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劭磊
摘要:滨河城市的堤岸空间是水陆域之间所形成的城市服务设施,它具有的特殊地位以及在城市滨河景观中的重要性,使城市堤岸景观成为整体河道景观的关键节点。目前我国滨河城市水系堤岸侧重堤岸的防护性能,堤岸空间功能单一、缺乏特色,科学合理地优化堤岸景观设计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从宏观和微观2个角度把握堤岸景观设计的实质,在堤岸作为防洪防汛工程设施的传统思维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滨河城市堤岸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关键词:滨河城市;堤岸空间;景观设计;生态优化
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人们对城市环境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滨河城市中的河流,是滨河城市区别内陆城市的特色要素,是不可多得的珍稀资源,也是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滨河城市的形象,河流及河道景觀的质量则成为城市形象对外展示的最理想窗口。而堤岸作为城市与河流的衔接线,也是城市景观中最邻近河流的地段,其景观的优化设计则成为塑造城市形象颇为重要的需要。由于城市滨河防洪问题不可忽视,防洪堤岸的设置影响了城市与河流的关系,只有通过优化现有城市生态环境中的堤岸景观形式,解决人——陆——水之间的有效联系,建立城市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关系,形成景观优美化、功能多元化、生态多样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堤岸景观,对丰富城市景观、提升滨河自然环境、塑造城市特色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1堤岸景观空间的构成
堤岸空间范围主要包括水域空间与城市陆域空间,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系统交融的城市公共空间。依据滨河城市资源要素的自身特点以及所处的地区环境的不同,可分为动态步行空间、静态驻足空间以及场所节点空间。
1.1动态步行空间
堤岸空间中通过运动行进过程中的人对不同的空间形态进行动态观察、视觉对比、形象联系而形成的感受。因此,各个步行动态空间都具有相对独立性,让相连的2个动态视域在交界处形成场景的更替以及视觉上的变化,在空间交换时设置阻隔视觉直达的景观障碍物,加深人对滨河动态步行空间的互动性感受。堤顶路、步行沿道都是堤岸边缘设置的空间形态,成为一个线性空间,随着道路形式的交织变化,充分利用堤岸的高差地形、绿色植被、景观小品等环境设施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类型,使游走在步行空间的视觉景观更为丰富多样,景观要素间的配置更为合理。
1.2静态驻足空间
在堤岸空间范围内,无法明显区分动态步行空间与静态驻足空间两者的界限,因此要重视“边界效应”的规律性:利用多种堤岸形式,包括水利工程中常见的“复式堤型”和“多级复式堤型”中台阶的高低、硬质铺地的变化等边界要素,都可以用来界定停留空间的边界。也可通过软质景观中水体景观、绿化景观所营造出的短暂的停留空间。
1.3场所节点空间
滨河堤岸空间是线性的空间形态,在连续空间的衔接处设置点状或面状的节点空间,用以场所空间的建立,为人们提供可休憩或观赏的场所。在节点处注重运用借景、框景、对景的中国传统的造园设计手法,强调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和变化。在保证道路的延续性的同时,给人们提供驻足休憩、沟通交流、聚会健身的人群集散场地的作用,丰富了空间序列节奏,给城市周边居民创造大型集体活动的开放空间。
2滨河堤岸优化设计策略
滨河堤岸景观工程是城市形象的关键节点。防洪是滨河城市堤岸空间景观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建设集城市洪涝安全、休闲娱乐以及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堤岸景观,是城市景观工程建设的新理念。利用自然条件与人工手段创造出富有生机环境,突出防洪堤岸高水平景观设计要求的堤岸空间,是实现从自然索取与向自然回报的平衡。
2.1构建与滨河城市规划建设相协调的景观规划设计体系
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城市发展应重视滨水空间的科学规划设计,结合城市特色的景观规划,把河流滨水景观融入到城市景观,充分考虑人们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创造出具有独特城市面貌的滨河景观环境,是滨河城市景观设计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城市防洪规划应根据城市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在保证规划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景观工程建设。
滨水堤岸不是孤立的单一行为,设计体系的建议,应认真考察城市滨河区域周边环境的地质、地貌状况,重点解决滨水区的空间形态对周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响。因堤岸景观空间形态是流动的,它随视点位移而变化,所以在滨水堤岸设计上应在考虑整个沿河线性的空间形态。在建设时要因地制宜地集城市防洪、生态景观、历史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滨水堤岸景观,有序梳理出城市各自的特点,结合当地文化疏密有致的、有主有次的,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景观结构。
2.2建立“以人为本”原则下滨河沿岸居民的人居空间
城市滨水堤岸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人的行为特征,是创建人居环境设计规划的根本出发点。在设计过程中,重新组织人的行为活动按照特殊行为指引方向进行,将有序的景观节点及道路沿边合理地安排,达到符合人的行为需求和审美需求,建立起高度和谐的人与环境关系。
环境设计的中心是为了“人”。人在城市生活的行为活动分公共和私密2大类,前者是一种社会的、公共的、外向的街道或广场生活;后者是内向的、个体的、自我取向的生活,它要求宁静、私密性和隐蔽感。不同的行为活动对空间的步行方式及功能要素也不尽相同,设计中必须要注意空间形态互相间交叉共融的连续性。多功能的综合性也会增进景观设计结构中的多样性和区别与其他城市要素的典型性。重新认识城市滨河堤岸景观建设中洪涝安全与景观游憩功能的本质关系,强调人在滨水环境及堤岸景观中的重要地位。
2.3建设“绿”、“水”空间基质的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
堤岸设计中要尽量尊重自然,不是一味地将人的活动区域延伸到水面的方法视为唯一途径。保持并利用河流自然冲刷河床出的水岸形态,并对岸线转弯处、岸线凹入处、河流合流处、水中小岛等自然形成的景观节点进行重点设计,抓住不同汛期阶段的景观变化特点,有助于加强亲水性可行性实施。对于相对平直岸线处理,有时可以处理成为不同造型形态的、强烈几何形态的亲水平台,不同手法处理的岸线结构能给人向心、围水的亲水感受或置身水中的自然感受。
河道改造充分体现亲水的理念,把景观与人和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滨河步道、亲水平台、踏步台阶、景观小品。其中园林植物在堤岸空间所占比重最大,堤岸绿化将水体与景观的关系拉近,创造出“绿”、“水”相依的生态环境,从而进一步加大城市景观环境中的绿色生态廊道系统。滨河区域的綠色廊道的建立,要以生态景观理论作为指导,合理生态结构架建,以绿为主,因地制宜,丰富乡土树种和特色树种的种植面域,树种种类的多样性,复层结构的配置,从而达到物种的丰富性和生物多样性。提高水岸土地的利用率及覆盖率,绿化量最大化的体现,形成多层次,多景观的绿带廊道。在多处修建健身步道,设置健身设施,点缀形态各异的景观小品,便于人们接近水面,既安全又方便,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水、绿与水相互交融的亲和关系。
2.4建立具有历史文脉特征的特色人文景观
历史人文景观即人类历史社会的各种传统文化景观。每一条河流湖泊都有自己的历史,滨河城市随着河流的历史变迁隐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的痕迹。重视堤岸所在地段的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文脉传承、历史沿革及变迁所形成的文化构架,是滨河城市堤岸景观展现特定城市风貌的基础。所以滨水堤岸的规划设计应注重堤岸景观环境产生的地域化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历史沿革作为背景,对待沿岸地理条件、景观构成要素、区域社会构成、历史建筑物现状、街区人文历史、历史遗产等因素,本着尊重历史、延续文脉、融历史教育于游憩的原则,把河道两岸的历史遗产进行详尽的历史研究、整理,结合地域进行整体规划保护、改造和开发。充分考虑发掘历史传统人文景观资源,满足使用功能和观赏要求才能做到各具特色的滨水景观。滨水堤岸规划设计中再建历史的记忆的体现,如恢复老旧的码头、栈桥,可以激发人们对城市历史的缅怀。东方的儒家文化与河网密布的江南水乡相结合,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景观。
3结语
堤岸景观本质是将人工设计与自然生态两者协调发展。在人们逐步认识到改造河道景观中回归自然的重要性,应该更多地关注景观空间与人的互动关系,加强滨水空间的亲水性与空间场所的功能性,这是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方向。因此在现有堤岸设计上的优化不能只考虑单方面的因素,而应该是围绕着防洪、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共生发展,将景观生态、园林绿化、建筑艺术等相关设计理念多方面地进行综合、系统的规划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既满足防洪要求又能满足人文生态的滨河城市堤岸景观空间。
(收稿:2017-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