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纯
【摘 要】“非遗”保护近年来深得国家重视,作为传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方小戏,其发展状况大多举步维艰。这类“非遗”想要传承的关键便是创新。政府的政策性创新是营造良好的传承环境,其自身的内容形式创新则是根本核心与源动力。
【关键词】创新;非遗保护;淮安淮剧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27-02
创新是文化遗产得以发展的核心。“非遗”创新侧重点各有不同。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创新与城市规划以及技术创新等一些科学技术发展息息相关。而“非遗”保护则有其特殊性,因为“它是一种更加复杂多变的活态性保护;其次在‘非遗的各个种类之间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更为微妙的是,同一种类的‘非遗,生存状态不同,所在地域不同,其保护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1]本文主要就“非遗”的特殊性,结合淮剧在淮安地区的保护状况谈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的关系。
“淮剧”,又名江淮戏, 是江苏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 , 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淮剧起源于苏北盐阜地区及江淮一带,“它是在民间说唱 ‘门叹词与苏北 ‘香火戏的基础上,接收里下河徽班和京剧的一些艺术精髓成长而成的剧种,具有鲜明的苏北地区文化特点。”[2]淮安地区的淮剧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兼具南北特色,总体风格不仅具有北方戏曲的高亢豪放特征,同时也具有南方戏曲的温柔婉约。它也是南北过渡地带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淮安地区的淮剧由于从产生到发展都是为农民服务的,因此它的舞台语言及表演特点等,都透露着苏北地区浓厚的乡土气息。
淮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表演类戏曲艺术,其目前的传承现状是:传统表演艺术加速消亡和艺术本体难以很好保存。淮安市境内的金湖、洪泽、盱眙、淮阴等县区,原有的专业淮剧团都已基本消亡。只有涟水县淮剧团、淮安市淮剧团、淮安市淮剧二团三家保留着编制。淮安市淮剧团和涟水淮剧团,是目前淮安仅有的一个市级淮剧团和一个县级淮剧团。可以说淮安地区的淮剧传承最起码在淮剧团的建设上是非常欠缺的。当然,剧团的数目不是衡量剧种保护情况的唯一标准,但就其剧团本身建设而言,仍然是不容乐观的。
淮安地区淮剧的存续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多数地方的小戏发展状况。这类型的地方戏曲艺术因为其本身的受众群有限,又受区域的限制,所以发展状况举步维艰。这类“非遗”得以发展的根本就是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创新改革。笔者这里所说的创新改革是指在不改变其自身价值的情况下谋求创新、发展。
还是以淮安地区的淮剧保护为例,面对淮安地区淮剧的这种不容乐观的发展状况,淮安地区政府首先在保护方面出台了一些创新性措施。例如涟水淮剧团与校园结盟,在小学课堂开设淮剧兴趣班,让地方戏曲走进课堂,同时开启“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等。涟水淮剧团本身也不定期举行“淮剧沙龙”“淮剧票友联谊会”等活动,让戏迷与专业演员同台演出交流经验。淮剧团还在学校里创建了传承基地,建立了一个展示中心。将淮剧传承工作与学校相结合其实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因为不仅达到了宣传效果而且将保护的观念真正落实到未来。当然,除了上述这些依赖于社会环境、政府等外部条件的改善外,淮剧自身的内部创新才是使其得以发展的源动力。
仍然以淮安地区淮剧团为例,淮安淮剧团在这方面便有所创新。除了演出其历史经典剧目外,还结合现当代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些紧扣时代内容的都市新淮剧。例如《鸡村蛋事》就是讲述大学生村官的事情,也确实受到了许多关注。针对《鸡村蛋事》这出都市新淮剧进行分析,其成功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两点。首先,它的题材是当今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其次,它的演唱形式以及唱腔曲调都有创新,在保留淮剧的特色外也比较贴合年轻人的审美。也就是说,该剧抓住了人们的审美与喜好。
现当代的所有创新除却技术创新外,文化创新的核心其实就是使其贴合社会大众需要,抓住人民大众的興趣。“非遗”能得以发展,一定也是因为创新。固守原来,不愿创新只能被时代淘汰。也许有人会产生质疑,认为传统文化、文化遗产在保护创新中会失去其原真性。笔者认为,创新与之并不矛盾,而且更应该坚持在原真性的基础上创新。创新不意味着颠覆,只是采取有效的手段方法,让其更适合时代发展,更能被人们接受。
众所周知,得以发展的事物一定是迎合时代主题的。对中国现当代社会而言,受众越来越年轻化,年轻人更注重娱乐性。难道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就不能迎合大众审美,就不能具有娱乐性吗?笔者认为,这本身就是伪命题,传统文化例如传统戏曲这类表演艺术,本身就是为了丰富人们业余生活,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的,其本身就是因娱乐而产生的。还是以淮安地区的淮剧保护为例,上述一些成果无疑是传统表演与时代贴合的结果。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淮剧的发展,笔者也结合实际对淮安地区的淮剧保护提出了一些思考。例如,在淮剧影响方面,可以利用媒体舆论宣传。现代社会信息飞速发展,能够最大范围快速且有效影响大众审美的途径,便是依赖媒体舆论。淮安地区在淮剧保护上暂时还没有过多涉及到这方面。除了从根本上创新形式外,对外宣传也是关键。例如,可以利用地方电视台,制作一些保护短片。这可以最直接地让淮安民众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不是说这项措施能立刻起到多明显的效用,辅以这项措施就是一些思想宣传、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引导淮安人民的思想和审美。地方戏曲最终的受众还是地方群众,这是由它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所以,就地方小戏的保护工作来说,还是应该结合当地情况而言,由地方人员参与保护,不能一成不变套用国家的一些文化遗产保护方法,要因地制宜,具体分析,注重地方特色。
在保护过程中还应注重民间力量的培养。通过对淮安地区淮剧保护状况的分析,笔者发现,在淮安地区有许多充满生命力的民间淮剧表演组织。它们分布呈点状,不具规律,但是却充满着活力。具体成果也并不会产生大范围影响,但是却持续而缓慢地发展着。事实上不只是淮安的淮剧,好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这种状况。真正富有活力、经久不衰的反而是一些民间艺人民间团体。它们不受许多规矩的限制,有更为自由的创造空间,它们运行的目的只是为了生存、利益,但是却在无形中做着传承的工作。因其本身就是扎根在群众中,它们更理解大众需要什么。笔者实地观看过一些民间社团的淮剧表演,与正规组织不同,它们的题材更接近老百姓,颇具娱乐性,因为一些客观原因,确实难登大雅之堂,但其创新的勇气是值得学习的。
无论是淮安地区的淮剧保护,还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核心都要以人民大众为主,并要回馈人民群众,切实与人民群众的喜好相契合。为了更好发展,必须重视创新,无论是遗产本身还是保护措施,都需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延续。
参考文献:
[1]刘承华.守承文化之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殊性研究[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孙晓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淮剧文化[J].旅游文化,2013(01).
作者简介:
赵 纯(1993- ),女,汉族,江苏淮安人,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向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