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交通运输局全力推进信息化资源应用。
2016年,湖州市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湖州市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战略,以提升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为目标,以构建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环境为基础,以综合交通指挥中心建设为抓手,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全力推进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内联外拓”和行业应用。全年共重点实施了13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1570万元。
整合资源,开拓创新
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机制。湖州市交通运输局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将其纳入了近年“五个交通”建设目标,并专门成立了智慧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领导有力、职责明晰、上下同心的工作机制;同时,2016年年初制定了《2016年湖州市智慧交通(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了“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四位一体的发展机制,从全局考虑智慧交通发展。
总体谋划,科学编制建设发展规划。积极借助高校资源和力量,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合作,组织开展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公路、港航、运管等行业局也编制完成了本行业的规划或者发展思路。此外,认真做好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信息化引领工程前期工作,协同中科院自动化所、浙江大学、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开展港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调研工作。
资源整合,全力建设综合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中心是2016年建设重点,相继完成了市级综合数据资源中心,公路、港航分中心的建设及运管数据分中心的升级项目,基本形成了“市综合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公路、港航、运管数据分中心+应用系统”的三级数据资源整合架构,实现了全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运载装备、经营业户、从业人员等行业要素的数据化和整合,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大数据体系进一步形成。
面向公众,积极构建智慧服务平台。打造交通服务统一平台:整合网站来信、数字城管、12328等各种热线信息,实现对来电来信问题的初步统计分析,完善服务与监管等功能。完善“湖州交通”网站群:规范信息公开方式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高网站信息更新率,创新网站服务内容。推广智能移动端的应用: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公共信息服务基础平台,承载多种信息服务。积极推广交通行业各级微信公众号,以及“港航公众用户版”、“掌上公交”等各类APP应用。
深化应用,不断提升行业精细监管能力。完善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在湖州市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中心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二期项目建设,建设指挥调度通讯平台,强化应急联动和服务。推动三县两区应急指挥分中心建设,初步实现市县指挥中心的实时连线。拓宽视频监控范围:基本实现全市所有高速公路、国省道、重要县道;主干航道、主要码头、船闸;主要车站、客运车辆;重要在建工程的可视。特别是引入了无人机对国省道实施应急巡航,基本建成“固定式路面监控、移动化单兵终端、无人机应急航摄”三位一体的路网监测预警体系。加强行业在线运行监测:完成国省道特大桥梁监测系统,以G104国道苏家庄特大型桥梁为试点,首次应用一体式事件检测分析技术实现对车辆停车、逆行、拥堵、车道行人及抛洒物等交通异常事件的分析报警;新建6个船舶监管自动核查点,开发船联网船舶智慧监管平台,进一步提升了船舶签证取消后船舶的监管水平;顺利完成了全省内河航道运行管理系统开发任务,同时完成了150公里航道电子航道图建设;建设 “二客一危”综合监管平台,并推广至县区,完善联网联控体系,加强“两个闭环”管理;完善公共交通监管系统,接入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和城乡公交基础数据,初步实现了城市、城乡公交运营状况的可视、可测。
信息化各类问题有待解决
信息化人才缺乏,意识有待提高。当前发展“互联网+”战略核心是信息技术与行业相结合,这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客观原因,信息化人才难招、难留,更不用说同时又要对交通各项业务有较好理解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部分县区,信息化发展更是相对落后。
信息化的应用研究有待加強。信息化建设大多是被动式的,可以说信息化的引领作用尚未真正发挥。通过这几年的建设,交通运输信息化基础已初步形成,如何在此基础进行应用,应当加强在软课题方面的研究,而非盲目跟风建设。
信息化建设的模式有待创新。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每年需要大量的运维资金,光靠地方财政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信息化走出去或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也是亟需探讨研究的重要问题。
将进一步提升服务、完善体系、加快建设
进一步提升数据资源中心。提升数据交换,增强数据交换监控、交换问题、数据资源监控的可视化功能;提升数据展示,使行业基础数据分析、视频监控、行业监管分析数据等静态、动态数据在各种载体上展现,便于各级人员实时、全面掌握交通行业态势,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提升数据质量,一方面按照“一数一源”原则,加强源头控制;另一方面,对现数据中心已有数据,也要逐类分析,加强数据校验和清洗。在数据整合方面,前一阶段基本完成了内部数据的整合,下一步积极外拓,计划与公安、水利、城管三个部门先行共享。
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继续完善全市国道干线公路重点路段、国省干线航道重点航段、客危码头、公共交通等监控视频,推动监控视频数字化改造升级;启动全市视频专网建设,改善视频传输效率,确保各级指挥中心优先、快速、稳定调取各类视频资源;推进数字航道建设,计划建成100公里电子航道图;推广船联网船舶电子船名牌(船舶二代身份证)船舶自动识别的应用,实现对内河航道港口设施及其他附属物的数字化、电子化管理。
进一步加快指挥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市级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中心二期项目建设,利用先进的高清监测、智能识别和信息技术手段,拓展交通行业管理空间、时间及范围,不断提升管理广度、深度和精细度;继续加大县(区)级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推进力度,完善市县两级应急指挥体系。争取2017年底,县区指挥中心全部建立。推进道路运输移动应急指挥车和移动执法服务站的建设,为应急突发事件及执法部门一线执法提供移动指挥调度、视频会议、无线通信、现场办公执法以及生活保障等功能。
进一步丰富公众服务内容。丰富公众出行服务。提供动态路况、交通基础设施、客运信息、行车导航、出行常识等服务,推进政企合作模式的综合出行信息服务共享应用,借助“互联网+”,实现出行服务信息的相互开放与共享,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丰富、更权威、更高品质的出行信息服务。助推水运转型升级。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打造集航运、港口物流、船舶交易、临港产业、行业管理和政策服务等港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时航行信息、水上物流信息服务,提升港航管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