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玥++邢佳慧
花钱买时间,是很多工作繁忙的人们用“付费内容”的主要原因。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进入2017上半年,这个词显然变得更热了。
当手机变成了现代人的新“器官”,移动支付顺畅,知识付费的跑道就修好了。在这条道上跑得最快的,是喜马拉雅FM、得到、知乎、分答、豆瓣时间这几家平台,它们几乎都是从2016年才开始出发的。
得到:粉丝聚集地
罗振宇应该是国内“知识付费”的开先河者。
2014年,他的微信公号《罗辑思维》首推付费会员制,5500个名额只半天就售罄了。2016年5月,他的团队开发出“得到”App,以经管类大咖讲课为主,199元一年,目前李笑来、经济学家薛兆丰、互联网专家刘润的课程订阅人数均突破10万。
“得到”更像是粉丝聚集地,每个主讲人背后都有自己的粉丝群。得到和主讲人的关系有点像淘宝和淘宝店主,双方五五分成。
在订阅者破10万时,《5分钟商学院》的主讲人刘润写了一封公开信,说他的5分钟,来自每天先整理2万字的素材、然后花2小时写出长文、再花3小时缩短到1800字左右、语音五分钟的量。在这里面,他要设计一轮起承转合,“用5分钟时间,把挂钟的结构塞进怀表里”。
目前“得到”上最受欢迎的节目《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有15万人订阅,它的主讲人是前新东方名师李笑来。粉丝说他是亿万富翁。虽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家,但他在“得到”开的这门课,已经为他和平台分别带来了1500万账面收入。
他与罗振宇认识很久,是去年7月第一批加入“得到”的主讲人。“既然要写,就要写到订阅量最多”,他研究了“得到”的受众,喜欢看商业内容,他就讲个人商业模式的升级。上线后,保持每天增长700人的速度至今。
李明是一名环境工程师,也是李笑来超过10年的“铁粉”。因为李笑来的入驻,李明成了“得到”的第一批用户,现在他每天都会在里面听课或看书。他觉得199元不贵,“也就是一顿饭钱”,这些经过挑选的内容省去了他搜索的时间,这是他看重的。
花钱买时间,是很多工作繁忙的人们用付费内容的主要原因。
分答:做“时间电商”
知识付费在朋友圈人尽皆知,是从“分答”这一现象级产品开始的——去年5月,王思聪一问一答卖了5000元。
答题也能赚钱?“分答”瞬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的游戏规则是提问者付费、有人偷听则提问者与答题者五五分成。上线42天,“分答”创造了商业奇迹——超过1000万授权用户,超100万付费用户,交易总金额超过1800万元。
然而在最红火的时候,“分答”因故被下线了47天。再次回来,热度已散,它需要重新打理战场。
互联网观察者羿飞是理财类的热门答主。玩了三个月左右,他已经形成了习惯,每天晚上八九点钟,在一天的提问中选十个答完,像晚间档节目。让他印象很深的是总有人来问某个平台是不是传销、骗子,其实这种问题百度一下就知道了,但人们更愿意相信花钱买来的、权威人士的答案。“提问的人交了钱,就像交了挂号费,有了沉没成本,更容易接受建议”。他说。
“分答”已不像去年开始时那么火爆,在羿飞看来,大概是因为名人们觉得赚这点小钱没意思,注册后答了几十个问题就不玩了。
在“分答”的创始人姬十三看来,知识付费的本质是“时间电商”,是有经验的人通过付费形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知乎Live:写作课火了
在知乎,有两款产品先后试水知识付费,一个是“值乎”,一个是“知乎Live”。与“分答”的规则类似,“值乎”是一对一问答收费。但火了一阵后就销声匿迹了。
知乎Live类似于卖线上语音讲座,由知乎大V主讲,用户可以随时提问,讲座结束后仍然可买,单场收费9.9元以上,也有系列课程,一般收费是199元。近日,“知乎”效仿电商,率先推出了“7天无理由退款”功能,听了不满15条可以选择退款。
截至2017年4月,“知乎”共举办了近三千场Live,平均一场75分钟,约有269万人参与,人均消费28.6元。
主讲人时薪过万,是知乎创始人周源在最近的英文演講中喜欢展示的数据。记者采访的主讲人普遍表示,“时薪过万”的课是需要大量准备的。
叶伟民是某报社前编辑,2017年3月他在“知乎”开了3场非虚构写作的Live,每场9.9元,最多的有1000人参与。他之后还有一个7周的系列课程,被置顶在“知乎”头条。上班之余,叶伟民每场Live大概要准备两周,搜集问题、找资料、写提纲、试讲一遍。准备期间,他一般下班就赶紧坐地铁回家,吃个麦当劳,在家关起门来戴着耳麦讲。
写作课大受欢迎,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这是因为写作跟学英语、开车、做PPT一样属于现代职场人士的必备技能,人人都该“能说会写”。在叶伟民这里,很多自媒体人来学师,也有很多创业者来学怎么在融资时讲个好故事。
豆瓣时间:寻找精神家园
已经创立了12年的豆瓣网,被公认为文艺青年的聚集地。豆瓣以书影音起家,属于国内最早的共享知识社区,拥有1.5亿注册用户、日活用户3亿。两个月前,豆瓣上线了付费栏目“豆瓣时间”,目前已推出了五款课程,分别是北岛等人的诗歌课、杨照的《史记》百讲、白先勇讲《红楼梦》、常江的亚文化电影课和姚谦的写词课。每套128元一年。
豆瓣希望这里的节目是一种向内的寻找,符合豆瓣精神家园的定位。豆瓣时间的总负责人姚文坛,从事了近20年文化领域的工作,曾是梁文道、陈丹青等人参与的“看理想”系列节目总制片人。她想把豆瓣本身的文学、诗歌、艺术、音乐、设计等元素融入课程,“人类历史这么多年,这些内容是可以陪着人类往前走的”。
白先勇的内容是出品方从台湾大学买的版权,把课程录音变成音频产品。音频小编没想到,因为无法更改底本、只能靠剪,处理课堂上的重复、停顿、跳跃,一节课的内容仅是初剪,就要花去七八个小时。
白先勇和杨照的课程上线一个多月,就卖过了百万。小慧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她买了杨照的《史记》百讲来听。她说,最开始还不错,后来就容易走神,因为一般是在乘公交、洗衣服、跑步的时候听,“稍不留神就跟不上了”。
“知识付费是一种学习,而学习是痛苦的过程”。专家认为。
喜马拉雅FM:“我专注,你随意”
在诸多知识付费产品中,喜马拉雅FM节目最多、受众最广。
2016年6月,它推出付费频道,由马东团队的《好好说话》打头阵,当日卖出了500万的成绩。目前已有850位主讲人、超过2000个课程。《好好说话》主创之一周玄毅曾说,从前一个书柜才能装下的知识,现在用精致的方式打包推送给你,“我专注,你随意,这是知识付费时代的根本逻辑。”
去年12月3日,喜马拉雅FM做了知识付费的电商节,搞了1元秒杀、5折优惠、充值返现等活动。据介绍,当天销售5088万,相当于淘宝第一年“双十一”的销售额。然而,喜马拉雅FM市场部副总裁张永昶也曾公开表示,目前在其六七千万月活用户中只有2%买过付费内容。
摘编自2017年5月18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