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楠+赵湘伟
【摘要】 随着社会对边缘群体的关注增加,孤儿院逐步走入人们的视线,而孤儿与孤儿院以及社会之间的捆绑联系似乎并不十分明晰。文章通过跨学科研究、文献研究、观察等方法,对孤儿同他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读,并探究其内外因下的社会色彩,并在此基础上希望能为我国孤儿救助体系的完善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 孤儿院;社会色彩;互动色彩;色彩包容;孤儿救助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色彩”作为非语言交流的一个媒介体,它本身具备视觉源头与心理接收成像的两个涵义。本文着重于色彩的心理成像,即不可视色彩,并辅以环境可视色彩。个体在其固有的生活环境和成长模式下,社会化会逐步提高,当推及群体后会产生共有或独有的知觉情感,随着与外围可读讯息的交错,共生出必然而又多元的时代情绪,即社会色彩。
本文选择将孤儿院作为切入点,用社会视角来探究孤儿院的社会色彩。孤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存在群体,他们的社会性别在当今日益信息化的时代愈发凸显。笔者试图通过交叉研究的基本研究手段,构建孤儿院在社会大环境中的色彩架构,总结其社会色彩的所属意义,通过对孤儿、孤儿院以及社会他者的色彩共感联想研究,使人们明晰孤儿群体的社会角色存在,提高全社会对孤儿等边缘群体心理危机的正确认知。
一、孤儿院边缘群体与差异个人的色彩架构
(一)孤儿自我界定系统中的色彩包容
孤儿在自身与外界的不断接触中,逐步明晰事理后,会给自己潜设一个适宜的心理围合区域,伴着安全感与舒适度的提升,构建成孤儿个体独有的界定系统。色彩包容是指人在独有的生活环境及自身的成长经历的联合驱使下,对于视觉色彩及心理色彩的接纳度和反馈表现。
1.孤儿群体构成
民政部发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15年,在中国弱势儿童群体数量中,孤儿人数已经达到了50.2万人,其中只有9.2万名孤儿生活在儿童福利机构,41万名孤儿散居在社会。他们绝大部分集中在6到15岁的年龄组,且性别比严重失衡。我国孤儿院主要收养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扶持人的孤儿和经公安部门认定被遗弃的,以及父母双亡的14岁以下的孤儿。
2.孤儿对色彩的认识接纳度
色彩具有感知、能量和传达的特性。色彩作为一种象征,它是一种语言,人的视觉感受是一个将所见物转化成抽象语言的过程,因此人对色彩的感觉和色彩对人的意味是同时产生的。孤儿恰好处于识别、认知色彩的年龄,因此他们对于色彩的感觉更为强烈,对于颜色的容纳度更为苛刻与敏感,同时对于颜色背后指涉意义也会存有不同的接受程度。
个体成长过程中,身心两个方面的特点将随年龄的增长、生理发育的成熟、经历的丰富以及对色彩认知的提升发生量到质的变化。这里借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将孤儿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阶段。本我即0—3岁,这一阶段反映人的生物本能,即色彩的感知性,孤儿会主动获取外部环境的信息,对光做出感应,传送到视域系统大脑进行解密、加工,最后转化成视觉图像,同时由大脑判断图像的意义,从而感知深度、方向、位置和运动,并且能够识别蓝、绿、黄、红等个别极鲜明的颜色;自我即3—6岁,这一阶段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孤儿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些约定俗成的色彩已经有了一些模糊的判断,自行定义了所属色的能量特性,因此会偏好色彩表现性强和视觉选择性最突出的颜色,例如红色;超我即6—14歲,这一阶段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这时候儿童对颜色的鲜艳度辨别能力和对视觉光谱相应的灵敏度有所降低,而生活联想的作用会渗入到色彩心理的表现形式上,儿童自身对于色彩符号的轮廓会更为清晰。
(二)孤儿独立个性映射下的色彩心理
1.孤儿“个性”成因
致孤原因及现下生活环境是导致孤儿易形成独立个性的根本原因。据资料分析,我国孤儿的致孤原因主要为:遗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疾病病故等,多为非自然事故。儿童在身份转变的过程中,会受到形形色色的外界信息干扰,这使孤儿在个性萌芽时便绑定了消极指引。
随着孤儿进入救助机构和收养家庭,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便会凸显出来。孤儿院作为社会收容场所,其自身就存在固有缺陷。由于教养方式不同,孤儿作为特殊群体在这个特殊环境中过着集体生活,与“院外”的普通孩童存在差异;孤儿与帮扶人员数量常常不匹配,当管教不足时,不利孤儿的身心成长;与其他同龄人相比,孤儿缺乏父母、家庭的疼爱,缺失了效仿、依赖父母的身心发育支撑,会导致情感交流的缺失。
2.孤儿个体性格色彩
性格色彩指的是将一些外露的颜色经过社会、文化等属性的作用后形成其特有的色彩符号,并把这些符号对应于各种不同的性格之上。性格影响着色彩心理的情感表达,性格的特性是人对周围世界和对色彩心理态度的映射,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色彩心理偏好, 并且会从他们的行为、举止中反映出来。反之,色彩心理也会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不同的致孤原因会导致孤儿不同的心理感受及性格体现。孤儿进入到孤儿院这个大环境中,接收到的讯息经其自身的个体特殊化解码后,每个个体都会形成不同的结论体现,由此,我们便推导出孤儿个体性格色彩的不同。
希波克拉底也曾提出“四液学说”,他认为,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但许多人有着相似特征,处于同种群体的人总保有某种统一的行为模式。因此,孤儿在性格色彩方面既有个性,又存有共性。孤儿性格各异,对色彩的喜好也千差万别。例如孩童对色彩的选择可以透露出他当时的情绪如何,是开心还是难过?而当个体极端地热爱某一种颜色时,往往会有更为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一个人受不同情绪的影响,会产生出不同的色彩心理感受。我们了解这点,对孤儿的引导才能更加有的放矢。
二、孤儿院环境中的色彩保护
(一)“差序格局”下的色彩感知
1. 何谓“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一词是费孝通老先生提出的,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在此,笔者借其来整合孤儿院的人际格局,孤儿院生活圈中包括孤儿、老师、帮扶人员和志愿者及社会人群,在“差序格局”之下,每一个个体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就像是将一块石子扔到水里,以这个石子为中心点,其四周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即标示着社会关系的亲疏。孤儿作为整体是一个中心点,但其又独自形成一个个独立的中心点,他们相互交织、碰撞在孤儿院这个有形的范围中(图1)。
孤儿院涉及了“差序格局”中自我主义和公私群己的相对性两个特点。孤儿的自我主义:在这种关系格局中,他们总是这种关系的中心,由于其自身的封闭性和固有的社会属性,形成一切价值以“己”为中心的主义。公私群己的相对性:在这一格局中,个体无论站在哪一个圈中,向内看是公,是孤儿的社会群体性;向外看则为私,是孤儿自身生存的唯己性。二者并无清楚的界限。
2.行为互动下的心理联想
孤儿在孤儿院中主要的接触人群为同伴和老师。孤儿既是开放的又是封闭的,他们具有“强大吸收力的心智”,有着极大的可塑性。而孤儿院的老师或许无意识地用自己的“界定系统”和评价标准去限制了孤儿的想象空間,他们的行为、表情或待人接物会潜移默化地生成心理暗示,使孤儿产生抽象联想,与此同时形成自我保护意识。这种过程依附于心理发展规律,由简至繁,孤儿对于外界的诉求会发生变化,对色彩的感知以及对于色彩的抽象联想也会发生变化。
同一环境下的孤儿,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社会认知能力,同伴关系为孤儿生活经验积累、学习技能、宣泄情感、习得社会规则、完善人格提供了充分的帮助;当然也会有负面影响,孤儿在幼时的自判能力是不足的,因此在评估他们自己的行为效果之前,同伴的行为尺度常会被其借鉴,用以衡量自己,孤儿甚至可能直接“拿来主义”,影响某一行为或思想的走向。
老师与帮扶人员在孤儿的生活、学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应该因人而异,起到引导、榜样的作用,但个体素质的差异与师资力量的不足,可能会加倍减除他们本就不足的家庭情感寄托,导致他们在情感上更易孤僻,产生心理障碍,消极解读某些客观表象意义(图2),生出损害健康的负面情绪。
(二)色彩屏障下的意识保护
家居环境色彩对孤儿具有保护、治愈功能。色彩具有心理效应,分为直感性心理效应和间接性心理效应(图3)。色彩的直感性心理效应是在色彩物理性的刺激下而产生的一些心理上客观、普遍的体验,即人们对色彩的具象联想;色彩的间接性心理效应对人们的心理具有更强烈的影响,会使人们产生更深层意义的心理反应。
孤儿在最初年龄段对色彩只存有直感性心理效应,随着个体“社会化”的推进,他们会在色彩心理联想下生出色彩情感。人的大脑对室内色彩的感受是综合的,包含一切人生经历中所看到、听到和用到的色彩感受。色彩的温度感、软硬感、距离感等都会对孤儿产生作用,正,可为孤儿的成长镀一层保护膜;反,则会伤害孤儿。
三、他者社会行动中的互动色彩
孤儿作为主观能动的基础承载,具有个体知觉感受,势必会与孤儿院的内、外部环境发生碰撞,志愿者、社会群体与孤儿相互作用,能产生互动行为。
(一)国内孤儿救助的固化思想
孤儿作为一个社会性别群体,社会对其在生活、婚姻、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领域所扮演的角色会有“固定期待”,这是社会意识形态所赋予的。在传统思想影响下,大多数人会认为“血缘关系”很重要,所以长辈害怕别人的异样眼光,不会接受收养孩子,这样的思想深入人心,由是孤儿在中国的领养率极低。
孤儿似乎是另类的、异乎于常人的、独立的存在,他们的特性在文本或画面中常会被放大、夸张,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又能被我们接受,这便是我们内心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对他们既成的轮廓。
(二)志愿活动中的治愈色彩
志愿行为是相互给予的过程,孤儿与志愿者在这里是平等的。将孤儿放在与志愿者的人际关系中,可以改善孤儿的人际交流模式,能够缓解孤儿行为紊乱和反社会行为问题。且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需要是与生俱来的,孤儿更是如此,这是基于生存的需要,是社会化的需要,也是其追求满足感的需要。
志愿者与孤儿之间更像是简单的信息传播模型。志愿者是发信者,用他们的言语和行动的编码器通过对话、游戏互动等信道传达到孤儿这一收信者身上;孤儿以自己所具备的知识、经历架构作为解码器,解读志愿者传递来的信息。孤儿是机敏的,通过这样一次次的信息传播过程,发信者抱有怎样的态度孤儿都会感受到,志愿活动可以看作是意识形态下的互动行为,它将孤儿对温暖、情感等色彩的抽象联想可视化。
在亲身体验过的志愿活动中,我们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性准备一些简笔画,分组对孩子进行辅导,他们会选择各色的彩笔跟着认认真真、小心翼翼,却又天马行空地创作涂鸦。课余时间,我们会一起剪纸、表演节目、为小朋友过生日、绘制新教室的墙面(图4)。
最温暖的记忆是:由于时间和课业的原因,我们每位志愿者没有固定的时间支教,但当我们时隔很久再回去的时候,他们依然记着我们,会飞奔到我们的身边,你给他们的生活带去了五颜六色的小动物、小植物,他们会报你一颗同样五颜六色而且更为绚烂的童心。全过程中,又怎能说清是谁治愈了谁?
(三)孤儿再致孤的消费色彩
随着对孤儿这一边缘群体社会关注的增加,孤儿院逐渐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社交场所”,孤儿院被旅游景点化,慈善人士对孤儿情感需求的表述充满了参与者主观的社会想象,孤儿在慈善活动中不断被客体化、工具化,被想象和表述成不幸的边缘群体。而孤儿自身的敏感度,使其懂得识人眼色,对于外界的“虚”“实”,经过时间的推移,是会分辨出来的。社会大众对孤儿的消费利用,会给他们造成主客体身份转化的情感伤害,造成孤儿的再次被“遗弃”。
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儿童早期3—6岁阶段为人格发展的敏感期。孤儿早期的生活变故和随后的生活经历会影响他们个体非语言编码和解码能力,然后影响他们人际敏感的发展,最终会导致他们的敏感度比同龄人更强。因此,在本应温暖和谐的慈善场面,与那些拿相机机械合影、并对他们品头论足的扎堆“慈善家”的行为激烈碰撞后,会产生强烈的矛盾色彩,他们会产生物理真实不符于知觉真实的负面虚幻感。
四、孤儿院色彩在社会调色盘上的未知探索
(一)我国孤儿救助机构的蒙眼冲撞
目前中国的儿童福利供给体系有待完善。在福利方面,现有的儿童福利政策较多,但国家儿童福利系统的项目和标准在全国分布不均、未成体系,更多提供的是集体福利模式。
在看似被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及人际包容性充盈的社会色板上,实际上却没有形成孤儿心理重建的长效机制,种种“色彩”仅仅是作为单色各成体块,并未调和成更适宜于孤儿的“色彩”。
当前我国主要的孤儿养护模式是亲属抚养,仅有少部分孤儿生活在国家兴办的福利机构中。孤儿救助经济基础匮乏;社会条件滞后;在心理救助制度方面较为空白,没有形成具有针对性、专业性的救助人员群体;心理干预混乱无序,没有重视幼儿可见色的成长意识保护和不可见色的情感维护,未能规避儿童的“二次心理伤害”。
(二)取经于国外完善的孤儿救助体系
1.国外的孤兒救助体系及其可借鉴之处
发达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视儿童福利为国家和家庭共同的责任,并在这一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形成完善的儿童福利体系。美国、英国、瑞典、挪威都先后出台了《儿童福利法》,发展至今已初步形成了预防与救助相结合的全面福利模式和完善的综合救助体系。同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于1947年颁布了《儿童福利法》,其理念支撑是“健全的社会”,明确了儿童权利保障的基本理念,以立法为基础,构建了儿童从出生到“自立”成长这一过程的全面保护机制;在色彩救助上,《儿童福利法》规定了儿童养护设施,配套适合各年龄层的娱乐场所,在所有都道府县设置儿童馆,以提供有益娱乐,增进儿童健康,丰富儿童情绪。
而我国颁布的《收养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没有具体、可实施性的针对儿童意识形态保护的法规、条例,在孤儿这一具有特殊社会色彩群体的范畴之上,缺乏定性的框架来引导、规范和救助。在促进孤儿救助模式的变化时,我们应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体系,形成孤儿稳定的心理环境,提高孤儿院在孤儿心理重建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全社会对孤儿群体心理危机的正确认知。
3.如何弃糟取精融合国情来完善孤儿救助体系
除了政府要建立健全救助体系、全社会要关爱孤儿,以及要加强对孤儿的心理引导和心理治疗等外,还可以在孤儿院具象的色彩中融入色彩心理干预。色彩作为一种物理现象,随着个体对其赋予的独特含义,它作为媒介体会引起色彩心理和情感的变化。在室内外环境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色彩的联想意义,在用色彩保护孤儿的同时,要同样注重它的心理治愈、儿童社会阶段发展的功效。
例如,孤儿作为环境的组成部分,适当搭配衣着色彩有利于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有助于老师对他们的看护。孤儿院整体环境设计可以设计为彩色,既能满足0—14岁儿童对颜色的后天学习需求,避免色感的缺失,又能形成一个童真的、丰富的生活环境,温暖地呵护孤儿的单色童年。孤儿院的各区域,可以将其使用功能与色彩抽象衍生意义相结合进行设计:课堂区域可以使用蓝色、绿色和浅色木材做装饰色,这是由于儿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且更容易疲劳和精神涣散,同时又很容易被鲜艳、丰富的色彩所吸引;室内活动区域属于过往环境,大多使用红黄、黄蓝等搭配鲜明的颜色,可以激发孤儿的游戏兴趣和兴奋度;餐饮区可以使用橘黄色、黄色等增加食欲的暖色设计;寝室为促进孤儿休息睡眠,要避免环境中出现引起儿童注意、提精神的色彩因素的存在,可以采用浅木色、蓝色等使人精神平静安定的色彩,窗帘、被罩最好采用避光性较好的冷色、单一或纹样简单的装饰。
室内色彩的应用实际上采用了心理治疗领域的艺术疗法,以视觉形式为主的心理治疗,在非言语的虚拟空间中对孤儿产生效能,它具有象征性的沟通能力。它在孤儿与治疗之间充当一个介质,使孤儿能够不抵触,同时在潜意识中接受、理解和消化,达到治疗的作用。
结 论
本文在心理学、哲学、精神学科和社会历史学科等方面重整分析了孤儿个体性格色彩的生成原因及其自身的色彩感知能力;根据色彩是儿童初始最深印象的载体及色彩心理分析,在孤儿院的居住环境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孤儿治愈、保护和发展功能;通过研究“慈善旅游”的消费孤儿行为,探究现代社会对孤儿概念的捆绑观念。同时,为完善我国孤儿救助体系提出了色彩救助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梦婉.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证研究[J].艺苑,2016(2).
[2]玛利·C·米勒.室内设计色彩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3]孟沛欣.艺术疗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王雪涛.中国残疾儿童社会福利现状分析[J].商业文化,2011(12).
[5]Irvin D.Yalom,Molyn Leszcz.团体心理治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6]傅得佳.孤残儿童特殊心理的成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1(17).
[7]刘艳,谷传华.人际敏感:从社会认知到心理危险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5(3).
[8]黄敏.年龄与视觉光谱响应的相关性及其对颜色辨别的影响[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7).
[9]宣飞霞,王玥.国外儿童福利模式及孤儿、弃婴救助经验评介[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3 (2).
[10]孙计红,金艾裙.美国社会救助经验及其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2012(8).
[11]王梓.孤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J].特立学刊,2016(2).
[12]何侃.震灾后儿童心理重建的复杂性与长效机制[J].现代预防医学,2008(23).
[13]谭娟.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J].群文天地,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