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平东肖华松慈善基金会大爱在故乡

2017-07-18 11:09:29汕头市平东肖华松慈善基金会
大社会 2017年5期
关键词:敬老慈善公益

汕头市平东肖华松慈善基金会大爱在故乡

基金会为大学生发放奖学金

成立于2011年1月31日的汕头市平东肖华松慈善基金会,是广东省第一个申请服务社区一级的非公募基金会。其前身为“平东肖华松基金会”,由平东社区企业家肖华松捐资200万元于2005年创立。从创办人肖华松到2010年以后陆续加入的许冲、杨桂喜、肖和胜、林瑞生、肖瑞平、洪桂林、陈德贤、郑帮贤、林洪伟等9位事业有成、热心公益的乡贤,一路走来,植根于家乡社区,以“支持公益慈善事业,促进文化教育建设”为宗旨,坚持打造“奖学、助学、敬老、济困”4个慈善项目。

独立的办公场地,完善的组织结构,专业的工作人员,稳定的志愿者队伍,使基金会逐渐成为值得信任、值得期待、值得尊敬的公益平台。

打造值得信任的公益平台

基金会自创立以来,认真抓好组织架构建设,明确接受资金捐赠流程和资助申请流程,按照基金会章程规定,建立理事会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先后制定了“11项管理制度”、“4个项目规定”、“9项工作职责”,强化财务、人事、资产、档案、资料、印鉴等各项内部管理,努力打好基础,提高规范化水平。制作基金会牌匾、会徽、会歌,创建了网站,建立信息公开查询系统,出版内部刊物,做到依法办会,有章可循,财务公开,信息透明,动态报导,使基金会协调有序,高效运转。同时,加强基金会的党建工作,成立了党支部,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促进基金会成员廉洁自律和优良作风的建设。

开展艺术交流活动

基金会按《章程》的规定,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建立严格的开支制度,做到精打细算、开源节流、部分非专职工作人员不领基金会工资,节约资金用于公益慈善项目。

基金会主打项目自主品牌创建于2005年8月,具有运作时间长、项目知名度高、针对性强、社会效应大等特点,形成了自主创新的特色和亮点。自主品牌是在基金会资金充足的情况下确定的,是以资金配套立项,而非立项后寻求资金,确保公益慈善项目可持续发展,形成了特色品牌。

理事会对自主品牌的建设严把质量关,结合社区实际状况,自下而上,层层把关,张榜公布,推动项目健康运作。如奖学金的获奖者必须提供大学录取通知书等5种材料供审核备案,然后通过网站专栏公示,举行仪式公开发放,年年如此,做到让捐资人放心,让受助人欢心,让社区居民称心,让党政干部省心。

搭建值得期待的公益平台

基金会重视文化建设和公益文化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增加交流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基金会作为广东省崇善乐慈善基金会的公益合作机构,于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分别在汕头、澳门、济南、青岛、深圳等地举办过“万善孝为先·共圆中国梦”——《报亲恩》图书捐赠暨书画展览;又于2015年8月至10月在广州举办“黄埔魂·中国梦”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黄埔军校抗日群英书画展,有效地扩展了基金会的知名度。

自2014年以来,基金会先后请进来6批书画艺术家,开展“翰墨丹青”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获得捐赠作品近100幅。编辑出版了基金会收藏书画作品集《墨缘·善缘》画册和名家书法国学经典《弟子规》字帖。2015年2月11日在金浦生态园“沉香山庄”举行的基金会收藏书画作品集《墨缘·善缘》画册首发暨艺术交流笔会上,邀请原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肖映川等30多位艺术家参加,获得书画作品40多件;2016年2月11日在平东致和园举办的“平东大学生艺术节”上,邀请国协会员刘启本、潮阳区文化馆馆长翁木顺等知名书画家20多人举行艺术笔会,获得书画作品30多幅。在艺术节现场还举行慈善拍卖,拍出了23幅书画作品,获得公益金十五多万元。

基金会在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选择优秀项目进行对外投资。2014年10月,基金会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与广州戊庚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投资200万元为纪录片《万家灯火·潮人善行》进行后期制作,合作期1年,获得固定收益24万元,项目投资取得成功。该片已于2015年7月在中央电视台、2016年2月在广东卫视等公共媒体分集播出,基金会作为该片的协助摄制单位也随着纪录片的播出而名声远扬。

基金会每年适时对大学生开展一些传承教育活动。主要举办过“国学知识讲座”、“孝亲文化讲座”、“征文比赛”、“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与中学生举行学习交流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既能激励大学生的爱国爱乡爱家情怀,也能鼓励大学生努力读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016年8月10日,基金会组织平东大学生一行50多人,参观访问大南山革命老区红场、雷岭红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并参观了雷岭中学和红场小学,与雷岭中学师生进行学习交流,向师生赠送《弟子规》书法字帖等活动,既受到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也增长了很多感性知识。活动还吸引了社区领导和大学生家长代表等的踊跃参加。

构建值得尊敬的公益平台

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倾注了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韧劲和热情,各项公益慈善活动得到了捐资人、社区群众、活动参与者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每年都有热心人士前来捐款,并且不留名字。2016年6月,热心人士洪先生捐出10万元给基金会,表示认可基金会的宗旨和运作方式,也表示要向创会会长肖华松先生学习,为社区居民做点好事,并不愿留下名字。

基金会的工作受到创会会长肖华松先生及有关人士的高度肯定和评价。肖华松评价说:“基金会能办得这样出色,我觉得最欣慰的是基金会慈善义举得到社会的认可,很多人积极参与、理事们相互出资、出谋献策、群策群力,使家乡的公益慈善事业、文化教育建设举办得有声有色,我对基金会的工作评价很高。”社区党工委书记陈升华评价说:“基金会成立以来,为我们平东社区解决了诸多问题,奖学、助学提升了平东社区的文化素质,敬老、济困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指数。衷心感谢基金会的努力,大爱无疆。”监事肖汉德先生评价说:“基金会的运作严格按《章程》办事,遵守法纪、财务分明,实实在在为社区居民做好事,没有弄虚作假行为,我相信基金会将会越办越好。”中共潮阳区委党校陈登云副教授评价说:“汕头市平东肖华松慈善基金会的宣传运作尤其是文化交流做得很好,知名度比较高,在社会各界的反应相当好,名声早就在外了,这个基金会跟其他基金会不一样,除了支持公益慈善事业以外,还特别重视文化教育建设,在我看来,这个基金会目前在潮阳应该是做得最好的。”

基金会播撒大爱在故乡。截至2016年,仅“奖学、助学、敬老、济困”4个公益慈善项目就累计发放善款359万元。其中:

奖励大学生682名,奖学金168万元。使平东成为远近闻名的“秀才村”,仅2015至2016年就先后出了2名博士、1名清华大学硕士。

助学29人次,助学金13万元,帮助17名贫困大学生上大学,完成学业,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家庭文化结构。

关爱老年人7028人次,发放敬老金162.88万元,弘扬了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促进社区和谐。

慰问困难户917户次,发放春节慰问金(物质)15.12万元。济困善举使困难户在春节感受到党和社会的关怀与温暖。

2013年以来,基金会先后被潮阳区民政局和文广新局等有关部门及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有关单位授予“奖学助学、敬老济困先进单位”、“公益之星”、“关爱寿星模范”、“敬老楷模”等荣誉,在本地区公益慈善事业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大社会》《汕头日报》、汕头电视台、潮阳电视台、《潮阳民艺报》《 潮阳风》等多家媒体对基金会进行了采访报道,扩大了社会影响,邻近社区、街道都曾派员上门学习取经,互动交流。

基金会把构建“最值得信任、最值得期待、最值得尊敬”的公益平台,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争取为家乡公益慈善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汕头市平东肖华松慈善基金会)

举办大学生艺术节,现场猜灯谜

猜你喜欢
敬老慈善公益
篆刻
养生月刊(2020年9期)2020-09-11 07:09:18
公益
科学导报(2020年47期)2020-07-27 16:03:39
公益
科学导报(2020年42期)2020-07-27 16:02:10
“葡萄哥”的敬老情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7:54
公益
科学导报(2020年1期)2020-01-10 06:57:33
敬老爱老防跌倒
大众健康(2019年12期)2019-12-10 06:43:04
慈善之路
环球慈善(2019年6期)2019-09-25 09:06:46
慈善义卖
公益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大社会(2016年8期)2016-05-04 03: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