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机制改革

2017-07-14 08:50吴磊马静
科技资讯 2017年16期
关键词:体制机制改革

吴磊+马静

摘 要:防雷减灾是我国公共服务系统的构成部分,在保障社会安全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进行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中,关于气象部门防雷行政相关的防雷中介技术服务,倒逼防雷减灾体制机制加快改革。加强防雷减灾体制改革,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服务,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改善公共服务现状。该文就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机制改革进行分析。

关键词:防雷减灾 体制机制 改革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a)-0221-02

Abstract: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public service system in China, Play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The State Council on cleaning up and regulating the Department of the State Council for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intermediary services, About the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lightning protection related technical services, Forced lightning disaster reduc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to accelerate reform. Strengthen the reform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system, Provide a full range of security services for the communit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ublic service, Improve the status quo of public servic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form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system.

Key Words: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System mechanism; Reform

國务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中,有3项是有关气象部门行政审批防雷安全工作方面。在清理各项行政事务审批期间,国务院均提出明确要求,各部门要认真做好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落实工作,以此来加快配套改革与相关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来加快各方面的建设,利用制度改善该系统管理现状。强化事后监管,保障行政审批质量与效率。

1 防雷减灾体制机制现状

目前防雷技术的应用而言,多为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防雷中心或各个区域自己成立的自收自支防雷机构。应用此类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预警、鉴定、调查雷灾,同时还对防雷知识进行宣传,划分出具体的雷电保护区域,以此来体现出公共服务的性质[1]。与此同时,针对企事业单位建设、改建、扩建等建筑项目评估雷电灾害风险,对防雷装置的安全性从技术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跟踪和检测防雷装置。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防雷装置系统需定期组织进行防雷检测工作。针对此类公共服务职能,统一由防雷技术服务机构来完成,政府部门并不承担此类相应的责任。但是在关于这类工作人员性质方面,普遍为编制外的合同用工人员,对于界限的划定并不是非常清楚,造成责任不明。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气象部门就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努力进行改革,创新防雷减灾体制机制,促使防雷减灾体制机制在实际中发挥效果。

2 防雷减灾体制机制具体措施

就当前防雷减灾机制来看,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为体现出防雷减灾体制机制的作用,就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具体而言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强化综合协调能力

在防雷减灾管理体制中,应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实行主次部门管理,并对涉及到的部门应根据工作开展现状实行防雷减灾体制[2]。借助行政管理改革的机会,遵循综合防雷减灾的原则,实现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专业防雷资源进行归口管理的模式,做到责权对立,整合各类资源,不断拓展减灾职责与权限,以此来建立能够达到统一协调、分级负责以及各涉灾部门应对防雷减灾的管理机制。依据综合协调防雷工作的实际情况,可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与相关的设备,以此来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综合利用各类有效资源。

2.2 加大经费的保障

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社会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将防雷减灾工作纳入到实际工作中。依据不同区域和雷电灾害风险的特点,对于公共财政预算的支出,需将防雷减灾的经费计算在内,这样才可确保防雷减灾财政的支出与财政预算保持相同的增长步调。在此期间,还应通过土地资源、城乡建设、资源管理、扶贫开支、能源供应等来体现出防雷减灾的具体要求。对于防雷减灾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科普,以此才能够吸收社会大众的参与,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2.3 创建统一的防雷减灾信息平台

在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防雷减灾的数据库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此过程中应当建立全省自然灾害信息管理平台与服务平台[3]。针对雷电灾害,还需设置相应的服务平台,以此来创建灾害信息渠道,并将此渠道保持与国家、相邻省区、县乡等灾害信息相连通,创建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依据全面覆盖、资源互补、预防重复、联动共享机制,整合各类防雷减灾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确定信息共享渠道,促使各部门能够共享资源信息。为预防灾情变得更严重,应创建上报系统,综合收集各部门上报的雷电灾害信息,通过灾害应急响应、灾害分析以及灾害救援决策方面,将救援信息作为反馈来创建信息资源平台。依据雷电灾害的特点,统一协调发布雷电灾害信息渠道,协调各个涉灾部门适时启动的应急响应,及时将雷电灾害信息发送出去,以便了解灾情。

2.4 建立防雷减灾信息队伍

为了能够在现实中体现出防雷减灾工作的需要,就需要统一管理减灾部门,加强对各个部门就涉灾工作的业务进行有效指导,整合信息资源。在整合灾害信息队伍的过程中,需保障经费的充足。各个环节需要对保障灾害信息人员的报酬,业务培训以及设备置办等费用的支出。在财政预算中,需将灾害信息员的报酬纳入其中,以此才能够确定该项工作落到实处。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应制定和完善工作职责等相关制度,强化考评管理,结构管理,以此来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2.5 创建防雷减灾风险分担制与保险制

创建防雷减灾保险制度,对推进农村住房保险具有促进性的作用[4]。在此期间,可探索通过财政补贴与农户参与的保费分担机制,主要针对受灾的困难家庭、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以及重点扶贫主体上在参保方面可予以补助。利用灾害分担的方法,推行保险制度。在此期间,结合实际情况与雷电灾害风险特点,坚持政府主导机制和市场运作的原则,适当组织展开防雷保险的试点工作。

2.6 完善社会参与制度

为更好的应对雷电灾害,各级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防雷减灾政策制度中。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参与防雷减灾工作,加大对防雷减灾的宣传、教育培训,促使社会组织与企事业单位能够对防雷减灾工作有所了解。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志愿服务指导性意见,细化各项事务,加强对各类资源的有效管理,在使用方面加强监督。以此来促使雷电灾害能够转为全民防雷。充分发挥市场与群众的力量,互相帮助,调动社会公众积极性[5]。

2.7 加大科普宣传与教育培训机制

在改革防雷减灾体制机制的过程中,应加强各级领导干部防雷减灾培训制度。将各级领导干部关于防雷减灾的培训教育纳入党校、行政院校培训体系中。通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相关组织,对各级领导干部组织展开防雷减灾的专题教育,培养领导干部防雷减灾的意识,并提高防雷减灾的决策水平。为更好的组织开展培训教育,可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创建防雷减灾教育培训经费保障制度。将各级领导人员的防雷减灾教育经费纳入到財政预算中,以此来保障防雷减灾教育工作的展开。当然,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每年列出适当的经费来提高基层防雷减灾能力,也可采用教育培训的方式来完成。不断强化防雷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在基层组织、学校、新闻媒体以及社会组织经常性的组织开展防雷减灾教育宣传活动,并提出指导性措施。借助防雷减灾的职能部门,创建相对开放的防雷减灾教育场所[6]。

3 结语

在防雷减灾体制机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体制机制的具体情况,针对防雷减灾的具体现象,针对现实工作中的各类不足指出,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这样才能够达到较好的防雷效果,促使气象部门在其中发挥良好的作用。从而发挥防雷减灾系统存在的作用,充分体现出社会公共服务性质要求,并强化该项体制的改革,加快社会公共服务质量改善。

参考文献

[1] 宋向龙,郝树凡,赵文哲,等.新形势下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的开展及体制改革[J].环球人文地理,2015,12(22):789.

[2] 温爱军,王磊.探讨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防雷减灾对策[J].文摘版:自然科学版,2015,14(5):290.

[3] 郑亚兵.新形势下防雷减灾工作的现状及发展思路研究[J].科研,2017,11(1):291.

[4] 兰世怀.防雷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和防雷减灾事业发展的探索[J].科研,2016,13(7):165.

[5] 窦玉沛.健全体制机制提升能力水平推动新时期防雷减灾工作新发展[J].中国减灾,2016,13(5):6-11.

[6] 王仕星,张慧良,张先良,等.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服务能力推进防雷减灾管理服务工作转型升级[J].气象软科学,2011,12(4):72-77.

猜你喜欢
体制机制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检察机关不规范司法行为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