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琪
近日读到一则有趣的报道,说某公司为凝聚人心,要求员工每天必须关注老板微博并与之互动,否则将受到罚款的处罚。咱们先不说此举是否有违劳动法,实际上,这种做法的效果会适得其反,因为它与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背道而驰。试问,如果连那个老板自己都做不到每天关注特定某人的微博并与之展开互动的话,凭什么要求他的员工去做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是连你自己都不想遭遇的,就不要强行施加于别人身上。这个原则作为人际关系的最高标准,是儒家“恕道”的表现。其中,“己所不欲”强调要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这是“勿施于人”的前提。也就是说,人们在拍脑袋决策的时候如果能多想想这个东西“施于己”会怎样,做到感同身受,就不会有那么多强“施于人”的事了。
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所以难为,就是因为人们考虑事情多以自我为中心,又常常自以为是,所以不容易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当然,也有像“何不食肉糜?”这样的极品,这种人整天过着“酒肉臭”的日子,不曾有过饥饿、寒冷等负面词汇的体验,想要“己所不欲”也是难为他。如果是《热爱生命》中那个人,一定会知道“百姓饿死”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可是,人类让上帝发笑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总觉得自己是例外,痛苦、不幸都是别人的,即使是他施予的,他也不认为自己也会有“机会”承受。所以,当来俊臣向周兴请教整治犯人的法子时,周兴随口说出“甚易也”的话来,可见他是常用这种办法收拾别人的,他的体验是建立在目睹别人痛苦上的,他知道这种痛苦是多么惨重,却从没想过“施于己”会怎样。这大概就是当来俊臣笑容可掬地对他说“请兄入此瓮”时,他立刻崩溃的原因吧!《猫和老鼠》中的猫为什么显得特别可笑?就因为它总干“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儿。
那么,是不是有過体验的人就会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也不尽然。有一句老话叫“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是说当年的小媳妇熬成婆婆后会对新媳妇管束得更严更紧,而不是宽松一些、和蔼一些,因为“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当然,“我的苦难要你加倍体验”,这种变态心理是要不得的!不过,我们学生和家长、老师的关系,确实是在“走老路”。这个还得要相互理解,就像老鹰将小鹰踢下悬崖,北极熊将小熊赶离自己身边,确实是为小的好。
所以,我们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恕之道,因为这样一来,定会化戾气为祥和,变纷争为和睦,和谐社会也就指日可待了!至于有人又提出什么“己之所欲施于人”的看法,我想还是要设身处地才行。不然,“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又会犯自作多情的毛病。不信?去看看小鸭子和小兔子这对好朋友请对方吃大餐的结果吧!
(指导老师:于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