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佩
抢抓机遇 砥砺奋进努力开创广东老龄事业发展新局面
——2017年广东省老龄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钟佩
5月18日,广东省老龄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和关于加强老龄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2016年度工作,安排部署2017年工作。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及佛山市顺德区、南海区民政局分管领导、老龄办主任共60人参加会议。
省民政厅副巡视员方炎松传达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十九次全体会议精神,深刻分析我国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新挑战、新任务:从老年人口规模看,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约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从老龄化速度看,在2000年到2050年间,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上升速度将是世界平均速度的2倍;从应对任务的艰巨性看,我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国家,在思想认识、物质保障、政策制度、养老服务等方面还不充分,工作中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基层基础薄弱等突出短板。会议要求在新形势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抓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窗口期,坚持问题导向,抓紧补充短板,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省老龄办主任潘正钦作在会上作2016年老龄工作情况总结。他指出,2016年,在省委、省政府和省老龄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老龄工作围绕“五个老有”目标,坚持重谋划、抓重点、善推介、强合作,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体现为“七个新”:老龄工作机制有新加强;老龄宣传工作有新成效;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有新突破;高龄津贴制度有新提高;老龄政策调研有新成果;老年社会参与有新成就;老龄产业平台有新发展。
据了解,截至2016年12月底,全省有超过635万老年人享受意外伤害险保障,参保率和保费规模位列全国第一,工作经验在全国会议上得到推广;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实现了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补)贴制度全覆盖,惠及225万老年人,全年各地财政高龄津贴支出超过14亿元,居全国前列;老龄产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布展规模达到2.2万平米,成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参展商数量最多、国际化水平最高的老龄产业博览会和行业风向标盛会;省老龄办荣获“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组织工作优秀单位奖”和“全国老龄政策调研优秀组织奖”,老龄工作经验在省民政重点工作推进会上推广。
同时,潘正钦在会上对2017年全省老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十项主要工作任务:一是着力推动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落实;二是加强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三是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四是力保“银龄安康行动”全国领先地位,确保今年“全省投保率达50%以上,争取达到60%,有条件的市率先实现70%”的总目标;五是完善80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六是强化老龄宣传教育;七是做好2017年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监测调查工作;八是加强老龄政策调研工作;九是深入开展“银龄行动”,继续在乳源、梅县、广宁、揭西4县开展以教育、农业、医疗和科普为主的援助项目;十是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长胜指出,201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和实施“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开局之年,老龄系统要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坚定政治站位,从“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的高度认识和谋划老龄工作,自觉立足“战略窗口期”把握老龄工作,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要突出重点,围绕贯彻实施《“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和即将新修订的《广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加强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建设,把老年人社会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保证“城乡老龄工作有人抓,老年人的事有人管,老年人的困难有人帮”。三要履职尽责,切实发挥老龄工作综合协调、参谋助手、宣传引导、督察督办等各项职能作用,并在政策创制上实现突破。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研究解决问题;运用市场机制,激发老龄事业发展的活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会上,广州市民政局、深圳市老龄办、惠州市老龄办、东莞市老龄办、清远市民政局、佛山市南海区民政局作为典型地区分别进行了发言。此外还举行了“广东老龄网”上线启动仪式,并通报了全省“银龄安康行动”推进情况。
据介绍,广东老龄网正式上线后,将是省老龄工作唯一的官方平台,是省内老龄工作权威信息发布平台、政民双向互动信息交流平台。“在此平台我们将准确及时发布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积极回应有关老龄工作的社会关切,努力构建一个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实用、覆盖广泛的老龄工作网站。”潘正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