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写”中的布尔乔亚情结的前台分析

2017-07-14 00:59冯娟娟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郑州450000
名作欣赏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中产阶级情结上海

⊙冯娟娟[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郑州 450000]

“上海书写”中的布尔乔亚情结的前台分析

⊙冯娟娟[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郑州 450000]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最时髦、最精致、最现代的城市之一,现代化的都市空间产生了独具魅力的“上海书写”。本文拟以布尔乔亚情结为视角,探讨“上海书写”布尔乔亚魅力产生的原因,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上海书写”做铺垫。

上海书写 布尔乔亚情结 公共空间 女性乐园

一、上海:滋生布尔乔亚情结的温床

布尔乔亚情结指向中产阶级的消费意识,在外在形态上呈现为占有一定财富的中产阶级在长期生活、交往中形成的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语言和艺术等的集合;另一方面又指向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形态等深层次的、无形的心理内容。布尔乔亚情结是伴随着中产阶级占据城市的主导文化形态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是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于高品质的生活方式的心理欲求,因此能够产生布尔乔亚阶层和布尔乔亚生活的只能是一个开放的、经济发达的、文化繁荣的、人口素质高的所在,而上海正是这样一个能够满足布尔乔亚者消费欲望,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1.上海中产阶级文化的酝酿生成 中国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封建国家,虽然明清之际曾产生过所谓的资产阶级萌芽,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布尔乔亚则是近代以来形成的,具体来说则是从上海开埠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之后开始形成的。1842年,中国在中英鸦片战争中失败,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1843年11月,上海正式开埠。从此,大量外国侨民移入上海,来华经商淘金,他们在掠夺中国资源以及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上海经济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近代上海工商业的发展以及移民队伍的不断壮大产生了广大的中等人群,使众多财产、阶级、职业不同的上海人形成所谓“上海势力”。张鸿声认为:到20世纪30年代,工商业的极度繁荣,使上海人在职业、财产、教育、欲望等各方面形成定型化趋势,并逐渐形成一个以公司职员为主体,包括中小商人、公职人员、医生、律师、记者、中小学教员在内的中等阶层。他们大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拥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并分布于社会主导领域。应当说,旧上海中产阶级的文化已经构成上海城市人的“共享”空间与核心精神特质。

海内外移民汇聚到一起,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中国等各种文化形态的碰撞交融,使得上海城市文明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同时,颠沛流离的城市移民为了站稳脚跟,奋发进取、求新求变,蓬勃的欲望使这个城市充满了活力和冒险的神话。社会化的大融合使得新型市民观念首先在上海产生,一枝独秀的上海在中国显得有些另类,上海中产阶级文化无论在日常生活习俗还是价值观等各方面都与其他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布尔乔亚情结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员保障。

2.“公共空间”构造的都市消费文化 近代上海的“公共空间”或者说“都市空间”为布尔乔亚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欲望想象和消费基础。所谓“公共空间”,在社会学中,它并非指被政府和官方单方面制造和强加的所谓“公共利益”,而是指以个人为信念基础,以民间团体为决策主体的新型公共社区。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中认为:“我相信有必要在这些新的公共构造和空间基础上,结合其对上海外国和本国居民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重绘一张上海的文化地图。”而笔者认为正是这些公共构造或者说“公共空间”是布尔乔亚者产生的重要消费力量。

外国工业资本的入侵,最典型的标志是一幢幢高楼的拔地而起。十里洋场主要指的就是西式的外滩建筑,国际饭店、汇中饭店、沙逊大厦、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四行储蓄会、大光明电影院、百乐门舞厅等,它们像巨人一样俯瞰着老城区那些两三层高的中式民居,炫耀着它们的金钱和财富,异域的奢华生活方式诱惑着中国人。如果说中国人对于这些还不能企及的话,那么随之而来的西方生活方式则渗透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南京路上的四大百货公司吸引了大批中国人,这些百货大楼安装了电梯、暖气和空调,顾客们在这里可以买到衣服、各类食品、洗衣粉、保健品、药、香水、香烟、相机、留声机、录音机等各种商品,这是受奴役下的中国其他地方的人们所不敢想象的。有声及有形的电影的出现以及其孕育的众多的女影星,她们的一举一动和服饰等成为“时髦”的代名词,引领着新潮流。

消费享乐、追求生活的滋养,一个物质的都市自上而下的浸透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使整个城市都形成潜在的对财富、文明、时尚的皈依。1949年以后,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这些理想的生存状态潜伏于意识形态的控制下,等待着再一次辉煌时刻的到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开发浦东”而来的新一轮经济发展浪潮,重新确立起了上海的经济文化地位及功能,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重又汇聚了人们的现代化想象,林立的高楼、宽阔的道路、明亮的店堂、琳琅的商品、闪烁的霓虹灯……新旧上海暂时形成了互文性的存在。

二、自由女性的乐园

中国历史上,土地是生存的根本,崇尚的是男耕女织的生活,男性以其先天的性别优势成为家庭经济的支柱,而女性要遵守“三从四德”,相夫教子,所以古代的女性是作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的,其所付出的劳动也并不被看重。而到了近代上海,工商业取代了农业的地位而成为都市上海的主要产业,特别是上海的轻工业很发达,给女性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工业文明的本质就是使人类日益摆脱对体力的依赖,充分发挥智力,女性一旦摆脱土地,走进城市,就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体力弱势。女性可以自力更生,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后,就有了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有了支配消费的自由。

上海是消费主义的策源地,海禁的洞开,欧风美雨的浸润以及大批中外移民的聚居,使这座城市处在了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汇的前沿阵地,这给生活在这里的民众以高度的城市文明和异常开阔的文化视野。城市文化氛围使这里的女性特别注重提高自身素质,诚如《玲珑》杂志上一篇很有启示性的文章所讨论的,现代女性并不只体现在时髦的外表上,“烫发、粉脸、涂唇、细眉”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真正的“现代”女性必须具备下列品质:“丰富的学识,高超的思想及坚强的意志”,这些品质来源于“多多读书”。

2011年年初,付江录又贷款办起了鼎舜商贸有限公司。“这个运输公司就好比是少数民族兄弟们的致富家园。”赛买提·莫合买提说。一群维吾尔族兄弟常常和付江录聚在一起,为公司塑钢加工、特种食用菌种植以及饲草料深加工几个项目的发展出谋划策。付江录盘算着项目开工后,他就可以帮助更多的少数民族兄弟致富了。

上海的女子教育特别发达。1898年创办的经正女塾,是中国人开办的第一所女子学堂,由此吹开了办女学的风气。到20世纪初,上海多层次多种类的新式结构教育形成。其中,职业教育和女子教育自有特色。如当年张爱玲就读的圣马里亚女校,就是美国教会所办的一所女子中学,这个学校的毕业生,不是成为交际花,就是成为买办外交官太太。装束入时,社交频繁,英语极为流利,再加上教会学校也在由贵族化向世俗化转化,上海的知识女性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现代印刷业的发展,上海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了许多适合女性审美趣味,迎合市民大众口味的文化娱乐类报刊,如《妇女杂志》《良友》画报等,它们主要向读者提供一些于日常生活有实用价值的知识,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亲密伙伴。

上海从来不是一个有“血性”的城市,江南风韵与西方消费主义的交融,催生了追求精致和享乐的上海女性,她们是这座城市的主宰,她们的思想感情、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品质。构成这座城市具象的人文景观都是女性化的。因此,生活在上海的女作家们对这样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有着天然的认同感和归附感,女性性别又意味着她们对周围的城市景观、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其间的人们的命运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所以海派女作家们把目光投向远离政治是非的世俗生活也就不足为怪了。

最能代表上海中产阶级市民文化特征的,则是大量自由知识女性的出现,她们的行为方式、审美追求、观念形态、情感态度、心理特征等成为上海中产阶级文化的形象代言人。同时一部分知识女性,如张爱玲、苏青、潘柳黛、王安忆、程乃珊、陈丹燕、王晓玉、卫慧、棉棉等,以文学创作的形式把中产阶级文化体现在了叙事文本中,中产阶级叙事得以成型,构成了“海派文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形成了文学创作上的布尔乔亚情结现象。

① 张鸿声:《“上海怀旧”与新的全球化想象》,《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

② 张鸿声:《文学中的上海想象》,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第16页。

③ 李欧梵:《上海摩登—— 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④ 转引自李欧梵:《上海摩登—— 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⑤ 刘志凌:《城与女——都市文化发展中的上海女性小说》,湖北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作 者:冯娟娟,硕士研究生,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郑州校区)文学与传播学院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李珂 E-mail:mzxslk@163.com

猜你喜欢
中产阶级情结上海
金正铉的“中国文化情结”
毛绒情结
石黑一雄《莫失莫忘》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情结
“战斗民族”的体育情结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