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丽艳
摘要:本文所指的分组分层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本模式”)是根据中职生在身体素质、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先将学习需求相同或相近的中职生编排到相应的体育运动项目组,再分层设置教学小组。围绕层次化目标和任务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让基础处于不同层次的中职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程度提高的一种体育课教学模式。本文笔者在中职体育课中对“本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教学试验与研究,以探究“本模式”对中职生体育运动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模式”是值得推广与应用的。
关键词:分组;分层;中职体育课;教学试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55-02
一、教学试验对象、目标、内容
2016年9月—2017年1月,笔者通过随机抽取本校畜牧兽医专业2016级的2个班作为教学试验班,分为对照班和试验班。两班各有50名学生为受试者。试验班以“本模式”开展体育教学,而对照班以常规模式开展体育教学。再通过分析试验结果来研究应用“本模式”开展体育教学对中职生在运动成绩、技能等方面的影响。
二、“本模式”教学试验流程图
三、教学试验结果
1.教学试验前测试结果。试验前,按照表1所列的五个项目,分别测试了两班受试者的运动成绩,统计分析测试结果如下(见表1)。在这些项目的测试中,两班受试者的平均成绩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教学试验有效。
分析统计结果后笔者发现:教学试验前,两班受试者五个运动项目的平均测试成绩和技能都比较差。在常规教学模式下,67.7%的受试者对体育课没有兴趣。这种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中职体育课中,应用“本模式”改革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2.教学试验后测试结果。试验后,在不同教学模式下,按照表2所列的五个项目,测试两班受试者的运动成绩,统计分析测试结果如下(见表2)。
在“本模式”下,课堂氛围活跃,试验班受试者学习体育的兴趣显著增强,项目训练数量也显著增多,测试成绩显著增高。
四、讨论
目前,在一些中职学校,部分体育课教师为完成大纲统一规定的训练项目,仍然不合时宜地沿袭抑制中职生特长、兴趣健康发展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单向灌输体育知识的传统教學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计划、目标、内容、步骤、手段、方法上实行“一刀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教师在体育课中要根据中职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推行旨在培养中职生个性、特长、学习兴趣的模式,引导中职生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型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积极投身于分组分层的选学项目训练中去。每学期熟练地掌握好1—2项过硬的运动技能,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学以致用,造就健康体魄,在精神上体验到训练成功的喜悦。同时,这种体育教学模式对中职生形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终身体育观念而言,意义也是非凡的。
1.对号入座,分组分层。教师需要通过调查、评估或测试等手段,掌握中职生在学习需求、身体素质、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个性特征和适合参与的训练项目等方面可靠、有效、全面且准确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师还要根据学校体育设施的实际情况制订分组与分层的教学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教师除了可以设置一些必选必学的田径、健康教育项目之外,还可以设置一些足球、篮球、排球、网球、毽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呼拉圈、跳绳、轮滑等多个运动项目,供中职生选学。在分组分层时,体育教师可以先按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兴趣、志愿等将其分成若干个项目组。然后,教师就要根据各个项目组内中职生在运动技能上的差异性,将其编排成基础或提高层次小组。当然,基础或提高层次小组的编排是动态的,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中职生对相关项目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而随时进行调整。这样一来,体育教师就可以充分激发起各层次小组的中职生学习与训练的积极性。
2.实施分组分层教学与考核方法。一方面,分项目分层次逐级推进中职生的体育技能训练。体育教师要根据当前中职生对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需求重新编写项目训练任务书,并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训练时,对一些运动技术复杂的训练内容,教师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好各项目组中各层次中职生的训练顺序,引导中职生反复训练各个体育项目的分解动作。分解动作训练后,教师还要引导中职生将各个分解动作有机地融合起来,反复地进行连贯动作的系统训练,直至熟练掌握选学项目的全部动作要领。例如,在分层次训练踢毽球项目时,中职生在训练了压、串、打、飞、蹦、掰、雀、拐等分解动作之后,可将这些分解动作加以融合,连贯起来进行训练,学会多姿多彩的整套毽球踢法。另一方面,分项目分层次考核。实施“本模式”后,由于各项目组中各层次中职生的学习基础和训练内容差异性明显,因此教师在考核中不能简单地采用单一化的内容和标准进行考核,而是要按各项目组教学内容的差异化采用层次化的标准进行考核。此外,体育教师还要结合中职生身体素质以及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考核其成绩。在评价形式上,除了测试外,还包括学生自评、互评等评价形式。
教学试验结果证明,按照因材施教原则实施“本模式”,有利于各项目中各层次的中职生掌握好各自感兴趣项目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实效性。但是,在实施“本模式”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中职院校体育教师人手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各项目组中各层次的受试者在训练过程中往往得不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只能等候。所以,教师和学生都难以掌控分组分层训练的时间和进度。今后,在实施“本模式”时,教师要控制好分组分层训练活动的程序和节奏,指导中职生开展小组合作训练,发挥体育骨干的“传、帮、带”作用,避免出现简单、呆板的“教师讲解→学生单独练习”的“牧羊式”教学现象,引导中职生按时按计划按秩序地完成训练任务。
参考文献:
[1]栾启海.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金色年华,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