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号病房

2017-07-14 15:08赵仁近
慈善 2017年4期
关键词:动手术老伴儿住院

赵仁近

2017年4月26日,我又一次住院动手术。记得那是2015年的12月18日,我大步流星、昂首挺胸走过繁华的滨江道,又高高兴兴地走上南京路过街天桥。我急切地快步行走,盼望能够早一点回到家中。但是,我没有留神脚下,被一个凸起的并不显眼的台阶绊倒,虽然尽力控制,却还是重重地摔倒在便道的水泥地上。我疼痛难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站立起来。然而,无意识地摸了摸最为疼痛的左肩膀,竟然有一根骨头向外突出。我马上意识道:“不好,可能骨折了!”于是,勉强坚持走到家,老伴儿外出与老姐妹聚会,没在家,就给正在上班的女儿打电话。我对女儿说:“孩子,我可能骨折了,你赶快回家把我送医院吧!”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了,女儿也该下早班了。

女儿很快回家,扶着我下楼,在小区附近叫来一辆出租车,把我送到272医院。医生让我做了全面检查,从拍摄的X光片分析,医生下结论是:左肩锁骨粉碎性骨折,需要马上住院动手术。当天晚上,医生为我做了3个多小时的手术,然后住了半个月的医院。这半个月,老伴儿、儿女和孙辈,还有儿媳、女婿,都为陪护我而熬夜,费心费力。那次动手术出院时候,主治医生告诉我:“回家好好养伤,需要经常来复查,一年之后再来动第二次手术,把第一次手术时植入的钢板、钢钉取出来。”我对医生说:“不动第二次手术行吗?”医生明明白白地对我说:“最好还是动第二次手术,把钢板、钢钉取出来就更加安全了,免得日后有后遗症。”

第一次动手术的情景历历在目,让我心有余悸。今年4月24日那天,我终于办理了第二次住院动手术的手续,住进了272医院8楼骨科第八号病房。熟悉的病房,熟悉的医生,熟悉的护士,熟悉的环境,一切都并不陌生。

第一次住院动手术,病房里只有三位骨折病患者,如今人满为患,已经又加了一张病床,变成了四位骨折病患者。特别拥挤,条件也不算太好。又是全面检查,楼上楼下来回奔走。医生告诉我:“4月26日上午做手术!”那天上午,我被医务工作者推到手术室,平躺、麻醉、输液,然后就是主刀医生进行手术。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但是,这第二次手术却让我感觉比第一次手术要难受得多,起码一直有疼痛感。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手术,我终于又一次被推出手术室,回到了第八号病房,又要开始为期半个月的住院生活了。

做手术的第一个晚上,女儿对我说:“爸,今天晚上我陪护您,妈妈年纪大了,让妈妈回家睡觉,明天白天妈妈再来陪护您。我明天上早班,下班再来陪您!”老伴儿为我住院动手术已经是精疲力尽。我躺在病床上,看着疲惫不堪的老伴儿走出病房,消失在我的视线中,心里在默默地说:“老伴儿呀,真是对不起,我又要给你添麻烦啦!”女儿工作很忙,她也是在医院当护士,不能请假,只得晚上来陪护我。看着病床上的我,吸氧、输液、还要随时检测血压,女儿心疼地说:“爸,你哪里不舒服,就说话,我会照顾好您的!”那一夜,我的伤口好痛呀,而且随时随地都要喝水、方便、翻身,折腾得女儿总要忙这忙那,女儿好辛苦呀。

第二天清晨,老伴儿早早就来到第八号病房,女儿则又马不停蹄地去上班了。看着走出病房的女儿,我的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只因为我不慎摔倒,给家人带来的麻烦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第二天晚上,儿子来陪护我;第三天晚上,女婿来陪护我;第四天晚上,老伴儿把儿女、孙辈都赶了回去,老伴儿说:“后面的陪护由我负责,你们都好好上班,认真工作吧。别看我这老太婆已经是奔八的老人了,精气神足着呢!”病房里另外三位骨折患者的家属们,一看我的老伴儿如此老当益壮,如此通情达理,如此爱护儿女孙辈,都很感动。有位东北口音的陪护大妈说:“我才50多岁,在病房陪护老伴儿已经10多天了,全身像是散了架一样,感觉真的很累呀,像你们全家照顾病人,相互都争着来陪护,看到这样的景象,好感动呀!”时间一长,我与第八号病房的骨折患者,与那些陪护的家属都很熟悉了。我们都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有事互相关照,互相帮助,互相体贴。那天晚上,我觉得自己能够照顾自己了,就再三要求老伴儿回家睡觉,不要再在病床前陪护我了。自从老伴儿回家睡觉之后,我的心里踏实多了,感觉自己快要出院了,可以不再麻烦家人了。转天早晨,也许老伴儿长期陪护我,实在过于劳累,来到病房晚了一些。一位病房里的家属对我说:“我给你去买早点吧!”我说:“我老伴儿一会儿就来。”那位家属却说:“咱们因为看病同住第八号病房,咱们是朋友啊,不要客气。”刚刚说完,我老伴儿来了,大家说说笑笑,病房里充满着欢声笑语,骨折患者、陪护家属,好像成了一家人。

有一天上午,有位骨折患者伤口愈合拆线出院了。我与另外两位骨折患者把他送到电梯口,依依不舍,还对他说:“回家还要注意呀,不要干重活,好好养伤。”有一天中午,因为我的第八号病房有一张空置的病床,又来了一位新的骨折患者。这是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是在远洋轮船上受伤骨折,护士把他安排在病床上之后,这位年轻人就马上被输液治疗,但是却没见陪护人员。我老伴儿马上对他说:“中午了,我给你买饭去!”年轻人说:“我是大连人,一会儿我妈就从大连乘坐高铁来陪护我。”我老伴儿说:“那怎么行啊,我下楼给你买饭去。”买来了热乎乎的炒面,年轻人狼吞虎咽地马上吃完了。下午,这位骨折患者的妈妈来到病房,听了她儿子的叙述,特别感动,再三表示感激之情。我老伴儿说:“这没什么,来到医院看病,相互照顾,相互关心是应该的。”那天晚上,大家都在休息,有一位骨折患者的妻子,把亲戚刚刚送给他们的一大把香蕉分发给病房里所有的人吃,还说:“多吃水果,减少疾病,就能够早一点痊愈,早一点出院!”我老伴儿见此情景,也把亲戚朋友刚刚送来的苹果分送给病房里的骨折患者和陪护人员,并且祝愿大家身体健康,患者早日康复。病房里大家团结友爱,亲如一家,温馨和谐,病房成了助人为乐、传播善心、相互关爱的阵地,这种良好的氛围在第八号病房的每一个空间飘荡。

我在住院的最后几天里,每到晚上,护士总是特别关心,看到我总在病房外的楼道里来回溜达,就对我说:“好好歇歇吧!不要累着,快出院了,更要注意安全。”有一位护士还伸出双手,让我与她握握手,当我的双手在握手时特别有力的时候,护士就发出爽朗的笑声,一脸灿烂地说:“您的手有劲儿了,祝贺您啊,快出院啦!”面对这些日夜为我们这些骨折患者忙忙碌碌的护士们,真的非常感激。护士的工作非常重要,有了她們每天的输液、换药、烤电、打针,患者就能够好得快一些。她们值得尊重,因为有了护士,医院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他们在第八号病房留下的足迹、笑脸、安抚,那非常熟练的输液、打针动作,都给我留下了最美最深刻最难忘的印象。

5月8日那天,医生告诉我,明天如果伤口愈合得比较好,能够拆线,就可以出院了。那天晚上,我特别地兴奋,心想,终于可以回家自由自在地生活了。临睡前,我的手机有了动静,是老伴儿从家给我发来了一段微信,老伴儿写道:“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蹒跚着安全回家了。我现在是心有余而不给力,只有承认一天天老矣的现实。在有生之年,你千万不要再发生意外了,我已经陪不起了。咱俩平平安安欢度晚年吧!”是啊,老伴儿已经年逾古稀了,已经是个“奔八”的老人了。因为我的意外事故,前前后后两次将近一个月的住院动手术陪护,让老伴儿劳累过度,消瘦了许多,脸上增添了一道道新的皱纹,本来已经花白的头发,竟然更加白得显眼了。说真的,我与老伴儿身体都还不错,大好时光,本来应该在公园里听戏娱乐、走步锻炼、摄影录像,享受美好的户外风光。是的,我的一失足成千古恨,不仅仅自己遭受痛苦,而且也给老伴儿和儿女、孙辈带来奔波。想着,我也给老伴儿发送了一段微信:“咱俩都应该平平安安才好。两个人的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力量会更大!尽量推迟衰老,多活一天是一天,乐乐和和才好。有我在你身旁,你会精神饱满,腿脚利索。”老伴儿看了我写的微信,马上又发送给我一条:“说实话,没有你的带动和鼓励,我也许早就宅在家里,懒得到户外活动去了,你是我的希望啊!”老伴儿的深情只有我能够读懂。最后,我发送给老伴儿一条微信,让老伴儿特别高兴。我在微信中写道:“两个人加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家,老两口一起走走停停才叫过日子。有我在你身边,你一定会对今后的生活更加向往,劲头儿十足!老伴儿,早点歇着吧,灿烂的生活在向你招手呢!”

我相信,老伴儿看到了我的微信,她会高兴的,她会睡得很香很甜的。在272医院的第八号病房,我度过了最后一个不眠之夜。因为第八号病房里,有护士的热情,有病友的祝福,有医生的治疗,有家人的陪护,更有我与老伴儿晚年生活的新的征程……

猜你喜欢
动手术老伴儿住院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动手术多角度放开手
动手术多角度放开手
风,沙哑地
动手术 多角度 放开手
小孙和小于
老伴儿学艺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多疑的老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