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生
摘 要 当代现代体育运动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动,获得了非常大的成果。要想让现代体育运动持续前行,要依靠力量素质宙化的支撑。只有发展力量,才能推动体育运动持续前行。在短跑运动项目中,针对爆发力和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下文针对400米专项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从中获取某些有价值的信息,希望对运动员在训练实战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 振动训练 400米 力量训练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一、前言
由于振动力量训练是通过振动刺激来完成力量方面的训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振动力量训练主要是借助机械来完成振动,使肌肉受到刺激,引起相应的神经系统兴奋,将周围的神经系统融入到肌肉兴奋状态,将肌肉的潜能激发出来。下文研究课题,主要是针对400米专项运动力量训练中,研究振动力量训练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实验中,挑选46名400米专项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将他们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象组,观察振动力量训练对他们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下表1中所列举的是每个运动员自身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身高、体重等指标,这两组运动的基本情况相似,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所有运动员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法
A组:在实验过程中,所选择的设备是PowerlPate振动训练设备,产生幅度在2微米,振动频率在25Hz以上。在实际的练习中,借助设备来刺激运动员的振动神经,让运动员的所有肌肉处于兴奋状态。其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第一方面,针对下肢做的力量训练,主要方法是运动员进行负重半蹲。具體操作是运动员直立在振动设备上,双手举着特定的重物,放在肩膀上方,腰部适中,一点点使膝盖弯曲,处于半蹲状态,将这个动作持续一定时间,重心慢慢移动,进而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每天将这个动作一共做5组,每组重复8次,每做完一组,就休息几十秒,然后在进行下一组;第二方面,针对腰腹做的力量训练。练习方法主要包括有侧撑、俯撑、背撑,将这些定位为1组,一共做4组,每组完成后休息几十秒,在进行下一组;第三方面,针对上肢做的力量训练。练习方法主要包括俯卧撑、平板卧推。其训练频率为每周3次,这样的训练要在2个月之内进行持续训练。
B组:这一组的训练方法和A组的训练方法基本相同,但是,多添加了一项训练期间要持续振动刺激肌肉,让肌肉处于兴奋状态。
(三)评价指标
在进行实验之前的一天和实验完成后一天,对两组运动员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比如:CM5纵跳高度、连续摸高、半米字形移动等等一系列测试。比如:CM5测试具体操作为:实验对象需要慢跑10分钟,进行热身,并且将双手紧挨着臀部,不能晃动。然后,一直站立,慢慢蹲下,依靠脚跟、膝盖的力量,迅速跳起,此时,测量跳起的高度,这个动作反复进行3遍,将最好的成绩作为最后的结果。这些实验数据都是经过特殊软件进行处理的,通过一系列的测量,进行对比。得出最佳区域范围。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结果
A组和B组在正式开始测量之前,进行了完全相同的检测,所有数据显示结果基本相同。在测试结束后,A组的结果相对于B组而言更高,尤其是在CMJ测试、连续摸高和助跑摸高项目中,结果数据出现了明显的提升。然而在半米字移动、羽毛球掷远,其成绩基本没有变化。
(二)结果分析
1.振动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弹跳素质的影响
CM5测试、助跑摸高这两项运动都非常考验运动员的下肢肌肉爆发力和自身弹跳素质。在这次实验中,可以发现,A组运动员在这两项运动中,成绩提高的非常快,测试结果成绩也明显高于B组。这个结论可以说明,振动力量练习能够增强运动员自身的爆发系数和弹跳系数。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现象是由于振动型练习能够刺激肌肉群,同时,通过训练加强腰腹部的肌肉强度,让下肢和腰腹部共同作用,产生共振的效果,提高运动员的弹跳素质。振动刺激能够激活肌肉,让神经纤维兴奋,增加肌肉收缩,充分调动运动单位的活动,增加肌肉的爆发力。
2.振动训练对田径运动员速度质的影响
速度素质训练主要涵盖了动作速度、移动速度和反应速度,在这几样训练中,反应速度和岁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岁数越大,灵敏度越差,即使进行了大量的练习,提升的空间也非常小。在练习过程中,通过练习可以提高移动速度和动作速度,在羽毛球掷远、半米字移动中最明显。通过结果能够看出,A组整体的效果略微提高,但是和B组的结果数据基本相同。这个现象表明振动练习对于提高运动员速度素质没有明显的作用。之所以会出现这个效果是由于速度素质具有先天性,增加力量运动很难快速提升移动速度。
参考文献:
[1] 胡玲玲,纪仲秋,姜桂萍,等.振动力量训练在体育领域的应用研究述评[C]//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2013)论文集.2013.
[2] 毕长年.振动力量训练对下肢髋关节肌力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C]//2011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2011.
[3] 黎涌明,陈小平.“核心力量”和力量训练刍议[C]//2011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