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现状及思考

2017-07-14 08:11黄淡伟
运动 2017年9期
关键词:田径教练员运动员

黄淡伟

(广东省体育局,广东 广州 5101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现状及思考

黄淡伟

(广东省体育局,广东 广州 51010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我国田径竞技水平的优、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田径竞技水平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田径运动在我国的发展。

中国;田径;现状;思考

田径运动有着“体育运动之母”的称誉,可见其影响力之大,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当今田径的群众基础日渐深厚,各国在田径赛场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已由原来的2足鼎立衍变成4国争霸。我国田径竞技水平虽然在亚洲赛场鹤立鸡群,但在世界田坛尚未确立优势,其水平与世界田径强国还有较大的差距。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田径健儿的表现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为了使我国田径竞技水平得到更大的发展,本文从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现状出发,归纳总结了我国田径项目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田径运动发展进行了思考。研究认为,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改变中国田径运动发展的不足,就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田径发展战略;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精密布局项目发展战略;开发多样化田径运动推广模式和竞赛模式,夯实群众田径体育的基础;进一步完善训练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科学化训练体系。

1 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优势

当今世界田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为了发展本国田径运动,采取了诸多措施,我国田径运动在适应世界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寻求突破,通过借鉴世界田径强国的经验,制订我国田径运动发展战略,通过上下一心的努力,也展现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主要表现在:(1)我国举国体制的优势,如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把田径竞技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因此,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是实现我国田径运动腾飞的有力保证之一。(2)部分田径运动项目已具备世界一流的水平。例如,男女20m竞走、投掷类项目等;(3)我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的提升极大地促进了田径运动的发展。当今世界田径比赛水平越来越高,参赛机会越来越多,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田径运动也有了质的飞跃;(4)我国拥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因为政治环境对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加之后勤保障的充实,能够为田径发展提供最大的有利条件;(5)田径竞赛日益职业化、市场化和商业化,这也促进了田径运动向正规、透明的方向发展。

2 我国田径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训练与科研互助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训练与科研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忽略哪一方面,都不能促进竞技水平的提高。在我国,虽然个别重点项目、优势项目有了完备的科研条件支撑,但多数项目在训练和竞赛中,都缺乏科研支撑和必要的医务监督。

2.2 田径项目发展不均衡

从世界田径大赛成绩看,我国田径项目发展出现不均衡现象。在2010年田径世界杯比赛中,女子投掷和男子短跨项目获得奖牌;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国在竞走项目中获得4枚奖牌、在女子投掷项目中获得2枚奖牌;在2013年莫斯科世界田径锦标赛中,我国在女子投掷项目获得2枚奖牌,在竞走项目中获得2枚奖牌;2015年,在北京田径世锦赛中获取奖牌集中的现象有所改变,在短跑、跳高和跳远项目中有所突破,但项目不均衡发展的态势依然突出。

2.3 训练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训练过程中依然存在轻科学、重经验的现象,我国在田径训练过程中依然将经验作为重点,缺乏对数据的研究力度,教练员较为注重对运动员的直观印象,没有深入认识运动员的遗传、生化、生理机能、心理素质等规律。更为突出的一点是,不注重个体差异的训练,其训练质量无从保障。此外,训练方法、内容、手段等创新意识不强,有些训练环节的薄弱导致了运动员比赛能力不强,尤其在国际赛事中不能发挥出已有的水平。

2.4 青少年训练水平较低、群众基础薄弱等问题仍然存在

青少年训练关乎着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但在青少年训练中不尊重人体规律的训练时有发生。群众基础是田径运动厚实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在现实中,群众对田径的认识还不清晰,关注度不高,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 对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思考

“田径运动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基础,离开了田径运动的蓬勃发展,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发展田径运动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战略,是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整体提升的重中之重。当然,发展田径运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改变我国田径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就要从后备发展战略、人才培养、训练体系、群众基础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促进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

3.1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田径发展战略

要使我国田径运动扎实、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战略的制定,其关键点是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田径发展战略,让国内的运动员走出国门,去接触更高水平的运动员,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以赛代练、赛练结合,以此提高我国田径运动员身体、心理及应变突发状况的能力。与此同时,邀请高水平的教练员来我国执教或传授先进的训练经验。正如冯树勇所说:“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帮助我们的教练员开拓思路与视野,融入到田径的主流中去,不断提高训练工作的质量与实效。”具体而言,在教练员方面,一是要形成团结、高效、精干的教练员团队,形成善于学习的执教思路,不断吸纳、借鉴世界优秀教练员的先进训练理念和方法;二是鼓励教练员在国外先进训练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出适合我国运动员的一套训练体系;三是国家体育总局要加大对教练员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教练员培训班等形式,切实将提高教练员训练水平的工作落到实处,这是提升我国田径水平的关键所在。在运动员方面,一是培养运动员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拼搏意识,珍惜“走出去”的机会,在与世界田坛高手同场竞技或训练中,寻找差距,并通过努力缩小差距或赶超;二是针对运动员学训矛盾问题,应联合教育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为运动员解除后顾之忧;三是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级政府体育机构应为运动员“走出去”提供保障措施。在科研人员方面,运动队要充分重视科研对训练的重要意义,为科研人员提供最优的工作环境,为“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提供科学保障。

3.2 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精密布局项目发展战略

“我国的田径后备力量现状是田径运动青少年优秀选手人才辈出,而成人优秀选手寥若晨星,田径后备力量的成材率相当低。”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现阶段在田径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要完成后备人才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转变急功近利思想,对项目合理化布局,避免只发展绝对重点或优势项目的做法,要积极挖掘出潜在的有发展前景的项目,扩大布局面,避免优秀后备人才的人为放弃,并以更开阔的视野,增进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尊重规律,实现运动员科学有序化发展;二是充分发挥“体教结合”或者“教体结合”的优势。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制订训练计划,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提高运动员自身素质,从而取得更大的运动成就。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要能够满足对运动员综合素质提高,以及专项素质发展的协同要求。在项目布局方面,“国家应大力发展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以世界性和国内大赛为契机,在全面兼顾的基础上,选择部分重点项目作为突破口,争取拓展金牌增长点;在保持女子项目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如竞走、女子投掷),大力发展男子项目(男子的短跨和跳跃类项目),使中国田径运动向着男女均衡的方向发展”。

3.3 开发多样化田径运动推广模式和竞赛模式,夯实群众田径体育的基础

群众是田径运动发展的根基,田径运动在我国社会各界的关注、关心下,得到长足发展,中国在世界田坛中已占据一席之地。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田径运动的发展模式已从单一化转向多样化,这也是国家体育战略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需要努力开拓多样化、多层次、适合不同田径项目的发展战略,形成多赢的发展局面。虽然我国田径运动校园田径模式的推广历经数年,扩大了受众群体,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对田径的认识还停留在跑步层面,这显然阻碍了我国田径运动更大地发展。因此,在坚持举国体制的理念下,不断完善3级(即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国家集训队)培养制度的前提,积极促进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建立从小学—中学—大学的一条龙培养方式及民办公助的田径运动培训学校。通过以上举措,提升人们对田径运动的认识,进一步推动田径运动发展。非常可喜的是,目前,在田管中心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推动下,马拉松项目社会推广步伐稳健,由此可引申出我国田径运动推广的另一重要模式—大众参与的街头田径模式。校园田径模式和大众参与的街头田径模式必将推动我国田径运动的快速发展。此外,可思考通过竞赛模式的转变,进一步推广田径运动,可根据项目特点,在尊重田径竞赛规律的基础上,设置丰富多样的竞赛模式。例如,设置男女混合比赛项目、不同年龄混合比赛项目等,丰富田径运动推广模式,使更多的人认识田径运动,从而夯实群众基础。

3.4 进一步完善训练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科学化训练体系

训练离不开科研,科研是训练的最有力的保障,当然,科研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训练,两者应紧密结合。首先,管理者和教练员要充分认识训练与科研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其次,主管部门应建立训练、科研和教练员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基地,切实提高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水平,在科研攻关、训练设备、营养补充、伤病防治、恢复手段等方面,不断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增强科技含量;在训练中完善各项技术动作,从而在比赛中发挥水平,提高成绩的稳定性;加强对世界田径的研究,通过跟踪研究,掌握最新科研动态,进行分析处理,使教练员减少盲目性,训练更有针对性;提高训练的科技含量, 将科学训练真正落到实处。总而言之,田径训练要有高科技平台做支撑,最大程度发挥科研力量,尽快走出一条适合我国运动员特点的科学训练新路子。

[ 1 ] 王凯.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现状及训练对策研究[ J ].运动,2016(2):13-15.

[ 2 ] 詹建国.我国田径运动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4):15-17.

[ 3 ] 冯树勇.我国田径形势分析及发展方向[ J ].体育科学,2013(12):11-14.

[ 4 ] 张军波,宋铁军.我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十大对策[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38-41.

[ 5 ] 张莉清,冯树勇,白银川.从历届世锦赛看中国田径的未来和发展[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85-88.

[ 6 ] 黄春秀,谢慧松,瞿阳坚.我国田径竞技水平发展的战略选择[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359-363.

[ 7 ] 敬艳,刘建国.世界田坛格局及对我国田径运动发展启示[ J ].体育文化导刊,2016 (5):118-123.

G82

:A

:1674-151X(2017)05-02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9.014

投稿日期:2017-03-23

黄淡伟(1972—),国家高级教练,本科。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田径教练员运动员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计数:田径小能手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