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自治州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现状研究

2017-07-14 08:36李洁翁彧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远程教育新媒体

李洁+翁彧

【摘要】被称为第五代媒体的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为教育的发展 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藏区农村远程教育的推进得以迅速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远程教育工作者引起思考。

【关键词】新媒体 藏区中小学教育 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31-01

一、少数民族地区远程教育释义

远程教育计算机远程教育,又被叫做远程教育或者远距离教学,它打破时空上的限制,充分利用互联网以及電视等媒体传播型教学形式,与传统课堂式教学模式有所区别。近年来,随着MOOCs为代表的在线教育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如何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在线学习成为国内外所有研究者和实践者密切关注的问题。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在此背景下,远程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得以推行,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之一,它的全面推行为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以及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藏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发展

藏族作为我国人口数量排名第九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较为落后,要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藏区的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教学质量与教育水平大大提高。但藏区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发展存在一些特殊的困难和问题,而且受历史、自然条件、经济等各种因素的长期制约和影响,藏区教育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教育发展水平整体上还较为落后。近年来,甘南藏族自治州先后开展和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等一系列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极大地促进了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作为一个有一定远程教育实际推行经验的地区,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远程教育推行状况能够较为客观的反映出我国藏区在推行远程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绩。因此对甘南藏族自治州远程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对于实现中小学教育平等,全面提升藏区中小学教育水平有重要意义。

三、甘南藏族自治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概况

甘南藏族自治州,由七县一市99个乡镇组成,是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2011年底,“两基”工作如期通过国家验收,成为甘南州教育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政策的支持使得现代教育的发展取得了良好进展。截至目前,甘南州有各级各类学校481所,其中小学 439 所(含25个教学点),普通中学42 所(九年制15所、初级中学7所、完全中学15所、高级中学5所),职中2所,中专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共11.6 万人。全州教职工达到11988 名,其中专任教师10901 名。实行藏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143所,占全州中小学数的31.22%,实行藏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生 5.1万人。全州共有校园网85个、计算机教室259 个(生用计算机8606 台),共有计算机12283 台(含卫星接收计算机和其他办公用机等),生机比13: 1,其中小学为13:1、初中17: 1、高中11: 1;接入互联网的中小学有 256 所;班班通多媒体教室1494 个,其中交互式白板教室946个,“班班通”建设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各“农远工程”进入应用期后,获得可喜成效的同时,两方面的问题也开始逐步凸显:

(一)教师总量不足与整体素质不高:由于甘南州地处“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自然环境恶劣,加之高原缺氧,很难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在当地执教。甘南州教师学历普遍不高且缺乏再教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且师资不平衡,教师任务繁重。甘南州教师普遍缺乏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与掌握,加之学校几乎没有专业的远程教育技术人员,“半路出家”的其他学科教师或学校管理人员普遍对计算机的操作不熟练,在设备维护技术上存在很多问题,导致部分学校远程教育设备的闲置、教学资源的浪费。教师短缺、教学任务繁重、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薄弱、教师基本信息素养偏低以及各中小学校基础设施维护技术支持较为薄弱,这些都制约着甘南州远程教育的正常开展。

(二)缺少优质的教育资源:甘南藏族自治州现有的远程教育资源共有四类分别是:国家级远程教育资源、省级远程教育资源、甘南州远程教育资源以及校级资源,看似种类数量繁多的现有资源却并没有得到当地教师的认可,大多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是偶尔使用甚至从来不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归结为如下三个方面:

1.现有远程教育资源本身质量不尽如人意

甘南州电教馆和各学校的资源开发能力较弱,教师的资源开发水平较低,甘南州各学校的软件资源获取方式主要通过项目配套的教学光盘和通过卫星下载,而很多学校由于师资、技术、设备等问题无法正常利用卫星接收下载教学资源,即使正常下载也无法用于教学。且现有资源里,文字类资源较多而动画、视频类资源较少,内容形式较为单一,资源学科分布不均衡,资源覆盖面狭窄。

2.缺乏民族语言类教育资源

甘南州根据不同语言环境,确定和实行两种教学类型:一种以藏语文为主, 简称“藏为主”,这种模式学校主要设在纯藏语社区;另一种以汉语文为主,简称“汉为主”,这类学校主要设在藏汉杂居区或通用汉语的乡镇。目前甘南州民 族语言类教育资源建设基本处于空白,基本没有适用于民族教育的远程教育资源,尤其是在藏汉双语教学的学校民族信息化教学资源极缺。“以藏为主”的学校虽然可以接收到远程教育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大多是非民族语言类教育资源,因此,在这些学校资源浪费与资源不足的现象同时存在。

3.资源与现用教材不统一

国家开发的远程教育资源主要是针对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教材,而甘南州各中小学校现用教材,特别是小学英语和信息技术教材,版本可谓“五花八门”,致使很多学校接收到的资源与使用的教材不配套。在“以藏为主”的学校,藏语文和汉语文使用五省区协编教材,其余各学科教材自普通类教材翻译而来,翻译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和普通类教材相比,在内容和版本上始终“慢三拍”,往往落后三至五年。这些都导致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满意度较低,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越来越疏远。

四、结语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是甘南州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之一,它承载着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很多的期望。在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各远程教育项目进入应用期各种问题开始凸显时,我们需要思考,少数民族地区需要什么样的远程教育,给予民族地区人们所需要的远程教育,才能保证民族地区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军.国际远程教育教学交互理论研究脉络及新进展[J].开放教育研 究,2015,(02)

[2]梁亮平.藏族聚居区内藏汉双语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现状与应用研究[D]. 西藏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远程教育新媒体
远程教育中教学交往策略探究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