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琼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班级活动多,管理难度大,学生有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但缺少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民主管理,帮助他们积累班级管理的经验,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民主管理的主人。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民主管理;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以其入门要求低,学习技能上手快,进入市场需时短,求职面广等特点受到广大“低分”学子的追捧。中等职业学校成为将来社会产业化工人培养的主要基地。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国民教育及终身教育的重要任务。不断地完善和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丰富教育手段,改善人才结构,优化培养模式,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后备军。但是,近年来高等学校持续扩招,引起的连锁效应就是高中生的入学率也随之增长,同时又因为政府在就业以及办学结构上的调整等原因,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在生源问题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是以专业学习为主,平时文化课少,活动很多。这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素质相对较差,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学生不出事就行的应付观念,导致班级管理中出现很多问题。
(一)思想品德教育缺位
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单一。学校仅依靠着个人道德素质评比活动和法律法规宣传讲座这样的传统方式来对全校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这种方式在活动开展期间可能会有一定的短期效果,但是要让学生从内心去接受并长期保持良好的思想品德状况,就收效甚微。从调查数据来看,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不被大多数学生认可。这说明学校在践行思想品德教育理念上还没有完全进入角色,尤其是在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上,还需要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完善。
(二)不重视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的重点在于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学校对其他形式和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支持力度不够,对举办活动的经费、场地、设备的提供极度缺乏。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學生自行操作,没有校方的大力支持。教师方面,大部分教师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热情也不高,认为文化活动的开展会对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学校逐渐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失去主动性,偶尔出现的文化活动只是走走形式而已,完全没有体现职业学校的特色和反映学生的意愿,最终导致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失去参与的兴趣,完全不能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任何作用。
(三)现行管理制度执行力不足
学生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管理人员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近距离执行管理任务。但是又因为这种距离问题,常常导致学生管理人员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容易感情用事。管理人员会因为与学生关系亲近,常常不顾原则,在管理学生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对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使得学校的管理体制处于真空状态,根本没有发挥出有效作用。多数职业技术学校的管理制度较为陈旧,多年来一成不变,以偏概全,常常用一套标准去处理所有问题,在执行的力度和执行的范围上都有很大局限。管理人员认为按制度办事比不上按个人意志办事便捷灵活,时间久了,就会弃制度于不顾,使得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最终导致管理制度执行力的丧失。
(四)长期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职业学校长期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教师是“行政官员”,是班级管理的中心,学生是被严格看管的对象。教师凭体制赋予的“权威”,要求学生绝对服从。班级管理带有强制性,“不准”“不要”“不许”“严禁”是管理的主要方法。在这一模式中,师生之间存在严重的对立倾向,甚至有产生尖锐的冲突的可能。
二、班级民主管理模式的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难度大,但也有优势,那就是学生有时间参与班级活动,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强,有强烈的参与管理的热情。因此,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民主管理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一)以学生为中心,确定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地位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好,他们在班级中一般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同学的尊重。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都被遗忘在班级的角落。成绩不好的学生在班级中没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缺乏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是扮演着被动的被管理者角色。
(二)班级民主管理模式的构成要素
班主任是实施班级管理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是对受教育者施以教化的核心,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在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中,作为班主任,他摒弃了传统文化观念下形成的职业观念及影响,把学生看成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个体,强调班主任的服务意识和服务作用,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这里,我深刻体会到: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是为学生服务的“公仆”,是为学生人生航船摆渡的“船工”。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魏书生通过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人作用,淡化班主任教育者、管理者的色彩,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机制。
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原则。“班级管理要靠民主与科学。”这是魏书生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对班级管理的一个理性认识,同时也是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民主化和科学化是魏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实施管理的具体途径和过程。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实施民主管理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完善学生自然的人性。承认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在班级管理中,是营造班级民主的环境氛围,是实施民主管理的前提条件。班主任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学生的主人作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凡是班级的每一项制度、每一个规定,或是一些大事,都要通过班级集体讨论,让每一个人充分发表意见,最后用投票或举手的方式表决。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这种方法,既发挥了学生个人的民主,也维护和保证了班集体的利益,使班级工作得以在民主的意愿中朝着既定的班级管理目标发展。
三、構建高效民主学生管理的对策
(一)以教促管,认真做好思想品德教育
当代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有着强烈的个性,教师在对他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另辟蹊径,不能单一用条例惩戒和制度去限制他们的行为。单一的管理手段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得不到学生的认可,管理效果会大打折扣。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从学生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判断入手去进行引导,这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以教促管。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方式方法,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每一项任务,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尤其是利用好政治理论课的机会,以教促管,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改变不良行为。
(二)丰富与学生日常生活相接轨的校园文化活动
职业技术学校在对待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上,要积极主动地承担主体任务,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文化基础去打造突出自身特色、符合本校学生及本地风俗的校园文化事业,在此基础上传播学校的办学理念、国家的政策形势,引导学生的价值导向。只有真正贴近学生、服务学生、适合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才能被学生所喜爱和接受,才能让他们无条件地参与其中,最终实现管理目标。因此,对于学生管理来说,开展一系列和他们日常生活相接轨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校园文化生活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完善学生管理工作责任制度,做到权责分明
学生进入学校以后,大多数时间还是在课堂或者活动中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学,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已被学校安排好。学生管理人员只能在课后与日常生活中与学生展开交流。因此,学生接受教育培养的过程更多的还是在课堂上。管理人员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要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教学活动中,利用教学模式管理学生,从思想和行为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时,学校不能将责任和义务全部都划给学生管理人员。学校要进行一定的权责划分,要充分调动一切资源管理学生,完善学生管理工作责任制度。
学生管理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为国家培养出思想合格、政治过硬的专业人才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面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管理现状,我们需要认清形势,团结力量,不断在学生管理领域开拓创新,找到最适合学生发展的管理方式,并在自我研究的基础上和同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互通有无,共同为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秀国,程书宝,王波.职业学校班级自主管理操行模式的建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161-163.
[2]赵磊.尊重学生主体 实现教育目的[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84-89.
[3]卢艳琼.发扬班级民主管理 实现学生自主成长[J].考试与评价,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