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麦”背后的土地污染

2017-07-13 07:48江寒秋
齐鲁周刊 2017年27期
关键词:棕地污染土壤

江寒秋

麦子收获了,但麦子不再安全,近日,环保组织“好空气保卫侠”发布的一份检测报告让人焦心。该报告指出,河南新乡市部分地区收获的麦子存在数倍到十几倍的镉超标。这也是“好空气保卫侠”在该区域第三年发现了“镉麦”。

“镉麦”的诞生源于土地不再洁净。2014年,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历经八年调查,共同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点位超标率为19.4%。在占中国国土2/3的630万平方公里被调查土地上,有7%的点位被测出镉超标。

镉污染频发

“镉麦”的诞生地新乡被誉为“中国电池工业之都”,也是国家新型电池及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近年来,通过严厉的环保风暴已关停了数百家“小散乱污”企业,当地电池生产已全面由高污染的镍镉电池,转变为更环保的锂电池。但是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当地电池产业的“粗放式”发展遗留了大量重金属污染问题,并通过水和大气进入土壤,其中就有镉。

近年来,我国镉污染事件爆发不断。2009年8月,湖南省浏阳市镇头镇双桥村曝出镉污染事件,509人尿检发现镉超标。调查发现此为长沙湘和化工厂非法生产所致。在浏阳市严肃查处之后,肇事单位湘和化工厂永久关闭,法人代表被刑拘,浏阳市环保局长、副局长被停职。

2013年5月,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了第一季度餐饮食品抽检结果,在18个批次的大米及米制品抽检后发现有8个批次的大米镉含量超标,比例高达44.4%。据统计,不合格大米分别来自江西、广东、湖南、广西等地。而且由于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未及时向社会公布不合格产品的品牌、生产单位及销售单位,引来公众质疑。

2016年3月6日至4月5日,宜春中安实业有限公司为了规避监管,间歇性恶意偷排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外排口水中镉浓度严重超标,导致袁河及仙女湖镉、铊、砷超标,从仙女湖取水的新余市第三水厂取水中断,部分城区停止供水。

作为重金属的镉是如何侵入到人体的?在《镉毒猛于虎》一书中,北京交通大学长期研究镉污染的学者柯屾总结了国内11个省20多个地区的镉污染健康损害研究。柯屾指出,这种污染损害以华东某镉冶炼厂附近地区以及贵州赫章地区最为典型。被匿去名字的华东地区某镉冶炼厂于1961年建成投产。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工厂前面的河流,年排放量约10万吨。1985年起,虽然该厂对废水实行闭路循环,仍造成周边水系污染。露天堆放的废渣经雨水冲刷进入河道,也加重了污染。调查发现,该冶炼厂污染区的男女人群血镉、尿镉、总镉均显著高于对照区。在尿镉、血镉超过一定浓度后,骨质疏松患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这与日本当年“痛痛病”镉中毒事件人群的调查结果一致。此外,尿镉水平与肾功能损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部分研究还表明,长期接触镉可对人心血管功能产生影响。

土地污染现状:

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

2016年,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发布了首张土壤污染风险源分布地图。“这张地图已经显示出土壤污染防治形势的严峻。”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从地图可见,东部、中部和沿江地区土壤污染风险源密集,西藏、新疆、青海等少数西部地区土壤污染风险源密度低。

其中,南方比北方更集中。珠三角、长三角、湖南东部地区,乃至浙江南部沿海和赣南地区的土壤污染源密集;土壤污染源多沿河分布,不仅沿珠江三角洲水道河网、长江中下游、黄河沿线以及钱塘江分布,还集中沿湘江以及海河与淮河部分支流;此外,部分高风险行业分布密集,比如珠三角的电镀和金属表面处理,湘江流域的有色金属开采及冶炼,河南孟州和浙南的皮革行业,河南三门峡地区的矿产行业等。

事实上,早在2014年,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历经八年调查,共同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也显示,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不容乐观。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点位超标率为19.4%。在占中国国土2/3的630万平方公里被调查土地上,有7%的点位被测出镉超标。

马军表示,造成我国土壤污染的首要原因是工矿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都可能造成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超标。

以珠三角為例,在珠江三角洲的水道河网之间,电镀、金属表面处理,印刷线路板和电池等企业密集分布,这些行业不但造成大量三废污染排放,还会产生大量含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危险废弃物,一旦不能很好地处理和处置,就可能扩散形成土壤污染。此前广东省农业部门调查中超标最严重的汞也主要来自烧碱、汞化物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污物排放。

长江三角洲也不例外,长三角的重点行业风险源集中分布在江苏省长江沿线、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以及上海市。有色金属矿藏的南方地区,土壤污染风险防控也会面临很大压力。比如,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可以看到重金属国控污染源密集分布于矿山边和县城;湖南作为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工业、矿业也较密集。

“从事化工业、矿业、冶金业的企业,主要对土壤造成锌、汞、铅、铬、砷和多环芳烃污染。”马军解释道,这些有毒有机物质不仅会使粮食受到污染,对人体的健康也产生极大威胁,严重者可能会致畸或致癌。

此外,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也是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但利用率却很低,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3%。“农药和制药行业企业中,涉及氰化物、吡啶、挥发酚等有毒有害污染物质以及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排放,对场地土壤造成污染。”马军说。

除了化工、农业导致的耕地土壤污染,在城市化进程中,“棕地”的污染矛盾也开始集中爆发。马军指出,“棕地”是那些之前因工业使用受到污染的土地,包括被废弃或仍在使用的场地。比如,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一些重污染企业从城区搬迁,其原厂址成为“棕地”。此外,废弃的加油站、垃圾处理站等场所都是“棕地”产生之源。

让人担忧的是,大量污染企业搬出城区后,遗留的“棕地”被一些地方政府、地产商视为“摇钱树”,未经“清毒”即建成经济适用房或商品房。据《人民政协报》报道,全国工业企业搬迁遗留的严重污染场地超过50万块。

“棕地”中的有毒物质渗入地下后,可通过土壤、管道等,缓慢挥发、释放有毒物质,毒性持续可达上百年。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拉夫运河小区在堆满化学废物的大垃圾场建造,导致当地56%的婴儿有生理缺陷,孕妇流产率增加了3倍。其污染物清理工作直到2004年才宣告完成,用时24年,耗资4亿多美元。

马军强调,由于产业的调整,城市开发用地日益稀缺,“棕地”再开发产生的风险,在未来将会越来越凸显。而降低风险首先必须了解土壤风险源的分布,让公众可以获取完整的“棕地”地图,参与监督“棕地”的污染清理和安全再利用。

修复的成本与机遇

关于新乡的“镉麦”,环保部土壤环境管理司司长邱启文表示,国家已启动粮食安全应急机制。

河南省农业部门已组织相关专家,实地提取疑似“涉镉”小麦和土壤样品,分别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检测结果目前尚未正式发布。反映地块的“涉镉”小麦已收割完畢后并已全部入仓储密封,安排专人看管等。

如何才能监管好土壤环境,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近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进行了审议,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望取得较大突破,并将极大地释放土壤环境监测和土壤修复等市场发展空间。

对于这部法律,公众最关注的是污染治理问题。“土十条”强调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基本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找不到污染责任主体,或污染企业无力赔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让污染企业搬迁至工业园区,且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其他政策优惠。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政绩考核的导向问题,导致实际上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把环境保护往后排。

政府的责任与市场企业的责任界定不清晰,造成了污染很多都由政府埋单。目前我国耕地修复均属于“示范工程”,由财政掏钱。2014年4月我国正式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在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开展170万亩重金属污染耕地首批修复试点,为这个我国首个大范围实施的耕地修复试点项目,中央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11.56亿元。从这一项目安排可看出,污染者并没有承担消除污染或环境修复的责任,而是由政府兜底。

“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强调了开发者产生污染和破坏要承担责任。从这一点来讲,有关部门必须让那些污染企业来为修复污染土壤工程埋单,用经济手段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才不会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这些政策或许也将带来一个庞大的市场。近几年,土壤污染修复受到了广泛重视,巨大市场吸引了众多企业。2015年,全国从事土壤修复业务的企业数量增长至900家以上,同比实现翻番。不过,来自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达30%以上。

据兴业证券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土壤修复市场的空间可达1.3万亿元,其中,耕地土壤修复市场规模约为3960亿元,城市场地修复规模约为7600亿元,油矿区治理规模约为1700亿元。光大证券则表示,2017年是政策落地到修复治理需求逐步释放的关键临界点,随着监测网络、治理标准、商业模式及监管的逐步到位,市场有望爆发。

在国家大力推行PPP项目的情况下,政府外包的土壤治理项目数量会越来越多,一些着眼土壤修复市场的企业必定会抓住这次良机,通过并购方式分享其中的利益,扩展自身规模,对专业梯队进行重构。

猜你喜欢
棕地污染土壤
灵感的土壤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棕地再开发评价指标选取研究
博览会景观中棕地再开发利用的特性
灵感的土壤
美国设“超级基金”修复“棕地”
发达国家棕地再开发经验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