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施贤 成曦 陈秋渝 孙大江
摘要:近年来,随着“美丽新村”的建设以及乡村旅游的火热发展,让民宿旅游成为了热点词,然而国内民宿尚未形成成熟体系,粗放式的开发经营模式,加之建设经验的不足,导致出现了许多建设、保护和发展之间的问题。乡土民宿与城市中的民宿不同,除了提供食宿,还具有传承文化、保护地域景观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之前文献和资料的查阅、梳理后,对乡土民宿这个概念进行简要叙述,同时界定乡土民宿与城市中民宿,并总结出乡土民宿的三大基點,从平衡永续性的视角入手,希望在日后的建设中以经济、人文、景观3个点作为基础,在永续持久性的前提下,共同推进、平衡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同时为民宿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乡土民宿;基点;平衡发展;永续性;民宿研究
0引言
民宿旅游是以民宿作为主体,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等资源进行开发的新兴旅游形式。我国2015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且旅游总收入达4.13万亿元,全国旅游业完成投资10072亿元,同比增长42%,但随着时代和经济不断的发展,民宿所承载的角色和功能也在慢慢发生改变,之前的人们单纯由于都市生活的压力希望能在节假日“逃离”城市,到乡村环境中放松休憩,打打牌、喝喝茶、吃吃农家菜等。而随着人们对于乡土的思念和乡愁的回归,加之现今很多大学生、都市白领的“返乡潮”,让乡土民宿逐渐担负起了传承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景观、复兴乡村经济、改善民生的责任。近年来,选择乡土民宿人们的目的从“看”逐渐过渡到了现今的“吃、住、玩、教”,而乡土民宿的兴衰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地规划的好坏。我国的乡村休闲旅游从某些方面讲已经成为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地区文化的传承和文物古迹等的保护,甚至推广乡村的风土民情、保护乡村的风貌,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等,也与乡土民宿开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然而纵观国内,近3年来火热的民宿建设,也同时给地方带来了很多问题,再者,很多住宿的地点也以民宿为噱头吸引游客,但其实质也是主题酒店、宾馆。本文简要阐释了乡土民宿的概念,及其与城市民宿的区别,乡土民宿与其如何界定,对于地方来说乡土民宿建设如何指导其平衡发展这3个问题进行解答。
1乡土民宿概述
1.1民宿历史沿革
王伟全和赵丽萍等学者认为西方民宿的发展起源于朝圣活动,而后民宿的内容不断丰富,到了18世纪的法国,农村休闲渡假活动的兴起才形成了当今语境下的民宿这一概念。而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中国也有自己民宿的历史沿革,最早的形态可以追溯到对于“逆旅”的记载(逆:古语中为“迎接”。旅:旅人、行者。“逆旅”引申即为旅店的意思。),如“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今虢(guo)为不道,保于逆旅”(《左传·僖公二年》)、“逆旅整设,以通贾商”(《步出夏门行》),均可以看出逆旅这种最早的旅店、客栈雏形。民宿这一词起源于日语“Minshuku”(其汉字亦写作“民宿”二字),学术界对于民宿的定义一直处于模糊的状态,只能用特征来描述之,目前比较认同的是张延等学者总结出的5种特征,即:(1)以副业经营为主;(2)经营者通常为房屋的主人,将自家多余的房间分出提供给游客;(3)经营规模通常较小;(4)民宿主人与游客经常会有交流,为来此的住宿者提供“家”的感觉和氛围;(5)通常其依托于当地特有的资源(农业、人文、自然等),并给游客介绍、提供特有的活动。
1.2何谓乡土民宿
纵观民宿的起源,笔者认为“民宿”二字从名字上讲是有乡土性的,从1994年李小林所写的一篇日本“民宿”游记可看出,民宿可解释为民家的住宿,也即宿于民家;在台湾很多城市中的“民宿”其实叫“潮宿”,此民与潮二字在意义上来说相差甚远,现今国内很多城市之中也出现了“民宿”这种住宿,但实质上其并非民宿,只是文化符号、乡土元素等民宿表象形式在城市环境中的体现(如图1、图2)。
刘滨谊等学者曾指出,人们对于物质空间环境的感知来自于历史因素和2种记忆类型的共同作用,现今去乡间体验乡土民宿的人以30~50岁的居多。一方面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这部分人大多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在大城市中奋斗多年后,由于乡愁而渴望回到熟悉的故乡,但是在中国近年来快速的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自己故乡的老房子或许早已不在,而退休之前在远离工作地点的乡间买个老宅亦不现实,因此承载着儿时记忆的乡土民宿成为了他们最好的选择;另一方面,城市之中的“民宿”选择群体大多是年轻人,而其选择的原因大部分是出于猎奇心理和时尚消费观念的影响,比如土碗、旧木桌、瓦片、竹筒等这类元素在他们看来是很少见的,同时从小就在城市环境中长大的他们,无乡村的记忆也就没有乡愁这一因素的存在。因此笔者认为,从选择群体上讲,城市环境中的民宿并非民宿,因为这里没有家乡菜(大部分城市“民宿”所提供的食物还是西式餐点或中式快餐),没有家的感觉(批量生产的一次性洗漱用品、统一的白床单席梦思、标准化的卫生间等等因素让人感觉还是在住宾馆),故应该划为“城市主题酒店”范畴。
另一方面,费孝通先生说过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扎根于泥土生长的才有“土味”,才能叫乡土,简德彬学者认为费先生所说的乡土二字在当今的文化语境下应理解为“农村”、“乡村”,故笔者认为乡土民宿也应为“农村民宿”、“乡村民宿”,而绝非城市环境之中的民宿,也绝非单纯的“当地民宿”、“本地民宿”。基于此,乡土民宿除了上文提到的5个特征,还应该增加2点:①处于乡土的环境之下;②有乡土氛围的装饰和空间。
2乡土民宿与建设问题
在未来至少5年的时间里,民宿游会成为乡土旅游的常态,而中国许多地方政府也在大力规划建设当中,此处,笔者所述的破坏性并非乡土民宿在经营时所直接造成的破坏,而是在建设中存在的破坏。由于目前的民宿还尚未形成持续、健康的发展体系,一部分民宿在修建的同时盲目跟风或者一味追求高大上的形式,而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也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如图3)。
笔者小时候经常去家乡周围的山上游玩,郁郁葱葱的树林和隐没于其中的山洞都是儿时的记忆,现今放眼望去都是开发的楼盘和农家乐的房子(如图4),时代在进步,以前的风景和独特的乡土纹理却不复存在了;另一方面,某些设计师和建设者只考虑了自身的利益或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而忽视了当地农户们的基本需求,没有达到为当地创收增收的目的,甚至发生了当地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或者生活质量倒退,如有些少数民族聚集区的旅游开发;也有对于古镇、古村建筑和景观过度保护而使其丢失了相应的价值等现象,叶林、邢忠、颜文涛3位学者认为,应尽力避免“一刀切”式的防卫性控制措施,以免走向“为保护而保护”的死胡同,中国的古镇很多,未被人知未开发的古镇更多,有些古镇虽在百年来未遭受过度开发和游客的破坏,但随着村落的衰败(如年轻人进城务工等致使农村千百年来的古老建筑技艺失传),很多老屋建筑得不到适当的修缮和保护,亦或屋主为了糊口而将自家建筑的某些部件(窗花、挂落、门板等)廉价出售,反而使得这些珍贵的文物损毁更为严重。这些现象归结起来,大部分都是由于人文、景观、经济三大基点在乡土民宿建设中的不平衡发展造成的。
3三大基点概述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三生”的发展道路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者内涵不同而又联系密切,即“三生共赢”。笔者受此启发,整理之前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提出新的“三大基点”概念,以期探讨。
如图5和表1所示,三大基点从广义的“三生”的角度入手,分别指“人文基点”(生活)、“经济基点”(生产)、“景观基点”(生态)。3个基点互相提升、推进、发展。现今很多乡土建设中,地方政府偏好“短期报酬最大化”,或者有些偏远地区的政府为了指标和业绩,不惜以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作为代价,引入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的企业(甚至不加控制地引入现代化生产企业,造成传统生产企业难以为继,而使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丢失)等决策,这些行为都是非健康、非長久的,因此基于三大基点视角下的乡土民宿,应尽力在建设中寻求三者之间的平衡点,而非偏重某一边“畸形”的发展。
3.1人文基点
人文基点指起源于该区域并且衍生发展的历史叠加和文化沉淀:如农耕文化(春播、秋收、采摘等)、农耕遗迹(锄头、钉耙、打谷机等)、乡土符号(民间故事、历史人物等)、民风民俗(祭祀祭典、婚嫁、出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酿造、美食等)以及村民的思想等,以上这些共同构成了该区域的乡土文化状态和一个聚落的生活形式。在乡土民宿的规划中,应充分发掘当地的各种人文资源,在建设中充分利用,并且建立适当的保护机制,以达到保护、传承的目的。
3.2景观基点
一个地域独特的景观资源是千百年的历史在该地区的沉淀,丰富的历史文化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地域景观不仅是乡村建设中应该重视及保护的对象,更是发挥乡村地域特色优势的重要资源,地区文化的传承和文物古迹等的保护也与乡土民宿开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景观基点是地区所有能构成景观的元素综合:如地区构筑物(古厝、旧墙、木雕石雕、吊桥、墓地等)、自然(溶洞、矿井、树林、湖泊、昆虫群等)、农业(梯田、机耕道、草垛、作物等)、聚落形态(构成、材质、色彩、空间等)以及其他景观,这些元素代表地区的灵魂,是其独特性的象征,正如大理的苍山洱海与游客和酒吧,桂林的青山碧水与渔翁和鱼鹰。对于景观,建设者应当合理规划,像古建筑和旧的构筑物等应予以适当地保护和修缮,避免其在日后的使用中进一步损坏,最后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开发、提升其品质,用于游览和展示等功能。
3.3经济基点
经济基点为此民宿可以依托的所有产业总和:第一产业(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第二产业(手工、制作、轻加工等)、第三产业(餐饮、教育、旅游等),民宿经济是实现城乡统筹,山区农民致富,留住乡愁的典型实现形式。经济是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从朱胜萱的废蚕厂到云南“红米计划”可以看到,如果民宿的开发没有给当地的村民带来经济的收益或者生活质量的改善,那么这个民宿从某些意义上讲是失败的,因此增收、民生(脱贫、提高生活品质、增加村民素质等)、产业调整是乡土民宿建设的主要目的。
4平衡性发展的浅析
4.1平衡性发展基本框架
何谓平衡?汉语词典:多个作用力在同一物体上时,作用力相互抵消,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谓之齐平如衡。
在乡土民宿的建设中以经济、人文、景观3个点作为基础,共同推进、平衡发展,在健康发展的前提下,一个点的改善必然会牵动另一个点的改善,以经济基点为例:人文基点的提高(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农耕遗迹得到很好的保留等)则会成为吸引游客的吸引点,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而慕名来此旅游,或者通过招商引资而给本地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等,从而提升了经济效益,经济收益的增加又让当地人认识到这些遗存的价值以及当地文化的重要性,反过来会更加重视而自发地去保护它们,比如成都蒲江的明月陶艺村现存一座目前四川唯一“活着的邛窑”(如图6),并且其烧制工艺完整保存了唐代技艺。政府打造了示范点,让该地区受到各地游客的青睐后,村民们自发推荐村里尚在人世的老陶艺工人(如图7),随之很多游客来到此地体验甚至学习陶艺,通过这种的形式很好地保护、传承了当地的地域文化。
同理,经济基点对景观基点的相互作用亦如此,如广元剑阁县对邮驿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当地政府以邮驿为主题打造民宿,将以前的邮驿元素重新利用了起来(拴马石、喂马槽、拦马墙、亭驿铺建筑等),吸引了游客的同时又能普及知识,保护这些珍贵的邮驿遗存(如图8-10)。最后,从某些方面讲景观基点也是人文基点的物化体现和抽象,人文基点是景观基点的根源、历史叠加和思想寄托,如有“中国绿茶第一乡”美誉的蒲江县成佳镇,其民居结构形式和当地茶农生活作息以及生产劳动等联系紧密(天井的设计和茶叶的晾晒炒制),茶馆和茶文化等(如图11-12)。因此,景观基点与人文基点必然是互相联系、相互依托的,二者之间也互为保护的关系。
在上述的理论框架中,经济、人文、景观这3个基点像一个互相制约的三脚架一般,能够在乡土民宿的平衡永续性建设中相互作用也相互限制,从3个点共同人手协同调控,提升经济、改善民生状态,保护传承人文文化和景观资源,才能产生良性的效应,推动地区持续发展。
4.2平衡性发展机制
乡土民宿的规划需要探讨各要素结构、基点之间的联系、功能作用以及如何平衡持久,从规划目标、各功能形态评估、问题与机遇、发展框架等方面来建立乡土民宿的平衡发展规划模式(如图13)。
前文已讲到乡土民宿作为当今乡村旅游的新形式,担负着传承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景观、经济复兴、改善民生的责任,因此从平衡永续性建设的视角入手,笔者认为乡村民宿在前期规划时应充分与其三大“向心力”形成紧密联系:认识“动力”(已在利用的各类资源)、发展“魅力”(尚未充分利用的资源)、挖掘“潜力”(未被充分发掘的资源),再确立合理建设目标,避免盲目建设(地区建设中哪些地块保护、哪些地块开发利用、依托哪些资源、保护哪些资源等),利用前文所述三大基点原则来进行评估(各个基点的内容、体现形式、与之联系的途径等),总结、整理、分析地区建设的问题和机遇,之后根据平衡发展的框架理论确认是否为共同推进,平衡发展(各基点的优缺点、保护和开发之间利与弊的权衡、是否改善村民生活状态、是否提升村落的景观形态品质、是否保护村落遗产等),最后在地区建设相应的监管体系,实施和监测民宿的建设(是否达到当初的规划目的和要求、是否出现了新的问题、随着各要素的变化能否继续保持平衡和永续性的发展等)。
5总结
乡土民宿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乡建产业和旅游形态,在合理的规划下,其对于乡土文化、人文、景观的传承和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民宿可以很好地将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有效提升经济效益,且有资料表明该形式的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是各产业中最高的,出于平衡永续的目的、避免不协调发展和破坏,笔者在本文提出三大基点的理论框架和平衡发展规划模式,以期讨论交流,希望得到更多的深化和实践运用,并且会在之后进行从定性到定量的深入研究,以期为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和乡土民宿的体系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收稿:20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