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博华,柏媛媛
(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试论运动员训练抵触心理的成因与解决对策
范博华,柏媛媛
(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21世纪以来,人们的自主意识逐步觉醒,维护自我权力、关注自我发展成为潮流,运动员训练也更加注重个体感受,抵触心理就成为训练中的一个凸显问题。界定运动员及抵触心理的概念是研究的前提;运动员抵触心理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运动员自我心理的变化、教练等人员的传统模式、运动训练环境的特殊性等;提出运动员要掌握自我调节技能,接受并适应环境;教练要调整训练方式及模式,发挥引导自主性;建立多种沟通交流渠道,及时化解抵触情绪等对策,对运动员训练抵触心理的化解有一定参考价值。
运动员;抵触心理;成因;对策;训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个性也越来越受重视,人们更加关注自我意识,渴望发挥自我能动性;当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现实的规章或要求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抵触心理。运动员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时代的普遍性,而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训练是运动员主要的内容,探析运动员训练抵触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员是指参加体育运动竞赛的人员,按照参与目的和层度,分为职业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这里所要研究的是职业运动员,就是在运动队服役的运动员,因为业余运动员少有固定统一的训练时间,自主性较强,产生抵触心理的情况较少,没有必要研究。本文研究的是我国在举国体制或体教结合模式下培养的运动员,不涉及像丁俊晖、李娜等个人团队培养模式。运动员的素质一般可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心理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比赛水平的发挥,在运动员的各种素质中一直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当代世界体坛,由于信息共享和各国之间训练的不断交流,训练的方式相差不大,运动队的心理素质就成了比赛制胜的关键。在运动训练中的抵触心理属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
抵触意思为撞击,又引申为冲突、矛盾。如:两说相抵触。心理是脑对客观世界的积极反映形态。关于抵触心理没有一个确定的学术概念,只能界定为脑对客观世界或外界的一种不满的情绪反映。徐烨等认为抵触心理是指个人因自身行为、自我价值判断与群体认可等因素之间产生反差或矛盾而引发的超出一定阈值的不满等消极情绪时表现出来的程度不一的仇视、对抗等阻抗态度的消极内心活动。这一消极心理是造成个体行为异常的重要诱发因素。根据这个定义,运动员训练抵触心理就是运动员训练与运动员心理产生的反差或消极情绪,对训练的对抗等内心活动。
运动员的抵触心理是伴随着运动员名称的出现就存在的,是人们一般的抵触心理在运动员训练中的特殊表现。结合我国现今运动员的训练模式,分析运动员抵触心理情况,从主体、客体、环体的角度可将原因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2.1.1 心理变化让抵触心理成为可能我国运动员整体训练模式朝着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方向改革。运动员抵触心理应该减弱,但实际上运动员训练抵触心理近年来愈加明显。这是由于运动员自我心理的大幅度变化引起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之前的运动员对于教练与领队基本是绝对服从的,没有发表自我看法的空隙,也就少了许多想象中的可能性,使这种“异样”的想法打消在萌芽状态。运动员训练中就是服从教练,虽然这样的模式有一定的弊端,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运动员训练的抵触情绪,保持运动训练的整体和谐。
2.1.2 信息社会加速抵触心理产生 近些年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很注重自我意识,强调个性的张扬,运动员也随社会的潮流在训练时凸显自我,来表达内心的想法,这就产生并加强了抵触心理。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广泛性也为这种抵触心理提供了发展的土壤,信息的广泛性让之前运动队封闭式的训练已突破,运动员虽进了队伍训练,但时刻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并受外界社会思潮的影响,忍耐性降低;信息的快速传播使抵触心理产生联动效应,个体的抱怨会成为团体的抵触心理。
2.2.1 传统训练模式难以适应现今社会我国的竞赛、训练和人才的培养体系基本上是仿效苏联的,这种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崛起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举国体制。在这种训练模式下,教练具有绝对的权威,运动员很少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运动员从小进入运动队,在这样的环境中服从教练成为一种习惯,对教练的抵触心理不那么明显。这种近乎隔绝的训练模式,对于运动员专注于训练,取得成绩为国争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不足也日益暴露。市场经济的发展,让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特别是自我权力的维护,其中与此最紧密的就是发言权。运动员的自我意识已逐渐觉醒,对于教练的训导已不再是言听计从。运动员对训练的意见、对教练的训导方式,都想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此时教练依然用传统的模式,不加以疏导的强制命令,两股力量的撞击自然就会形成抵触,基于教练的权威或运动员出于自身利益等方面的考虑,抵触绝大部分不会表现为当面的冲突和明显的对抗,但抵触情绪的积累必然会形成抵触心理。
2.2.2 信息快捷性让抵触心理蔓延 之前运动员很少用手机,即便有手机也会被教练在训练期间临时保管,信息的管控会把运动员的抵触情绪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现在每名运动员都有手机,且难以管控,交流频繁会使反感与不满增加。结果导致不辨对错条件反射式的抵触。信息的快速传递让抵触心理“搭便车”,使抵触心理产生的直接原因迅速导向于结果。运动训练环境的特殊性,使抵触心理扩大化。相对封闭的训练生活显得枯燥、单调,影响运动员的身心发展。新世纪以来,运动员赴国外训练和比赛的机会增加了,但仍以高强度、大负荷的训练为主,几乎占用了运动员成长的大部分时间,对其身心全面发展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影响。这种训练环境很容易造成运动员的心理疲惫,进而导致训练比赛满意度降低。训练比赛满意感是特殊生活满意感的一种,是运动员对其训练比赛经历的认知评价。对训练的满意度不高,自我价值判断与群体认同产生矛盾、对抗,即抵触心理产生。在高压的训练环境下,这种低满意度极易产生“共鸣”。在个体项目中表现不太明显,在团体类项目中尤为突出。消极抱怨的交流得不到合理的宣泄,只会使消极情绪更消极、抵触心理扩大化。
运动员训练抵触心理就像一剂慢性毒药,会逐渐侵蚀运动员的心理,影响运动员的平时训练,如果意识不到它的危害性,会遗患无穷。
体育活动的主要负性心理和行为有:功利主义、负性心理暗示、厌学与运动成瘾、焦虑和紧张以及攻击性行为等5个方面。其中厌学就是运动员训练中抵触心理的表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和潜伏期,只有运动员自身最清楚这种心理的逐渐变化,当抵触心理外化为抵触行为时,往往就发展到比较严重的情况,造成显性的冲突难以控制。解决运动员训练抵触心理的问题,首先应从运动员入手:(1)学习心理调节方面的知识。运动员要积极参与队里安排的心理素质培养活动;知晓心理调节对运动训练、成绩的促进作用,自觉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2)自我察觉抵触心理,及时调节。当自身对教练或训练内容不满时,分清事实真相,客观对待发生的事情,多用理性的思维去考虑问题,一旦觉察自己对训练产生抵触时要试试调节,或寻求帮助。(3)听从劝说,适应环境。当抵触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特别是教练及队医的劝说。在心理上要接受现行的运动员训练模式及教练的训练方式,正确认识模式的改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可能改变外界之时,要先调试自己接受环境。
我国运动员的训练方式依然沿用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三从一大”,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为我国体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暴露出弊端。在新形势下, 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必须重新学习,重新认识,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在思想上有新突破,在实践中有新作为。为减少运动员的抵触心理,教练员在了解运动员训练的情况下,可根据实际适当调整训练方式,灵活运用训练方法。竞技体育整体改革困难很大,如何既保证金牌数量又培养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是一直探索的方向。教练员多发挥自我能动性,关注运动员训练中的情绪表现,给运动员讲清楚每种训练方式的来龙去脉,缓解运动员对训练方式的抵触心理。
沟通过程就是发送者将信息通过选定的渠道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沟通是训练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在一个群体中,组织成员之间良好有效的沟通是成员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组织效率的切实保证。运动员训练抵触心理的成因除了运动员和教练这两大主体外,最重要的是他们之间很少进行沟通交流。这种抵触心理和人际交往中的矛盾一样,是彼此不了解各自的想法导致的,且是积重难返的,所以建立多种沟通交流渠道是必要的、迫切的。现在部分运动队中出现运动员有心事向队医述说的现象,这是运动员倾诉的一种渠道,但这种倾述很难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所以建立沟通交流渠道应从几个方面入手:(1)组织教练、领队、队医、心理咨询老师共同参与的运动员日常活动。以活动拉近距离,相互交流,培养感情。(2)利用网络资源,促进信息沟通。建立微信交流平台,使沟通交流、心理素质培养成为重要内容,定期更新;运动员与教练可以通过邮件、聊天等方式进行沟通。(3)训练队之间进行交流。把运动队中抵触的案例进行深刻剖析,树立沟通交流的榜样,从正反两个方面教育队员。
运动员训练抵触心理是运动员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抵触心理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综合原因。本文的探析还只停留在理论性的表面,仅靠查阅资料很难清晰反映事实真相,提出对策的可行性还需要实践验证,期待有机会进入运动队进行调查实践,与运动员、教练等进行访谈,完善运动员训练抵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为运动员的训练出言献策。
[ 1 ]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缩印本)[ 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 2 ] 徐烨,陈玲,张建才.被访性工作者抵触心理分析与应对策略[ 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8(4):47-49.
[ 3 ] 张红松,张锡庆.中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比较[ 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6):36-38.
[ 4 ] 张力为,梁展鹏.运动员的生活满意感:个人自尊与集体自尊的贡献[ J ].心理学报,2002,34(2):160-167.
[ 5 ] 白 宏 炎.对体育运动中的负性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 [ J ].体 育科 学,2004,38(6):173-176.
[ 6 ] 王战平, 柯 青, 李 斌 .沟通中的信息学[ 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6):69-70.
[ 7 ] 边慧敏.沟通的误区与技巧[ J ].中国人才,2004(5):82-83.
G808
A
1674-151X(2017)15-03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5.016
投稿日期:2017-05-18
范博华(1988—),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和运动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