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server)》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7-07-13 01:12孙婧刘进李成华江小平丁昊田晓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0期

孙婧+刘进+李成华+江小平+丁昊+田晓梅

摘要:《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server)》课程具有高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结合本学院非计算机专业选修课的课程性质,引入一系列教学方法来优化理论课堂和实验课堂的教学模式。利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由学习和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server)》;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101-02

一、引言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server)》这门课程具有很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我院非计算机专业大三学生的一门选修课。由于理论课堂和实验课堂课时的大幅度压缩,既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数据库原理的基础理论,又要在上机过程中熟练的应用理论知识完成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这对学生来说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为了提高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质量,结合本学院非计算机专业选修课的课程性质,引入一系列教学方法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增大教学应用展示内容比例、以实例驱动知识点讲解、增加学生交流渠道、增加课堂反思环节等方法优化理论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调节实验内容课时分配、增加逆向教学比例、优化实验上机考核等手段优化实验课堂教学模式。在有限的课时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

二、优化理论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理论课堂通常是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方式达到传递知识的目的。本课程理论课堂也是以教师授课为主,向学生讲解数据库原理的基本内容。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程容易入门,但是基础理论部分知识点内容较多,课后没有花时间去复习与实践,难以记住。在改革方案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主要措施有增大教学应用展示内容比例,以案例驱动知识点的讲解,增加学生的交流渠道,增加课堂反思环节。

1.增大教学应用展示的内容比例。每一门课程的第一次课,教师会概述本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以及本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发展史、应用等,让学生对这门课有一个初步且全面的认识。一门课程第一次课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非常重要,而教师在第一次课将一个崭新内容的方方面面以高度浓缩的方式展现,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听觉疲劳。在改革方案中,增大对这门课程应用展示的内容比例。例如,在实例展示中增加对以往学生实例设计的展示,将以往学生开发设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业展示给学生。一方面实例展示可以让学生对这个门课的实际应用有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以师兄师姐的案例作业展示给学生,会让学生对自己能够学好这门课更加有信心。

2.以实例驱动知识点的讲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包含的知识点众多,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将直接影響到对数据库原理的应用。在讲解每个知识点之前,以实际案例为驱动,将待讲解的知识点映射到案例设计的各个环节,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数据库系统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以具体的案例为驱动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实验实践过于流程化而乏味,同时又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实现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的完美结合,使学生对数据库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3.增加学生的交流渠道。课堂上学时有限,教师只讲授基本方法和原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外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学生遇到的难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等等,大大削减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学生自主学习的道路上,没有引导者或者答疑者帮助解决问题,他们往往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借助互联网技术成立QQ群,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或难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可以由教师成立QQ交流群,群里添加所授课程的教师和学生。每一次课结束后,教师将该次课程的PPT发到群里,以便于学生自主复习消化吸收该次课程内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做课后习题遇到的难题,都可以发至QQ群里。同时,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其他学生参与答疑,例如对第一次正确解答的学生给予平时成绩加分奖励,让学生成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导角色。

4.增加课堂反思环节。每节课给5分钟课堂做题的时间,当堂观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课后将答案发到QQ交流群里。保证每次课给予5分钟让学生做题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这一点非常重要。这5分钟,其实是一个让学生反思的过程,让听课的学生反思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5分钟的反思,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激发他们课后去学习、去探究问题的兴趣。这5分钟,也是一个让教师反思的过程,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这5分钟,还可以安排在每次课的任何时间段,特别适合安排在学生出现听觉疲劳的状况时。

三、优化实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实验课堂是给时间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对实验内容的训练,深入理解该课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本课程的实验上机训练内容包括基础性内容和综合性内容。基础性内容是对知识点采用单一突破的方式进行训练,包括创建数据库和表、表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数据库的查询、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等。综合性内容是根据案例设计需求开发一个小型数据库系统,作为实验上机的考核。在实验课堂改革方案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倡导以学生为主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1.调节实验内容课时分配。将实验课堂上基础性训练内容和综合性训练内容的课时比例做了调节,增大了综合性案例开发设计的课时比例,让学生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切实感受到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和设计过程。

2.实验课堂上增加逆向教学比例。实验课堂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在实验课堂上,会强调教师的演示作用,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以直授的方式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实例操作示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掌握的效率,这一点值得肯定。然而,换一个角度,这是否也正是在扼杀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呢?是否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增加逆向教学的比例,多给一点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与探索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条完好的实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及学生的配合。教师需要在实践课堂上总体把握该项实施的效果以及灵活做出应变。以正向教学为主的同时,增加逆向教学的比例,把握尺度,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3.优化实验上机考核。在以往的综合性内容训练环节,都是采用教师出题,创立问题情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改革方案中,综合性内容训练环节结合教师出题和学生自行出题两种方式。鼓励学生自行出题,自行选择应用场景及设计相应的功能模块。学生提交的数据库设计程序可以是学生数据库管理系统,也可以是图书馆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超市管理系统等。让学生在挑战自我的同时,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完成实验上机的考核。

四、结语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server)》课程,既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原理的基本知识,又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开发设计数据库系统。作为一门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三选修课程,针对本学院该课程的学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server)》课程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梅彦,徐英慧.基于计算思维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软件导刊,2015,14(3):194-196.

[2]孙洁,黄承宁.微信公众平台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4):11-12.

[3]张扬.实验教学中引入慕课教学方式改革的SWOT分析[J].实验室科学,2016,19(1):122-124.

[4]吴丽,肖江文.基于翻转课堂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课程教学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5(5):263-264.

[5]操凤萍,李香菊,赵勍邶,谢修娟.工程思维导向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体系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6,(1):87-89.

[6]江小平,李成华,孙婧,田晓梅.《数据库原理与应用(oracle)》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轻工科技,2016,(3):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