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峰
摘 要:花生是我县第一大经济作物,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和机械化程度较高。2016年,农业部批准我县承担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有效的将花生生产各个机械化作业环节综合到一起,通过不同作业模式的对比实施,归纳总结出适宜我县地域特点和种植习惯的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阐述了项目实施的具体内容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花生;机械化;作业模式;效益
中图分类号:S233.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7.07.081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北靠科尔沁沙漠,多低山丘陵,年均气温7.4℃,年降雨量450~500 mm,并集中于夏季。春季耕层含水量8%~10%,十年九春旱,是典型的冷凉风沙旱作农业区。全县农业人口64万,辖35个乡镇,382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936.9万亩,耕地面积490.5万亩,其中,花生年种植面积在160万亩以上,是我县第一大经济作物,被誉为全国花生第一县,在农村经济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县农机化发展形势良好,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89万kW,拖拉机保有量34 766台,机引农具达到65 926台,其中花生播种机具10 643台,植保机械8531台,收获和摘果机具11 611台,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86%。全县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发展较快,全县流转土地面积5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50个,年作业服务面积208万亩。农机化快速发展为我县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但我县农机化发展依旧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尤其在花生生产过程中,农民大多延续传统的种植方法和机械作业模式,其产量、品质及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低,花生机械化播种模式单一,机械化收获整体水平不高,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公共服务的引领作用不够强大,农机化基础设施不配套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县花生生产发展的步伐。因此,全面提高我县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探索出适宜我县土壤环境和种植习惯的机械化作业模式,最大限度的为花生生长创造最佳的土壤条件,是推动我县花生种植标准化、规模化、大幅度提高生产竞争力和花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
按照农业部在我省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县花生生产实际,由我县申报,省农委审核,经国家农业部项目组专家批复,我县承担了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项目建设以花生优势产区为重点,以花生收获机械化为突破口,以深松整地、精量播种为关键生产技术环节,加快推进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强化示范基地建设,扩大示范推广规模,切实加快农机与农艺融合,提高我县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作业水平,创新农机经营服务体制和机制,培育和壮大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大力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示范和带动全县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全面发展。
我县经局党委研究讨论,决定在我县花生种植面积较大,土地流转较多或自主作业土地集中连片及当地农机合作社作业水平和机械装备较高的建设镇、老河土镇、富荣镇和招数沟镇建立四个项目示范区展开实施。项目实施内容包括:机械化深松整地、机械化精量播种、机械植保、花生机械化收获、机械化摘果、机械化脱壳等六项内容。其中主要技术环节花生收获机械化水平达90%以上。同时采取覆膜播种、喷洒液态膜、等行距种植、比空种植等种植模式对比,最终结合我县地域特点、种植习惯,探索出适合我县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制定实用技术规范。同时开展对项目区的作物长势、产量、经济效益、土壤情况等内容进行监测,建立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数据库,形成适合我县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術使用手册,从而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在建设项目区的同时,创新和发展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协会等适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多元化组织模式、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辐射周边乡镇,加快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项目将通过作业补贴、购买服务、培训指导等方式,鼓励引导倍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立波农机专业合作社、德权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博宇农机专业合作社、江源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家农机服务组织发展。5家合作社累计完成花生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在1万亩,每个示范基地计划培训农机技术骨干和农机手200人次。
(1)技术路线。机械联合整地—机械(覆膜、喷施液态膜)播种(同时深施化肥)—机械植保—花生机械化收获—机械化摘果—机械化脱壳—作物秸秆覆盖
(2)技术要点。①机械联合整地。花生机械整地标准要求较高,耕深达到25 cm左右,耕深一致,土壤疏松、细碎、平整、无杂草,为花生机械播种提供良好的种床条件。底墒不足时,播后及时进行灌溉。②花生机械化播种。播种前将种子拌药处理,防止虫害和其它动物破坏,保证出苗率。播种深度一般在5 cm左右。地温较低或土壤湿度大的地块,可适当浅播,但最浅不得小于3 cm;反之,可适当加深,但不超过6 cm。掌握“干不种深,湿不种浅”。我县多数地区花生播种机是传统播种机,不能实现精量播种,本次项目区全部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作业,大大提高播种质量,减少种子投入。③病虫草害控制及防治。这一环节主要是杂草控制与虫害的防治,杂草的控制主要是要施用合适的化学除草剂,时间可在播种前和播后出苗前进行。④花生机械化收获。试验、示范及推广适合阜新地区作业的花生收获机械,在提高花生收获的作业效率和质量同时,减少收获损失。花生机械化收获效果达到损失率≤3%,洁净率≥95%,破碎率≤1%。示范区内花生机械化收获水平达100%以上。原有我县大部分花生收获机比较简单,收获效果一般,本次采用的收获机可实现花生挖掘、果土分离和成条铺放等作业一次性完成,作业效率相对传统人工收获可提高近50倍。⑤项目区花生摘果和脱壳。在晾晒后实现机械化作业95%以上,摘果和脱壳率达到98%以上。该项目实施后,可使花生产量提高约10%,亩增产20 kg左右,按目前市场价每公斤6元计算,亩增收约120元,实施1万亩示范作业可增加花生产量20万kg左右,增收120万元。同时 ,根据花生机械化精量播种和机械化收获新式机具作业与传统机具对比测算,实施全程机械化每亩可节本增效20元左右,1万亩可节本增效20万元,因此,花生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可节支增效总额共计14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