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岑
摘要:江南古典园林为世界园林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从情感倾注、造园基础、园林各要素以及具体对比手法4个方面对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进行探析,以便于全面、深入地了解江南古典園林,进而读懂园林、品味园林。
关键词:江南古典园林;园林设计;艺术手法
从殷商时期开始,中国园林逐步出现,发展至今几千年,江南古典园林对世界造园艺术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江南园林的造园师是设计师,是艺术家,是建筑家,是工匠,更是诗人。“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把诗词和园林结合是江南园林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学习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不能只是去了解造园人的表现技巧而忽略了思想,这些江南园林的造园者不是只会堆砌假山修花弄草的工匠,园林所呈现出的是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1文化铺垫、情感倾注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儒家、道教和佛教。儒家思想重人伦轻功利,是以情和义为基础的;道家崇尚自然、向往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佛教经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3种思想汇合在一起,影响着当时整个士大夫阶层,在他们所建造的江南古典园林中也带有恬静淡雅的气质和浪漫飘逸的风度。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造园理论专著,但却有成熟的绘画理论基础,画家将山水画演绎成了江南古典园林。造园者遵循中国山水画的基本原则——“外师造化,内心发源”来打造园林。就是以自然山水为创作样本,在主观感受的引导下取自然山水之精华,并通过各种造园艺术手法将作者感情倾注于园林之中。
2造园艺术手法——造园基础
2.1相地 相地时首先要了解该地的自然地理,根据所选地的特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如水景丰富就因水而筑,如靠山而筑就要招山入园;其次,“园外有景妙在‘借”,要善于结合周围的美景,有效地利用园外景色扩展园内景观;第三,“景外有景在于‘时”,要对当地气候变化、土壤条件等了解的基础上造园设景,才可达到四季皆有景的效果。
2.2园林性质 园林有大小之分,小园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则与之相反,在造园手法上大园宜依水,小园宜贴水。有了这个方向,之后造园手法的运用才不会有大的纰漏。从侧重点人手,小园要重意境含蓄耐人寻味,大园一定要有几处亮点作为路线引导,若园大而没有游兴,这个园必定空洞乏味。
2.3意境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中国古典园林与其他园林最显著的不同在于,构园虽为赏景,但妙在情趣。江南古典园林是与山水画和田园诗相生相长并同步发展的,也沿袭诗画的境界追求,所以造园时要注意植物、建筑、水景配合而出的意境,题辞是必不可少的。在美观的同时,意境美也能赋予园林生命和灵魂。
2.4园林“性格” 内向与外向不仅是在人们的性格特征,同样也体现在江南古典园林的布局形式和空间组合上。江南古典园林多以小型私家园林为主,多取内向布局形式,其特点是:园林各要素均沿园的外围布置,所有建筑均背朝外而面向内,由此形成一个较大较集中的庭院空间。如若再以较大的水池为中心,这种内向布局所产生的向心力和内聚感就会分外强烈。
3造园艺术手法——园林各要素
3.1建筑 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构图强调有法式而无定式,其特点是“含混性”、“不定性”和“矛盾性”。其回环曲折、参差错落,忽而洞开,忽而幽闭的手法赋予园林建筑无限的变化和活力。好的园林是能让人产生游兴的园林,而游兴需要激发即“点景引人”,以建筑物为景引人往往是重要又有效果的。
3.2山石 俗语讲“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山水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在园林中想要将山与水的关系处理得和谐、真实,最简单的办法是从自然中寻找其组合关系,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也就是“模山范水”。但切忌照搬照抄,一定要改变局部之景适用于自己的场地,这样才是因地制宜。从江南园林的置石手法来看,选石要符合透、漏、瘦、皱、丑的原则,山石的安置要做到对比与和谐的统一,在平处见高低,直中求曲折,从整体出发设计,但从细节开始刻画,此外,还应当上大下小,“似有飞舞势”。
3.3理水 江南古典园林水景的打造依据园林的大小有所区别。中、小型庭院适合以一静态、不规则水池为中心,四周环列建筑,这样的布局方式具有向心力,给人开朗宁静的感觉,可增大空间感;中型或大型的庭院可以采用分散理水的方式,设置大小不一的水面并配置山石花木,便可自然分割出相对独立的空间环境,水面时而开阔时而狭窄,空间既独立又因水相连,颇具小桥流水的江南气氛。
3.4亭台楼榭 任何形式的亭台楼榭其基础用途都是“让人停下来欣赏美景”,有的还伴有欲扬先抑的效果。这就需要造园者考虑周边所置景色的特点、道路的引导和意境的打造。如著名的“荷风四面亭”,其实著名的并不是这个亭子本身,而是这种氛围给人带来的感受,所以亭子的修建和安放一定要融入周围的环境,并结合此处的特色赋予它一个特别“功能”,就是让人感受到造园者想打造的意境。亭台楼榭的设置有时也有分隔空间的作用,有利于游兴的激发,但需要注意与水的关系,大园宜依水小园宜贴水,这样才能犹如出于水上。
3.5植物 园林若是没有植物必不成园。从江南古典园林让人们赞不绝口的风景中不难发现,这些赞扬无不依附于植物,如“玉兰堂”“五峰仙馆”等等,皆因植物打造的美好意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植物造景首先就是要因地制宜地挑选植物,在了解植物属性、习性之后才能把握到它的生长变化,让每一个阶段都展现出植物自己的美,以达到四季皆有景;其次,每一处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以达到“园以景胜,景因园异”;再次,依据园林的大小性质,植物种植要遵循“小园树宜多落叶,以疏植之,取其空透;大园树宜适当补常绿,则旷处有物”的原则。
4造园艺术手法——对比
4.1大与小 这里的大与小所指的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空间的对比。在江南古典园林中,常见造园者将2个大小悬殊的空间连接在一起,从小空间进入大空间时就可给人更大的幻觉,这也是造园手法中的“以小见大”。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大小对比手法叫“欲扬先抑”,即有意识地将若干个小空间连在一起,经过一连串的狭窄空间后到达一个较大空间,就会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4.2藏与露 《园冶》中提到“园林与建筑之间,隔则深,畅则浅”。从“深山藏古寺”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江南古典园林含蓄内敛的性格特征,造园者将精彩的景观或隐于山石或藏于偏僻幽深之处,以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余,这种手法恰恰达到了“越隐更显、越藏而露”的效果。
4.3虚与实
所谓虚,也可理解为空或者为无;所谓实,即实在、质实,可简单理解为有。前者是无形虚化的不易为人们所感知,后者是具象有形的容易为人们所感知。虚与实的对比让空间具有层次感,结合藏露、深浅、疏密等造园手法来转换空间的虚实感受,就更易营造出深邃幽雅的意境,让人油然而生“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浪漫情怀。虚与实并不由园林要素堆放的数量来决定,透光性也是表达虚实的重要因素。如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墙垣,若为一整面白粉墙可看作是实,若以门窗空洞装饰则实中有虚;或在墙底种植几株翠竹,斑驳的光影投射在粉墙上也是虚实结合的表现。
4.4高与低
江南园林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若是园地依山傍水或地形起伏多变更易求得天然情趣,若是地处平地,也要通过堆山叠石、引水开池,配合台阶、回廊、亭榭等营造高低错落的视觉效果,以及时而登高俯视“一览众山小”、时而驻足仰视巍峨壮观的趣味体验。
5结语
“不能品园,不能游园。不能游园,不能造园。”故而研究江南古典园林不能只注重方法,而要从了解园林文化入手,品读园林、体验园林,才能感受到它的生命力。
(收稿: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