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爱平
【摘 要】文章皆为有情物。选入语文教材的小说、散文、诗歌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解读这样的文本必须准确把握其中的情感,然后才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同欢乐共悲戚,从而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走进作者;品文析情;做朗读者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004-02
文章皆为有情物。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陆机在《文赋》中指出:“诗缘情而绮靡。”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对于诗文来说,感情是其根本,语言犹如苗叶,声音则为花朵,思想即为果实。如果说思想是诗文的灵魂,情感就是诗文的生命。今天,选入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中,那些小说、散文、诗歌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解读这样的文本必须准确把握其中的情感,然后才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同欢乐共悲戚,从而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那么,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如何去探寻文本中的丰富情感?这里简说“三法”。
一、走进作者
文本中的情感与作者的生活是分不开的,作者的生存处境往往是其作品情感的来源。语文教材中的《慈母情深》一文选自于梁晓声的长篇小说《母亲》。在把握《慈母情深》一文的情感时,很多教师只是关注了文本中“情”的一面——母亲对孩子的“爱”;其实,文本中还隐含着另一种深深的“情”——孩子对自己母亲的“体恤之情”。要把握这种情感,就必须走进作者梁晓声的生活背景。正如梁晓声所说:“我的小学时代,中国处于连续的自然灾害年头。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大多数人家的生活都很困难。我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含辛茹苦,我的同学们的母亲们,甚至我这一代人的母亲们,几乎也全都是那样的。我想要用文字,为自己的,也是我这一代大多数人的母亲画一幅像。我想,我们常说的一个人的‘爱心,它一定是从对自己父母的体恤开始形成的。”我们来看看文中的几段叙述: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如果没有走进作者自身的生活环境,文中的这一处叙述就很容易被忽视,自然也就忽略了作为孩子应该具有的对父母的“体恤之情”,而这种“体恤之情”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重要的情感品质。正如作者所说:“一个孩子开始体恤父母了,那就意味着他或她开始长大成人了。”
挖掘现代文本的情感如此,解读古代诗文的情感更是如此。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我们经常会理解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事实上这首只有短短22字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被称为齐梁以后两百多年没有听到过的洪钟巨响,恰恰是因为这其中蕴含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只要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就不难理解。陈子昂24岁中举从政,一生冒死直谏,清廉正派,却不得重用。诗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就是说前面的英雄已经远离我们,却又不见后来者,此刻孤独的英雄在咀嚼着英雄的孤独,每个人在国家危难之时,都有英雄情节。陈子昂作为有使命感的国家栋梁,一个时代的英雄,身边却没有志同道合的人,面对滔滔江水他怎能不发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呢?
二、品文析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从作家创作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继而又从读者阅读的角度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读文章时,也要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将显现,为我们所理解。在我国现当代作家中,何其芳是自觉致力于情感的表达并取得了不俗成绩的作家之一。他说:“我企图以很少的文字制造出一种情调:有时叙述着一个可以引起许多想象的小故事,有时是一阵伴着深思的情感的波动。正如以前我写诗时一样入迷,我追求着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一篇两三千字的文章的完成往往耗费两三天的苦心经营,几乎其中每个字都经过我的精神手指的抚摩。”在中小学语文教材里,就选入了何其芳先生的作品。小学有《一夜的工作》,中学有《秋天》《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生活是多么广阔》等。这里,我们来读读《一夜的工作》里的几段文字:
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綠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到里面去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文中对周总理工作与生活状态的描写,就像工笔画,一笔一笔地,一段画面一个形象地加以呈现。就是在这样的呈现中,一种氛围、一种心理、一种情感同时在字里行间弥漫开来。细节形绘情感,情感融入语言;情感与细节,细节与语言相生相成,相得益彰。直至最后情不自禁地直抒胸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大国总理的无比敬爱之情的表达,是那么流畅而自然、热忱而奔放。可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最根本的是作者之心对所写人物之心的入微体会,最为关键的是形之于笔墨时对文字极端苛刻的揣摩与运用。
何其芳的作品如此,其他一些作家的作品也是如此。小说如此,散文如此,诗歌更是如此。其例不胜枚举。一句话,作者经过“精神手指”“抚摩”出来的文字凝聚了他们深厚的感情,抓住这些文字进行体会,便是我们把握作品情感的“披文”之道。
三、做一个“朗读者”
2017年初,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这档节目给我们解读语文教材文本中的情感能带来怎样的启示?这就是,语文教师更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朗读者”。朱自清先生说:“就一首首诗说,我们得多吟诵,细分析。”有感情地朗读文本是我们获得作品情感的基本途径。通过朗读把作品中所蕴涵的无形情感转化为内心的真实体验,使抽象、空洞的文理生动形象地跃然纸上,让作者的情感与我们的心灵感受相联接,更能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心声。因此,做一个“朗读者”又是一条十分有效的“披文入情”之道。莫怀戚的《散步》里有這样一段文字: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2007年4月28日,笔者教学这篇散文。在教学之前,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问笔者备课的情况。没有听笔者多言,于老师说:“你把这篇文章读给我听听。”当笔者读到“她老了”一处时,于老师果断地打断了。他说:“你读得不行!我来读读。”当听于老师读到“她老了”时,笔者的眼睛立刻模糊了,心禁不住颤动起来。笔者时年43岁,自以为已经对人生有所体悟和觉察,对母亲生命的岁月也有了理解。但是,当听于老师读“她老了”3个字时,才知自己是多么肤浅,远不及已经66岁高龄的于老师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母亲的那份深情。于老师一口气读完了《散步》全文,而笔者听得热泪盈眶。读完了,于老师说:“语文老师备课,重要的是备‘读。你的功夫还没有达到,要练‘读功啊!”“练‘读功”,这是于老师对笔者的真诚教诲之言,也一直是于老师的文本解读之道。是的,语文教师若要“披文入情”,首先就得做一个优秀的“朗读者”。
参考文献:
[1] 王林.作家和你谈课文[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
[2] 易明善,陆文璧,潘显一.何其芳研究专集[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3] 孙玉石.《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代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编辑: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