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微课程移动泛在学习平台建设探析

2017-07-14 15:17罗桂琼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16期
关键词:学习资源微课程互联网

罗桂琼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anyone、anywhere、anyttime都能接受信息、享受优质教学资源、接受大师教育、选修喜好课程成为广大学生的追求。为了满足人们对学习内容多样化、学习方式个性化的需求,微课程(micro-course)、移动泛在学习平台的建设应运而生。希望其在后续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应用空间。

关键词:互联网+;移动泛在学习平台;微课程(rmcro-course);学习资源

在互联网时代中,个体的教育与学习方法均得有一定调整,MOOC、翻转课堂、微课、交互式学习以及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教育领域中拥有较高的应用频率,尤其是微课程,其以零散化特征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移动泛在学习实质上就是学生借助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达到获得学习资源的目标。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中微课程移动泛在学习平台建设形式为论点,展开论述。

1互联网+时代的微课程移动泛在学习平台特征

一是开放性。具体体现在该平台上多名学生可以在同一时间点上学习方面上;二是共享性。教师传送至移动泛在学习平台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共享共用;三是交互性。即在微课程公共平台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是简易性的人机对话,对话效率显著提升;四是特质性。即教师结合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为其编制特质性的学习规划,使其可以借助多类终端设备下载学习资料;五是微课程理念知识与实际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将拓展性资源整合其中,强化平台使用者自主学习与协同能力,任课教师分工明确性,在天地网等局域网的协助下达到对学生远程服务的目标,凸显了微课程移动泛在学习平台建设的针对性与多元性。

2移动泛在微课程资源的建设标准

教学内容规划是基础。落实一学科移动泛在微课程资源建设目标,需要对该门课程进行整体性规划,科学的设置项目任务,强化任务的层次性与零散性,继而将其规划成不同发的学习单元,合理的规划每一学习单元的教学内容。规划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多样化特征,学习目标设置、项目任务导人以及重难点突破等,同时也应该将拓展性内容整合其中,重视单元知识细化环节。应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常见的有理论知识传授、技能范式等。

教学资源包规划是关键。微课程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应该体现出富足性特征。教师可以借助整合课件、仿真平台、动漫范式等多样化教学资源的形式,编制出具有多元性特征的微课程视频。教学资源包涵盖的内容是多样化的,例如教案、实训指导书、习题测试、通关游戏、交互式学习、拓展性资源以及他类资源等。

明确微课程制作要求是保障。现阶段呈现在移动泛在学习平台上的文件格式大多数是以在线播放视频格式为基础建设的,例如当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共用的MP4文件格式。教师对课程知识录制的方式是多样性的,可以完全借助录屏形式达到录制目的,也可以应用录制与教师同步出镜的方式,与此同时不能忽视对每一学习单元的压标工作。在对学习资源录制的全程中,务必使用普通话,同时确保音标的清晰性与精确性,语句的简短性与趣味性,学生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对平台知识进行学习,使碎片化时间具有一定的价值,这便是移动泛在平台建设与应用的优势所在。

3互联网+时代的微课程移动泛在学习平台的建设

3.1微课程公众平台应用的优势

在微课程公众号的辅助下,多样化格式的文件顺利传导目标实现就不存在较大的难度,例如其借用字符、图片、音频、视频与创设链接的方式达到传送的目标。教师只要将与微课程有关的学习资源传送至学习平台上,然后才能借用微课程公众平台协助学生达到学习微课程教学视频及其他类资源的目标,可见微课程公众号的应用在强化师生间交流的实时性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这主要是因为语音识别接口功能被安设于微课程平台内部的缘故,此时学生可以利用其语音功能和任课教师达到沟通的目标,尤其是其在学习微课程遇到难题时,可以直接式与教师进行沟通,构建出一对一、一对多的实时答疑场景。交流学习平台时效性特征的彰显,在强化师生间活互动性与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热情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

此外,微课程公众号的功能还体现在透明性学习管理领域上。具体体现在微课程公众号后台管理模块上,微课程公众平台可以对学生个人信息进行自行管理,其管理功能又可以被细化为分组管理功能与分组教学功能,在这一功能的协助下教师可以远距离的监督与管控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方式。

3.2微课程公众平台运用在移动泛在学习平台的建设原则

为了实现维护学习资源库内容的完整性、充实性以及更新的时效性,教师一方面要维护课件、习题、视频这类普通教学资源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要参照现代社会中技术与知识变幻的形式,实时的对学习资源库施以更新对策。可能使某一任务完成所需技术的操作规程示范,也可能是对某一知识点内涵的深度剖析,在知识点数量庞大化的情况下,可以将移动泛在学习平台视为一个系列性讲座。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进学习平台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对该平台建设之时应该参照课程知识特征,整合进与其相关联的拓展性资源,强化其趣味性与竞技性,协助学生达到对基础型知识与技能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自觉的完成平台上存有的习题,对拓展性知识有选择性地学习。

此外,移动泛在学习平台在建设之时应该确保学习环境的互动性,为每一学生构建个性化学习档案,为学生随时查看自体学习进度与成果进程提供便捷性。同时建设的平台应该具备分类与查找功能,即学生只要输入与信息资源相关的关键性字眼,就可以获取到自体需要的学习资源,平台具备这一功能在强化学生对学习资料查询快捷性与有效性方面体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此时其对微课程知识学习的兴致也是高涨的。移动泛在学习平台的建设也应该坚持构建特质性学习需求条件的规则,与传统教学等同,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程公众平的群聊、溝通等功能,达到获得多数学生学习需求信息的目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基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很多基础较差、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善于参与群聊活动,那么教师就应该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思想整合进移动泛在学习平台建设进程中,借助微课程的私聊功能对其进行单独指导,协助其解除在学习进程中遇到的多样化难题,满足个体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在调动学生对微课程资源学习主动性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显著的。

在互联网+时代中,建设的微课程移动泛在学习平台等同于建设由学生主宰的建微学习社区,教师鼓励那些性格活泼、乐于助人、集体荣誉感强烈、基础知识功底深厚以及专业实践技能较为高超的学生构建微课程帮扶小组,与老师一起完成寻常微课程资源上传,以及普通学生疑虑解除等工作,协助老师完成日常信息的处理和发布。每一帮扶小组可以再另建一个微课程群进行心得分享与经验交流,相互辅助,取长补短,长期下去这类微课程群就会自行的演变成互相交流的学习圈与微学习社区,这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的目标。

3.3微课程公众平台运用在移动泛在学习平台学习资源规划

微课程学习资源应该与移动泛在学习标准相匹配,学习平台的学习资源要将微课程内容整体性呈现出来,正因如此在微课程视频内通常是以图文学习为主导,操作示范发挥辅助性作用,在消耗数据流量环节上最好处于较低层次上,呈现环节上表现出快捷性,内容清晰度也高,从而使学习资源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传播体现出高效性,以上均是微课程结构规划标准。另外,为了强化学生在移动泛在环境内的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外界因素的干扰效果,避免学习进程终止等问题的出现。每一学习单元的微课程时长应该低于10min,4-5min最佳,紧扣学生学习特征,以此为切入点强化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各类学习资源衔接的紧密性,这与传统课程规模模式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性。微课程种类的规划应该与移动泛在学习需求相匹配。基于微课程多数为微课程公众平台,以及学生通常应用手机或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展示平台等实况,所以对画面清晰度与音色精准性提出更高标准。正因如此,课件录屏、软件操作录屏、电子交互式白板录制在呈现移动环境下展示教学内容环节上具有较高的应用频率。

微课程学习评价测试规划也应该与移动泛在学习标准体现出一致性,学习评价测试参与进任何形式学习进程以及任何种类学习平台上,这是对学生学习知识效果追蹤的外在体现形式。例如在移动泛在学习平台上当学生完成一个学习单元或一个专题系列,均要进行与之相关的过关检测与单元测试。借助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检测的方式,各学科教师在发现教学进程中存有的问题环节上体现出及时性,同时对相关内容施以调整对策。对于学生而言,对学习效果进程评价检测能够协助他们及时的发现学习进程中存在的不足,重设学习目标与学习规划。对关键性内容设置的评价与测试,应该体现出特质性,即当学生没有通过检测时,规定其不能够对下一内容进行学习,直至该测试成绩达标为止。移动泛在学习平台在建设进程中,评测系统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在协助学生获得成就感以及激发其对他类知识学习兴致方面发挥的价值是巨大的,同时强化了单元知识学习与测试调换的客观性与快捷性,两者的关联性与互动性,协助学生高效的吸收微课程知识。

4结束语

总之,信息社会中微课程移动泛在学习平台建设的意义是巨大的,强化教师教学效率的同时,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对知识深入、广泛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该平台具备服务社会的功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中,以微课程公共平台为基准的微课程移动泛在学习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将会体现出创新性特征,有演变成教育领域中重要资源的趋势。本文在对互联网+时代的微课程移动泛在学习平台建设优势、规则以及流程做出简要概述,希望与广大教师一起分享经验,在对其应用过程中不断施以整改对策,强化其结构完整性以应用高效性。

猜你喜欢
学习资源微课程互联网
基于新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