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飞[郑州大学, 郑州 450000]
老舍京味戏剧里的北京文化
⊙张凤飞[郑州大学, 郑州 450000]
自幼生活在北京的老舍可谓是现代京味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用话剧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直观地传达着北京文化,在现当代戏剧文坛上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京味戏剧。他在京味戏剧中,总用地道纯正的北京方言描写着北京人,记录着北京事,对北京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这些戏剧在描绘北京生活图景,刻画北京人情世态,展现北京城市面貌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老舍 京味戏剧 北京 胡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独属的味道。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城和数个帝国王朝的首都,不同于江浙的小桥流水,也不同于西北的沙漠落日,它有着与众不同的“京味”。地域文化会浸入作家的潜意识之中,形成一种特定的心理倾向,而作家在创作时也会有意无意地把这些文化渗透在作品中,陕西有贾平凹,山东有莫言,上海有王安忆,在北京也诞生出一批“京味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有一些共同特征:“第一,地点上,北京场;第二,事件上,北京事;第三,风俗上,北京风;第四,语言上,北京话;第五,性态上,北京性。”
在北京土生土长的老舍就是京味文学的代表人物,老舍曾说:“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的。”对老舍来说,北京不仅是故乡,更是一种归属。老舍的话剧,总是用纯正的北京方言记录着北京的人和事,洋溢着浓郁的北京味儿,称得上是中国戏剧史上京味作品的典范。他的京味戏剧,如同一幅京城式的“清明上河图”,折射出北京的风情民俗和民族文化心理,处处传达着北京文化。老舍与北京,已经不仅是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关系,更是一个人与一种文化的关系。
每个地域都有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如果说百乐门舞厅和上海滩的歌声象征着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那么对于北京来说,能代表它的不仅是作为帝都见证的紫禁城、颐和园,更是那代表平民文化、容纳三教九流的北京胡同和大杂院。它们是北京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所,是北京人心理情感的认同和归属。在老舍的戏剧中,每一个人都在这大大小小的胡同和人群聚集的大杂院内喧嚣着,演绎着自己的故事。
《谁先到了重庆》就是发生在胡同里的大杂院,剧中的人物不论是英雄、学生、汉奸、无赖都共同居住在大杂院内。本是吴宅内吴氏兄弟的谈话,可隔墙有耳,这胡同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街谈巷议就是胡同里最基本的人情世态,一盏茶不到的功夫,街坊四邻都知道吴凤羽要从北平出走去重庆。也在这一天之内,邻里之间撕破伪装的面具,露出每个人的真实面貌,有英雄吴凤鸣,有爱国学生吴凤羽,有天真烂漫小马儿,有潜伏的汉奸田雅禅、董志英,还有唯利是图的管一飞……胡同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容纳着各式各样、各形各色的人,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都被这朴实的胡同尽收眼底。
老舍的京味戏剧中,除了对胡同宅院的描写,也有对于宅院内布置的描写。在《残雾》开篇,就描述了洗局长家里的陈设,“左壁设红木长几,几上有古瓶一尊,座钟一架。距祖母椅不远,有洋式小圆桌一个,上置镀银烟灰碟及洋火盒一份,炮台烟一听,四把椅子。另有一大躺椅,独立的在正壁对联下。电灯中悬。电话与对联为邻。左壁有门通院中。开门略见花草。”庭院花草、长几字画、古董花瓶这些原本出现在贵族和士大夫生活中的儒雅之物,已经演变为一种自上而下的渗透,而座钟、洋桌、烟灰缸、火柴盒这些舶来品早已飞入京城寻常百姓家,中西结合的陈设恰好对应着那个说新不新说旧不旧的时代。
康德在《判断与批判》中谈道:“审美意象指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形象显现,它能引人想到很多的东西,却又不可能由任何明确的思想或概念把它充分表达出来,因此也没有语言能完全适应它,把它变成可以理解的。”在老舍的戏剧作品中,胡同不只是一种建筑,它早已升级为一种意象,从人们的生活空间转化为表意性空间,这种意象化的转化与叙述,超出胡同原有的符号意义,或者说超越了其基本的表意功能,而具有多层面多角度的隐喻或象征意义。平凡朴实的胡同里流露着京城百姓的生活底色,它在北京默默守护了一代又一代的北京百姓,里面发生着一件又一件的故事,胡同文化早已同老北京紧密联系在一起。
文学实则是人学。老舍的京味戏剧很少表现一个人或几个人,他总是侧重于表达一代人、一群人的共同生活。老舍的“京味话剧”中重点并不是在讲故事,它只是由散落的事件以及萦绕其中的情境所组成,并且人物才是话剧所要表现的主要方面,尤其注重对人物群像的刻画与表现。浓郁的北京民俗风情、人情世态构成了老舍京味戏剧的重要内容。老舍自幼生活在北京贫苦人家,洞悉北京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为他作品中独树一帜的北京人情世态描写打下了基础。
北京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城市,作为几朝古都,有着最上层的精英文化,生活着最尊贵的皇帝和王公贵族,然而普通的北京百姓与这些权贵们仅隔了一道宫墙,贵族文化和气息早已让京城人深入骨髓。京城人不论身份贵贱,多少都有一种高贵心理,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贵”为天子脚下之民,老舍善于抓住这些平民的心态与性格,表现他们骨子里的傲气,同时也有一丝愚昧,这是一种历史文化秉性,甚至在这种故土山河都快保不住的情况下,还在沾沾自喜于自己是北京人。
《茶馆》是老舍所有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京味戏剧,全剧以老北京城中一家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观众展示了半个世纪中北京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的变迁,事实上,这家茶馆就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茶馆》中,松二爷见到茶馆老板王利发,立刻恭敬地问候道:“王掌柜,您好?太太好?少爷好?生意好?”这样繁琐客套模式化的问候礼仪,也只有在北京才能看到,而这样的礼节也是北京自古传承下来的社会文化。
《面子问题》中,佟秘书在一开始就质问自己的下属:“你就这么递给我东西啊?你懂的规矩不懂?”并提出“双手递信”,只因为自己是一个“上司”。北京一直位于天子脚下,这里的官文化源远流长,北京人有着官本位的思想,正如上海人有着商本位的思想,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造成了他们不同的意识形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思想充斥着各个时代,普通百姓也有“一朝为官,满门皆贵”的想法,一当了官,立马摆出一副官场作派。而在老舍的戏剧里,讽刺的恰恰是佟秘书、洗局长这类人迂腐的官僚主义。
提到老舍的京味戏剧,不得不说的就是他的京味语言了。老舍曾说:“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熟悉北京生活的老舍通过语言这种最直观的方式让我们感受着北京文化。话剧是对话艺术,它必须依靠戏剧语言即对话来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老舍先生作为一代语言大师,认为戏剧的语言必须精彩,要做到“既逗笑而又有味儿”,则必须依靠幽默的艺术。老舍的作品里,充斥着精炼、生动、明白、晓畅、口语化的北京方言,让人们在字里行间读到语言的幽默性和趣味性。
《茶馆》中老板王利发善于察言观色:“哎哟,秦二爷,您怎么这样闲在,也想起下茶馆来了,怎么也没带个底下人?”他的语言便是地地道道的京城掌柜的行话,热情却也圆滑世故;《龙须沟》中王大妈说:“从前,动工破土,不得找黄道吉日吗?现在,好,说动土就动土,也不挑个好日子,龙须沟要是冲撞了龙王爷呀,怎能不发大水!”幽默的笔调写出了王大妈思想上的落后陈旧以及北京人那种传统的迷信心理。老舍非常注意戏剧中人物的语言不仅要生活化、口语化,更要恰合身份,人物一张嘴,就要让观众看出他的性格。
老舍还常常将京剧、曲艺的语言技巧融入戏剧艺术之中。在这具体可感的舞台上,里面的人物一个个说着地道的北京方言,摆脱了文字的限制性,他们那纯正的京腔京韵与京白,马上就能拉开京城大门将观众带进北京的世界,而地道的北京话也给观众带来了一次次视听享受,老舍将北京方言放进戏剧艺术的殿堂,形成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独特的风景。
“京味”是在人与城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的文化意味。而老舍通过对北京百科全书式的了解,将包罗了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放在了戏剧舞台上,剧中人物用平实流畅的北京方言,讲述着北京各个阶层的故事,特别是胡同里的喜怒哀乐。这不仅对于北京的习惯、人文、心理进行了深度的发掘,还对于北京的文化和民族性格进行了深刻的揭示,走进老舍的戏剧就如同走进了京城的大观园。
①④ 钱媛媛:《“京剧话剧”中的“怀旧”书写》,河南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90页。
③ 孙大萍:《京味文学中的胡同意象及胡同文化》,吉林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⑤ 李春雨:《老舍话剧之魅及其当代影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⑥ 蔡志飞:《论老舍话剧艺术上的创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⑦ 韩经太:《老舍与京味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作 者:张凤飞,郑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戏剧理论。
编 辑:李珂 E-mail:mzxsl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