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去经历:研学旅行课程的校本设计与实施

2017-07-13 08:25张帝陈怡罗军
人民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研学基地旅行

张帝 陈怡 罗军

研学旅行不是一场简单的游玩,而是要建立起儿童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自然联系,在实践经验的累积中,达成儿童的自我认识、自我建构、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要真正实现这样的价值,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关键环节是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研学旅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实施。

重庆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首批试点地区。重庆市巴蜀小学积极依托政策支持和全市资源平台,发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传统,以课程开发作为试点研究的切人点,通过几年的探索,学校促进了研学旅行和本校课程的有机融合:具化了研学旅行课程目标,设计了序列化课程内容,积累了有效的实施策略,形成了将研学旅行纳入本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的校本化实施路径。

一、基于育人目标和学校课程,系统构建校本研学课程体系

(一)紧扣育人目标,找准研学旅行在学校课程架构中的定位

研学旅行课程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益的补充和深化,巴蜀小学研学旅行的探索一开始就放进学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整体思路下.基于学校育人目标,融入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基于学科综合化的教学方式,丰富课程改革内涵。

研学旅行课程具有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样态,也包含德育课程的各种元素,是复合型、多功能的课程,这与学校当初以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科依托,统整课程目标、协调实施时空、统筹实施人员、提升课程实效而设立“生活实践课程”的初衷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巴蜀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校本化思路是,定位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活动课程,整合形成地方与校本特色的拓展课程,于是统整进入学校律动课程中的“生活实践课程”类(见表1),补充、丰富、发展原有课程。

(二)模块化、序列化,整体规划研学课程的校本体系

统整后的研学旅行课程,分为“学校一必修”和“班级一选修”两种类型。

“学校一必修”课每期开展一次,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形成了六年一贯的学习序列(见表2),带领学生围绕学习主题,通过“走进基地、走进大自然、走进工厂、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等方式,了解、体验、感悟真实的生活,将学校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锻炼、积累、转化为各种真实生活所需要的综合素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积极的生活态度。

“班级一选修”课与学校“节假日序列化活动”相结合,由班级经营联盟(班主任、科任教师、家委会代表)组织,根据一览表白主、灵活安排全年的研学时间,并结合学段特点和重庆地域资源,从院、馆、所,历史文化名胜,自然、农耕,爱国主义教育,大学、工厂等多个模块选择研學目的地(见表3)。

二、基于学生自主与全员统整,创新探索研学课程实施策略

研学旅行涉及课程设计、经费收支、安全保障、家校沟通等诸多方面,巴蜀小学成立了研学旅行课程专项工作小组,以协调校内外、家校及校内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形成合力。其中,校长室全面统筹课程的顶层设计与实施;课程部负责课程的前期调查、论证、策划及拟订方案、教师培训等;物业部和校务部负责保障课程的顺利实施,用车、用餐、住宿、收费等安全预案,由物业部与研学基地联合备课,并协同组织相关材料报上级教委、交警等部门备案,校务部负责为课程实施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和资源支持、校外人士的专业指导,组织召开家长沟通会、行前说明会并招募家长义工参与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等。

众所周知,我们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在客观世界中真实、整体存在的,因此学习本应是完整、综合的过程,是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主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的过程。从体验中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最基本、最自然的学习方式。这一点,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在真实、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中,调动自身的多种感观,激发多角度的思维,在参与、体验中自我建构发展。为此,学校开放研究,包括课程的设计、资源的选择、现场的学习等每一个环节,都着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以期在同伴的交往和教师、家长及社会人士的协助支持下,探究知识、发展素养、体验情感和塑造人格。

(一)以三轮备课推动课程设计落地

学校通过分头备课、对接备课、现场备课等三轮备课,围绕研学旅行目标和课程框架中所确定的主题,带动教师、学生、研学基地及社会专业人士具化设计课程方案,开发适合不同年段学生的课程。

第一轮,分头备课。即学校与研学基地分别组织相关人员围绕主题进行备课。包括基本数据、内容设计、实施流程、人员分工、课程保障、安全预案等。

第二轮,对接备课。学校与基地课程研发团队对接各自的课程设计方案,进行深度沟通、研讨,取长补短,并到基地现场按照联合研发的教案,模拟学生的身份进行全流程体验,查漏补缺,完善教案。

第三轮,班级备课。将教案交给各班主任,带着“班级经营联盟”和学生代表再一次讨论、细化、完善,形成整体一致、各班有别的教案实施版本。

研学基地在场地熟悉、现场实施、资源运用、安全管理上有校外教育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三轮备课凸显课程意识,将校外机构与学校团队的智慧进行融合,保证了课程的质量。

(二)以项目学习实现跨界综合学习

要让学习真正发生,需要转变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无论是在内容设计还是现场实施上都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为此,巴蜀小学在研学旅行课程中引入了项目学习方式,让学生所经历的旅行过程成为学习过程,收到了实效。

以六年级“理想帆”之毕业研学为例。基于项目学习方式,首先是项目确定阶段,六年级大队委组织进行了全年级调研,以调查问卷和学生代表座谈的形式,就“你最向往的毕业研学目的地”“你最感兴趣的学习主题”等问题进行了解,在与教师、家长及研学基地的课程团队一起进行了三轮备课以后,确立了研学主题“丽江生态文明”。接着是项目设计环节,学生们与老师一起制订了详细的课程方案,教师查阅六年级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整合、提炼,拟定学习的评价标准——量规,并研制了项目学习手册(见表4),供每一个小组自主使用。然后是项目探究过程,学生组成4-6人学习小组细化学习方案,在拉市海、玉龙雪山脚下及束河古镇展开研学之旅。6天里,320名学生组成了20多个课题组,带着“滇渝生态环境比较”“生物多样性下的动物柄息地”“东巴扎染”等课题,在自然的课堂里,在营地资源和专家力量协助中,通过实践寻找自己的答案。最后回到重庆,学校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真实的“项目发布”平台——在重庆市标志性的解放碑步行街,举行了“童言观生态·共筑绿色梦”项目成果发布,学生带着自己的研学手册、生态文明宣传或调查海报,更带着真实、鲜活的研学经历与感受,与伙伴、父母和市民交流分享,呼吁携手共筑美丽的绿色家园梦,养成生态文明好习惯。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去经历。学习是学生自主的一个过程,让他们自己去追寻答案,学校和教师只是起到提供脚手架的作用,这在研学旅行巾得以体现。这种“基于学”的研学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立足于学生“尝试探索着学”,使学生、家长、教师和基地从研学设计之初就参与其中,这样便更有效地从学生出发,激发学生研学的兴趣,并将教育意图和教育设计自然地蕴藏在学生的学习经历之中,从而使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学习探究空间,去展开真正喜欢和有意义的研学活动。

三、基于学校主导与基地协同,完善建立研学课程评价办法

在研学旅行巾,教师鼓励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探索、思考和讨论,并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现实问题相融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展开真实的学习。与传统的评价方式不同,学生不是坐在座位上填一些自己头脑里早已滚瓜烂熟的答案,而是通过多种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因此,这样的学习需要通过多维度的评价策略,为学生每一种智能的发展提供真实的、主动的学习机会。

通过项目学习制定评价量规的方式,学校将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贯穿研学全程,并通过成果发布的表现性评价手段,展现学习收获和学生状态,评价结果以学分形式纳入学校“律动学生评价”体系之中。同时,学校严格把控研学基地课程的人口和出口关——通过校外研学机构“带着课程来投标”,杜绝学校将学生研学直接交给一些社会机构,而出现“只旅不学”或重商业经营的不良现象;通过学校与研学基地“双向互评”形式,标准在前,相互督促,研学机构有进有出形成了机制。

(一)研学基地的准入评价——带着课程来投标

基地要充分衔接和体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要求,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教育课程体系,明确实践活动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制定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方案,满足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需要。巴蜀小学严格把好课程人口关,通过举行招标会,让更多具有资质保证和课程开发能力的社会单位,以课程开发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学校研学课程建设中,形成了一种校内外协作的N-N(多对多)课程开发模式,充分整合了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

所谓课程招标,简单说就是学校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面向社会单位发布招标公告,社会单位根据学校需求制订课程方案,再通过投标和竞标方式获得参与学校课程教学实施的权利。学校在收到竞标方案后,经过资料审核、缴纳保证金、课程设计、投标人PPT陈述、课程评审认定等程序,确定、公布中标的基地(课程),并纳入课程提供商资源库。学校跟踪实施效果,根据每次课程开展和评价情况,决定是否移出资源库,形成良性竞争。

招标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开发”和“商务评审”两个方面。“课程开发”项共80分,包括“课程特色与设计”和“课程实施与保障”各40分,由学校研学旅行课程专项工作小组、学术委员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上级及社会专业人士代表组成评委组,根据评分标准,现场打分填写“评标记分表”(见表5)。“课程特色与设计”由基地提前进行设计,主要评比:一是课程目标:切合小学生特点和巴蜀育人目标,基于学科(课程标准、教材);二是課程特色:有课程的完整设计方案,有创新性、独特性;三是课程设计:有教育性、童趣性和可操作性,现场展示清晰、效果好;四是课程影响:能够有意识、有能力、有效率进行课程总结梳理和不同形式的传播,形成了一些成果,产生了一定范围内的口碑。“课程实施与保障”由基地介绍,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主要评比:一是课程研发:有固定的课程开发团队和较高水平的研发能力;二是教师队伍:有稳定、充足和较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实施课程;三是实践场所:有实践基地或战略性合作伙伴;四是课程评价:有全程实施的评价办法,关注到个体与集体;五是安全保障:有安全意识、各种情况相应应急处理措施和机制,有正规的用车渠道,有保险购买等。“商务评审”为20分,包括招标书规范、基地资质、材料真实性等。

课程招标机制运行几年来,学校逐渐把全市各社会研学基地分门别类、分学生年段需求编制形成了成体系的资源库,建立了一套相应的管理、合作、评价机制。

(二)课程实施的效果评价——双向互评表

通过课程评价诊断研学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评价学生、教师、管理、实施团队的现场状态,以判定课程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和实践基地的决策。

巴蜀小学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双向互评的评价机制。一方面是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对研学基地的评价,包括课程内容、实施情况、现场执行的教师能力、安全措施及用餐服务等,评价结果将作为研学基地是否继续合作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是研学基地对学校管理、教师、学生的评价,包括组织管理、安全意识、教师参与、学生礼仪、有效沟通、实施效果等,纳入校内评价。

双向评价,学校与基地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注到了研学课程从设计到实施的各环节,关注到了不同维度的人。过程中的评价,当场反馈,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及时改进;总结性评价,反映了课程实施的整体效果和水平差异,为课程的丰富完善和相应的政策决策提供了依据。

研学旅行课程的校本设计与实施,是以课程团队建设和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协同为支点,以学校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为引领,以原有课程体系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进行系统思考、顶层设计、优化整合,明确研学旅行的目标原则,确定研学旅行的活动主题,构建研学旅行的课程框架,细化课程活动的具体方法,最后形成课程体系的特色品牌。这种由内而外、生成式的设计过程,丰富和完善了原来学校课程结构,凸显了学校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

猜你喜欢
研学基地旅行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