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辉
两岸共建“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
——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传来好声音
王明辉
6月17日至18日,以“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为主题的第九届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出席并讲话。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雅芝、武韬、刘晓连,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关工委执行主任刘群英,国台办七局局长杨毅,厦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沈阳和台中市海峡两岸交流协会理事长蔡铃兰,财团法人台湾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副总执行长林碧玉,台湾创价学会执行长林廷锋等出席。部分省市关工委领导同志和两岸幼儿园、中小学校、慈善机构、传统文化教育机构负责人及专家学者等200余人参加论坛。
“海峡两岸一家亲,老少共圆中国梦”十大共建工程深入推进,使两岸青少年成为传承亲情、乡情、民族情的新生力量,成为两岸社会往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新时期两岸关爱下一代工作,出席论坛的领导和专家发出了好声音——
两岸青少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神圣使命的未来希望和栋梁。两岸关爱下一代工作要坚持“向下扎根”“向前迈进”,在坚持老少携手的同时,着眼增进两岸青少年交流的内在动力,在交流中实现互亲、互爱、互信和互相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共同的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永远前进的不竭动力。我们在关爱下一代工作中强调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两岸下一代寻根认祖,认同两岸的血脉情,提高文化自信和价值观的趋同,对提高下一代人的综合素质和奋斗精神,对两岸和平发展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注重家庭,就要用家国情怀托举民族复兴之命。注重家教,就要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青少年成长中的基础作用。注重家风,更要弘扬新时代的家风文化。家庭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讲求科学,特别注重发挥亲情感染的作用。我们既要尊重传统的教养,也要具有国际的理念。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必须抛弃其中的糟粕,根据时代的发展,吸收国际上各国新鲜的经验,发展现代化家庭文化,丰富传统文化。让文化入心,让家庭间更亲。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着炎黄子孙的辉煌成就,包含着华夏先哲的无穷智慧,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教育引导两岸青少年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豪。希望两岸同胞携手同心,把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维护好、建设好,把我们两岸的下一代守护好,培养好。
中国关工委联手台湾财团法人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关心下一代基金,在全国21个省、18个少数民族地区、7个革命老区,建立了30所“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在首都北京举行了6期“园丁计划——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校长教师研修班”,培训了582位校长和老师。刘延东副总理批示明确地指出,“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项目是两岸共建,传递关爱,助力教育扶贫和民族团结的有益探索。”
“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遵从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又契合千百年来中华家庭文化,因应了两岸同胞关切家庭伦理、期盼子女成才的情结,福建省关工委将举办中华大家园两岸青少年朱子文化研习营,促进闽台两岸青少年相互交流,推动共同发展进步。
“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积淀着我们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传递两岸亲情和伦理的巨大力量,是两岸儿女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具体实践。关爱下一代,凝聚了海峡两岸最基层的民间机构、组织、社团,创建了许多用项目、用内容搭建的交流载体,增进了家庭和青少年之间的友好互动。
我们要继续以“大关爱”理念为指引,着眼于关爱两岸青少年健康成长,打造两岸青少年社会关爱平台,加强两岸青少年交流和民族认同,让两岸青少年在交往接触中感悟两岸一家亲的浓浓情意,感悟两岸和平发展的潮流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趋势,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正能量,注入新活力。
两岸共建“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就是坚守家庭的价值,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弘扬传统美德、传续良好家风、倡导健康生活、建设幸福家庭,我们做到了,我们的下一代受惠了,今天这个论坛就福泽无穷。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5000年文明生生不息,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而这些,大部分是以家风村风民风的形式体现和传承的。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容汇国风,有良好家风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健康向上、文明进步的社会。
两岸经过近年来深入频繁的民众交流,构筑起建设和谐社会一股最重要的力量,通过交流能够增进彼此的理解,带来崭新的希望,而关心下一代是我们两岸共同永远的目标。企盼两岸学者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共同携手,让两岸青少年儿童交流成为促进和平“向下扎根”“向前迈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