn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orts for a macro aspects, describ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provin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orts accurately, promote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orts,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driven strategy of our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ort syste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management, bibliometrics, Guangdong province
G3
A
10.3772/j.issn.1674-1544.2017.03.011
何静(1981—),女,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信息资源中心/科技报告管理与服务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科技信息资源管理、数据挖掘与知识服务(通讯作者);蔡利超(1991—),女,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信息资源中心/科技报告管理与服务中心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科技信息资源管理、数据挖掘与知识服务。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报告制度体系建设前期研究”(2014A080803001)。
2017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