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旭 朱军
摘要:介绍了永和县芝河城区段防洪河道整治与景观设计的理念与方案。改造后的芝河能继续承担防洪排涝的功能,同时按照保护生态环境、以人为本、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永和县芝河城区段进行景观设计,最终形成由点、线、面组成的绿化系统空间。通过城市防洪河道整治与生态景观设计的结合,使人工建造的环境与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完美的城市格局。
关键词:防洪河道;生态景观
城市河道除具有交通航运、防洪排涝、农业灌溉、工业供水、生活用水等功能外,还承担着休闲、旅游、美化城市等功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与设计规划理念发展的不平衡,当前我国城市水系普遍存在着设计防洪标准偏低和河湖淤积使河道排洪能力不足的现象,致使河道景观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很不相称。滨水地区是一個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它是人们逃脱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因此,河道水环境的整治必须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相结合。
本文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永和县芝河城区段防洪河道治理与景观设计作为研究对象,阐述景观设计的新理念和设计方案,以期对吕梁山区河道的建设模式提供指导和借鉴。
1区域概况
永和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地处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临汾市西北边缘。县境东西宽41km、南北长46km,总面积1219km2。众所周知,永和县是人类鼻祖伏羲的故里,为华夏民族发祥地之一,具有历史、民俗、红色等独特文化魅力。县内旅游以永和红色游、绿色采摘游、乾坤湾文化游为基本格局。域内有黄河、芝河、桑壁河贯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为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2芝河城区段现状
水流冲刷严重,河堤绿化植被单一,无绿化群落景观,河堤两岸尚未进行景观开发。河道两侧具有一定的高差,其中,石材驳岸一侧缺少软质景观。土质河堤一侧具有较大景观开发价值。芝河涨水期、枯水期水量变化大,现状不能保证河道涨水期堤岸人员、财物和景观安全。河道景观平平,经河道水体治理、绿化改造、景观打造等手段进行开发,后期可增加城市整体景观印象及城市吸引力。
3设计理念
3.1紧凑城市理论 1990年欧洲针对城市扩张浪费提出核心观点:加大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活动强度,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所支撑的城市格局为“分散化集中”。
3.2城市意象 人对城市的感知核心观点:城市是可读的,开放对城市及人们的生活关系重大。城市意象可概括为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标志。空间环境为人们提供社会、文化、物质等诸多层面的内容,其通过物质环境逐一表达。
3.3新城市主义 导致市郊不断蔓延、社区日趋瓦解的核心观点:公共交通主导的发展单元、适宜步行的邻里环境、相互连通的街道网络、混合功能、多样化住宅、高效的交通体系等。
3.4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以生态学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生态途径,充分发挥滨水地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生命服务功能。采用低碳交通工具的交通组织设计。以“绿色建筑”为基础进而扩展至“绿色社区”、“绿色城市”层面,达到促进建筑永续发展的目标。
4防洪河道和景观设计的结合点
4.1选择合理的河流走向 河道设计中的常见做法(清淤、拓宽河道、修筑堤防、裁弯取直、减少河道糙率等)虽能够显著减小河道冲刷和淤积、增加泄洪能力,但是在景观上却损害了河道观赏的价值。芝河城区段防洪河道在设计中,走向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不强求平直等宽。芝河城区段河道堤防的布置也应灵活多样,虽然河道的占地有所增加,但综合利用价值大幅度提升,土地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4.2优化河道护岸 为了防止洪水对河岸的冲刷,保证岸坡及防洪堤脚的稳定,需对河道的岸坡采用护岸工程保护,在城市河道设计中,护岸的优化设计更加侧重从生态景观的角度选择其型式。从生态角度考虑,护岸作为景观水体和陆地的交界区域,在河道生态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一是水陆生态系统和水陆景观单元相互流动的通道;二是在水陆生态系统的流动中,护岸起着过渡作用,降低地表径流速度;三是护岸有自己特有的生物和环境特征,是水生、陆生等各种物种的栖息地。水系河道的护岸分为生物护岸、自然护岸、刚性护岸和柔性护岸4种类型,设计中优化组合4种护岸形式满足了防洪及生态景观的多重要求,做到既保证河道的防洪安全,又促使景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4.3选择合理的河道断面 为充分满足洪水期泄洪要求,河道必须有较大的行洪断面,同时按照景观设计要求,枯水期河道同时应有一定的水面宽度和水流深度。芝河城区段河道断面设计采用复式断面,主槽蓄水滩地行洪,断面型式主要由直立式钢筋混凝土挡墙、平台栈道和生态斜坡组成,滩地上层河岸型式主要考虑休闲要求,采用平台栈道和缓坡。
4.4充分利用滩地 芝河城区段河道采用了复式断面,河道中的滩地既扩大了行洪断面,又为鸟类、两栖动物的生存提供了生存空间,也为人们休闲提供了条件。在河滩地种植植被,既使河滩免于水流冲刷,又美化了河道,同时将休闲地、绿地设置于河滩地,增强了休闲时暇的亲水性。
4.5堤顸和堤背的处理 防洪堤设置使城市免遭洪水的侵害,同时也挡住了游人的视线。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芝河城区段在设计中将堤顶加宽成滨河观光大道,做到路堤结合,既便于城市交通,又利于汛期防汛抢险。堤背坡采用缓坡道与原地面相连,背面种植草皮,局部地段将堤背地面填高至堤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5结语与展望
在防洪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设计中,如何将多种目标因子和方式途径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系统,实现生态系统的重塑和修复,使河道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是进行防洪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在防洪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设计中需重点突破以下3点:一是严格控制污染源排放,调节河流水量,构建完整的城市截污冲污系统,从源头上遏制造成污染的人为因素,将河道景观、水质污染源控制、蓄清排污纳入城市建设长久任务体系中,为实现城市河道景观可持续利用提供根源性保障。二是研发适宜湿地和生态浮岛的植物品种,从治理效益和经济成本双重控制上定位生态物种,开发净化水质、美化环境,节约成本、可持续的新型品种,是河道综合整治和景观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是建立生态系统的平衡,构建一个庞大的河流水面、滨河景观及河岸生态系统体系,达到社会与自然、文明与发展的融合,为广大市民营造出了一方独特的水陆空间。
(收稿: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