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予玲
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迎来了伟大的转折点。谁拉开了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谁是插向国民党统治区心脏的一把尖刀?谁进行了解放军大兵团千里跃进无后方依托的创新尝试?谁以局部利益的巨大牺牲为换取全国胜利做出了伟大贡献?它就是中国革命史上可圈可点、可歌可泣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今年是刘邓大军揭开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挺进大别山70周年,我们回望这场中国革命战争转折点的千里跃进,以纪念为新中国建立而做出巨大牺牲的晋冀鲁豫野战军。
战略进攻: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毛泽东首选刘邓大军
战略进攻方向是中原南部的大别山区
古人云:得中原者得天下。位于中原地区的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如能控制大别山,则东可震撼南京、上海,西可威胁华中重镇武汉,北可逼迫郑州、洛阳,南可截断长江。
1946年6月国民党发起全面内战起,解放军经过一年的艰苦作战,粉碎了敌人全面进攻,基本上挫败了敌人重点进攻,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人民的变化。到1947年7月,人民军队歼敌112万人,国民党军的总兵力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减少到373万人,解放軍由127万人发展到195万人。从5月至7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先后做出了三支野战军采取中央突破战术,转入战略进攻的新的部署。
1947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召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习仲勋、贺龙、陈赓等人。会议确定了主力出击外线、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歼灭国民党军的战略方针,做出了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的战略部署。毛泽东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五年打倒蒋介石”的构想。小河村会议结束的当天,毛泽东即致电刘伯承、邓小平,正式确定和提出了刘邓野战军“直出大别山”“建立根据地”的决策和目标。
会议后,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构想和决策,调整了军事部署,决定陈(赓)谢(富治)集团归刘伯承、邓小平指挥,其任务是挺进豫西,策应西北野战军击破胡宗南集团,同时协助刘邓大军经略中原;陈(毅)粟(裕)大军挺进豫皖苏地区,配合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
毛泽东为什么将挺进大别山的重任首选刘邓大军
1945年冬,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解放区的主力部队,合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央任命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刘伯承、邓小平率野战军主力四个纵队南进时,人们称其为“刘邓大军”。
全面内战爆发后,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所部以大踏步的运动战,于1946年8月至1947年5月先后取得陇海、定陶、巨野、鄄城、滑县、巨金鱼、豫皖边、豫北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歼敌15万人,解放大片地区,挫败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有力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深得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青睐,被认为是挺进大别山指挥员的最佳人选。
1947年春,刘邓大军北渡黄河后,蒋介石认为已将解放军驱过黄河,在建立所谓的“黄河防线”后,再难南渡,从而敢将原用于对付刘邓大军的王敬久集团调用于山东战场。国民党这种两翼进攻、中间防御,状如哑铃的战略体系,正利于刘邓大军中间突破,一举扭转战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5月4日,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独立经略中原,并提出挺进大别山的可能。
为适应“出击中原,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需要,5月16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以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张际春、郑位三、李雪峰、刘子久、陈少敏等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
6月3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电令刘伯承、邓小平: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积极准备于6月底突破黄河,挺进中原。刘伯承、邓小平接电后,立即部署进行各项准备。
毛泽东把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起点的战略进攻称作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
南征壮举:跨黄河,过沙河,战汝河,渡淮河,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出奇制胜跨黄河
黄河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遇到的第一道天险。国民党黄河防线,从河南开封至山东东阿250公里一线,由第四绥靖区刘汝明部五十五师、六十八师共6个旅结合地方民团把守。
如何渡过黄河?刘伯承、邓小平决定采取偷渡与强渡相结合的办法,出奇制胜,并制定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作战部署。命令太行军区、冀南军区部队伪装成主力,在豫北发起攻势;同时指挥豫皖苏军区部队向开封以南地区实施佯动,以转移敌人视线,掩盖大军渡黄南下的真实目的。此外,晋冀鲁豫军区在地方党委的协助下,征集和制造了200多艘大小船只,征召2300多名青壮年组成水兵大队。军区所属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也为出征大军准备了大批粮食、担架和大小车辆。
1947年6月30日夜,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4个纵队12万余人,在山东阳谷以东张秋镇至菏泽以北临濮集间150公里的8个地段上横渡黄河。
国民党守军对刘邓大军的行动毫无察觉,许多渡船快到对岸时,才被发现,他们仓促开枪射击。于是,偷渡变成了强渡,战士们一边开枪还击,一边强行登岸,向敌人发起进攻,北岸解放军的火炮也对准敌碉堡、掩体和交通壕猛烈开火。黄河南岸的敌军很快土崩瓦解,向南逃窜。
刘邓大军兵分三路,一举突破了黄河防线,但接下来的进军就没有那么顺利了。蒋介石为堵住黄河防线的缺口,调集兵力,企图逼迫刘邓大军背水一战,乘刘邓大军集结在鲁西南休整之机,调集14万人的兵力,分别由菏泽、定陶、嘉祥、袁口等地,分进合击,企图围而歼之。
刘伯承、邓小平采取“攻其一点,吸敌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的战法,乘敌尚未靠拢之际,立即发动了鲁西南战役。从7月2日至28日,在没有后方依托,装备、弹药、粮食补给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经过连续不断的苦战,共歼敌6万余人,赢得了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首战胜利。
8月7日,刘邓大军提前结束休整,兵分左、中、右三路挥师南下,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性大进军。11日,刘邓大军跨过陇海路,向南疾进。蒋介石错误地以为刘邓大军“北渡不成而南窜”,急令在鲁西南的20个旅分两路尾追,以4个旅在平汉路侧击,以2个师又1个交警总队布防于柘城、鹿邑一带,妄图围歼刘邓大军于黄泛区。
黄河好渡,黄泛区却步履维艰。8月16日,刘邓大军进入鹿邑以南、项城以北的黄泛区。烂泥地浅则至膝,深则至脐,即使无水的地方,也是稀烂的胶泥,前脚进,后脚陷,行进十分艰难。但是,再大的艰难险阻都拦挡不住刘邓大军的前进步伐。18日上午,刘邓大军以惊人的毅力,将车马、辎重全部带出了黄泛区。
以快制胜过沙河
沙河,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以河床积沙多而得名,上游洪水暴涨暴落,河槽不稳定。蒋介石一面利用沙河出动大批空军,日夜巡逻和轰炸沙河各渡口,一面急忙从平汉线、陇海线抽兵,要把刘邓大军消灭在沙河地区。敌第十师、第二○六师、第三师沿平汉线南下,与刘邓大军齐头并进。敌人大都乘坐火车、汽车,而刘邓大军全凭两条腿和敌人赛跑,急行军、强行军、昼夜行军,赶往沙河。
刘伯承、邓小平率中路军到达沙河岸边时,敌机也跟了上来,在沙河上空盘旋扫射。豫皖苏军区二分区部队在宽达100米的河面上,用几十艘大木船架起了浮橋,部队迅速通过了沙河。辎重车辆、弹药、医药要过河时,敌机炸毁了浮桥。后卫部队一边抢修浮桥搬运辎重,一边构筑工事阻击追敌。到19日中午,中路军全部到达沙河南岸,闯过了挺进大别山途中的第二道天险。与此同时,左、右两路一纵和三纵,也在不同渡点突破沙河。
为了加快南进速度,摆脱战胜敌人的追击,部队一过沙河,刘伯承、邓小平即命令部队埋藏和忍痛炸毁一些笨重武器、车辆等,全军轻装前进,公开提出了“走到大别山就是胜利”的口号。
以勇制胜战汝河
汝河,是淮河支流洪河的重要支流,发源于河南省泌阳县五峰山。虽然汝河的凶猛程度与黄河无法相比,却成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途中最凶猛的一只拦路虎,刘邓大军付出了巨大代价。
8月19日,蒋介石电令国民党武汉行辕副主任张轸在豫南阻截、“围剿”解放军。短短几天,蒋介石即从各地调集12个整编师和2个独立旅,统归张轸指挥,电令张轸不惜一切代价阻挡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
8月23日,刘邓大军左路、右路先敌渡过了汝河,中路却遇到强敌阻拦。
当中路军到达汝河北岸时,面临的处境是前有强敌阻拦,后有追兵进逼,空中有敌机轰炸,脚下的汝河横宽五六十米,河槽深陷,河岸陡峭,水深丈余,没有船只,无法徒涉。国民党军企图利用汝河这一天然屏障,与刘邓大军主力决战,打乱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计划。
刘伯承、邓小平亲临汝河岸边六纵十八旅指挥所,召集六纵领导干部布置强渡。邓小平强调:“今天过不去汝河,我们就完不成党中央和毛主席交给的任务。我们要不惜一切牺牲,坚决打过去。”刘伯承神色严肃地对六纵领导说:“现在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从现在起,不管白天黑夜,不管敌人的飞机大炮,我们要以进攻的手段,从这里打开一条血路冲过去。”
生死关头,在滩头阵地的十八旅旅长萧永银率部直插守敌中间,杀出一条血路,强行打开前进通道,十六旅接替十八旅大、小雷岗阵地,掩护中路军渡河。24日夜,萧永银率五十二团为左翼,十八旅政委李震率五十三团为右翼,向敌军发起猛攻。
天将拂晓,十八旅硬是从国民党军八十五师的阵地上冲开了一条长10多公里、宽六七公里、铺满尸体的通道。随后,十八旅以两个团在通路两侧展开,以五十四团一营为前卫扫荡式攻击前进,旅长代替营长指挥,团长下到连,营长下到排,掩护中路军安全通过汝河。
以险制胜渡淮河
渡过汝河,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道路上只剩下最后一道天险——淮河。
8月26日,左、右两路先后渡过淮河,中路军却遇到了险情。当中路军约7个旅赶到淮河北岸时,正值雨季,河水暴涨,水流湍急,征集到的小船仅有10余只。国民党军19个旅的追兵在蒋介石的严令下紧追不舍,其先头部队已和担任中路军后卫的二纵打响,枪炮声时时可闻。如果不在27日全部渡过淮河,将背水而战,强渡汝河险情再次出现。
27日天亮后,千军万马沿着河面上标记的河段,手拉手分成四路、五路、六路蹚着过河。7时许,敌机出现在渡口两岸,向渡河大军疯狂扫射,不时有战士中弹牺牲。下午,中路军全部渡过淮河。等国民党军追击部队到达淮河北岸时,上游洪峰裹挟着泥沙滚滚而下,将他们阻隔在淮河北岸。敌八十五师师长吴绍周望着暴涨的河水哀叹道:“共产党真有命,刚刚过去水就涨了!”
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鏖战,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长驱千里,胜利抵达大别山区。
巨大牺牲:中原战场吸引敌人90个旅,12万人锐减5万余,改变了党中央在陕北的艰难处境
刘邓大军刚刚进入大别山,国民党军南追部队及原驻防大别山的部队共23个旅的兵力,就从东、西、北三面合击而来,企图趁大军立足未稳之际,寻而围歼或将其逐出大别山。
刘伯承、邓小平根据双方的态势,做出了“北线牵制、南线展开”的战略部署:以一、二纵在大别山北部的商城、罗山地区牵制尾我之敌,争取时间,掩护三、六纵向大别山南部的皖西、鄂东展开,抢占南线诸城,打开创建根据地的局面。
三次试探性战斗
一、二纵主力在执行北线战略牵制任务时,与兄弟部队密切配合,在豫东南商光地区与敌五十八师、八十五师进行了三次试探性的战斗。
商城河凤桥之战。9月4日,敌五十八师为抢占商城,分东、西两路沿固商公路向南进犯。一、二纵和六纵十六旅在商城河凤桥地区和高斛山一带,摆开东西15公里、南北七八公里的宽大战场,迎战五十八师。5日上午,五十八师进入新店时,解放军全线与敌接火,战斗异常激烈。6日,又激战一昼夜,双方反复争夺扒子山至高斛山一线阵地,各有伤亡。7日和8日,激战两天,解放军向北推进5公里,歼敌一部。晚上10时许,敌军败退至观音山地区,解放军也撤出战斗。
商城钟铺之战。河凤桥之战后,为了继续吸引敌人北上,刘邓野战军总部集中一、二、三纵队主力和六纵十六旅,在商城附近,仍以歼敌五十八师为目标,打响了钟铺之战。9月18日,敌五十八师新十旅二十九团由商城出发到钟铺一带设防,妄图依托钟铺要塞,阻止解放军再取商城。当日,一、二纵主力于午夜间完成合围。19日拂晓,发起进攻,激战一天,歼敌一部,并粉碎敌两次向东突围的企图。20日,一、二纵主力连续从西南、西北两面向钟铺外围敌阵地猛攻,以四十六团由东向西直捣钟铺。战至下午,敌伤亡惨重,五十八师二十九团2000余人被全歼。
光山以南斛山寨之战。敌五十八师连续两次遭到重创,于9月下旬由商城退往潢川,一纵二十旅在商潢潘店地区与敌激战一夜。后因敌八十五师快速增援,一纵二十旅撤出战斗。刘邓野战军总部决定集中一、二纵队主力和六纵十六旅,打击敌八十五师。9月25日,刘伯承、邓小平在光山凉亭的邱王湾指挥部队发起了斛山寨战斗。解放军利用夜幕掩护,迅速抢占有利地形,以一纵二十旅在斛山寨北侧阻敌,诱敌进入野战军预伏地区。26日,敌八十五师在数十架飞机和猛烈的地面炮火掩护下,向斛山寨阵地发起猛攻。解放军占据有利地势,居高临下,敌人的数次进攻,均被击退。然后,解放军以斛山制高点为依托,从正面吸引敌人主力,从东、西两路对敌实施包抄。战斗紧张时,刘伯承亲临前沿指挥作战。战斗至下午5时许,两侧迂回部队渐已形成对敌包围之势,正面部队在四五里长的战线上,同时向敌发起冲锋。敌人全线崩溃,遭重大伤亡后突围西窜。因其他参战部队未能按时堵死包围圈的西北缺口,仅歼敌1000余人。
三次作战,部队迅速适应了从平原到山地、水网地区的作战环境,战斗技能大大提高,为打大仗奠定了基础。
张家店歼灭战
敌人大部兵力被解放军成功拖到大别山以北,山南地区仅留八十八师和四十六师各一部守备。刘伯承、邓小平决定抓住敌人部署上的弱势,运用适时分遣与集中的作战原则,避实就虚,以一、二纵各一部在潢商光地区伪装主力迷惑敌人,主力则分为东、西两路,向山南实施机动作战,寻机歼灭敌八十八师守备部队。
10月7日,敌八十八师师部及六十二旅向张家店地区进犯。张家店是一个有200多户居民的小镇,居于六安东南30多公里处。镇子周围为稻田和水网,远处土丘岗岭环绕,地形利守不利攻。
7日中午,敌八十八师师部及六十二旅由南官亭进到山王河以东地区,遭三纵九旅阻击,敌人发觉解放军作战意图,于8日拂晓掉头北窜,傍晚逃到张家店。三纵将敌团团围住。
9日拂晓,被围困在张家店的敌人分两路突围,均被击退,敌增援部队也被阻挡在25里以外的中店一带。9日下午,三纵主力到达张家店附近,当即决定,九旅从西、南两面担任主攻,七旅从北、八旅从东对张家店实施围攻。
黄昏时分,三纵经过一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扫清了敌外围据点,逼近前沿阵地。晚10时,总攻开始。纵队首先攻占敌八十八师前指司令部。敌八十八师副师长张世光见大势已去,慌忙带领10余名亲信抢先逃窜。敌军群龙无首,陷入一片混乱。10日凌晨4时,战斗胜利结束,毙伤敌900多人,俘敌少将旅长唐家楫以下官兵4700多人。解放军伤亡350余人。
张家店战役,刘邓大军一举歼灭敌八十八师师部及六十二旅全部,取得了挺进大别山以来“我军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第一次消灭敌人一个正规旅以上兵力的重大胜利”。
高山铺大捷
张家店歼灭战之后,刘邓野战军总部抓住战机,又做出进一步分遣部署:用半个月时间,将部队分散于长江沿岸,解决粮食和冬衣问题,然后集中全力,寻机歼敌。各纵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扫荡沿途分散孤立之敌,攻克舒城、桐城、英山、广济、黄梅、望江等城镇,占据长江沿岸江防重镇武穴和华阳,控制长江北岸达150余公里,威震大江南北。
坐镇庐山的蒋介石以为刘邓部队要渡江南进,急令整编四十师(欠1个团)及整编五十二师八十二旅经团风、浠水向广济疾进,企图将解放军歼灭于江边。
整编四十师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全美式装备,战斗力较强,尤以“擅长攻击”著称,师长李振清还因此得了一个“李铁头”的绰号。该敌从陇海线一路跟踪南下,以为刘邓大军作战频繁,消耗得不到补充,主力又分散在长江北岸150公里的狭长地带,不可能对他构成威胁,因此拼命追截,孤军冒进。
刘伯承、邓小平抓住整编四十师及八十二旅孤军冒进的有利战机,决定集中一、二、三、六纵主力和中原独立旅共10个旅的兵力,在地势险要的高山铺一带设伏,诱敌深入,全歼该敌。
10月26日、27日,战役进行了两天。此役,刘邓大军以伤亡900余人的代价,共歼灭国民党军1个师部、3个旅部、5个整团,毙伤俘敌副师长以下12660人。
远在陕北的毛泽东听到捷报后,高兴地对周恩来说:“高山铺大捷的意义不仅在于消灭了一万多敌人,也不仅仅因为这仗打得漂亮,它的全部意義在于我军已经能够在大别山进行大兵团作战,刘邓已经在那里站住了脚。”
实施战略再展开
短短两个月,刘邓大军共计歼敌3万余人,并消灭大量土顽。至10月末,先后解放了23座县城。虽几经易手,但仍有经扶、立煌、潜山、太湖等10座县城及其他各县广大乡村为刘邓大军所控制。
此外,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配合作战,也取得重大战果。四个月歼敌19.5万余人,解放县城近百座,创建了长江、淮河、汉水之间的新的中原解放区,把南线敌军总兵力160多个旅中的90个旅,调动和吸引到中原战场,取得了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
1947年12月,鉴于围攻大别山之敌占绝对优势,而大别山中心区山高路险,不便于大兵团机动作战,刘伯承、邓小平将野战军分为前、后两个指挥所,实施战略再展开。刘伯承率领后方指挥所和一纵北渡淮河,向淮西地区展开;邓小平率领前方指挥所留在大别山指挥二、三、六纵和地方武装与敌继续作战。
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7个月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1947年8月挺进大别山,晋冀鲁豫野战军出征实力统计如下:一纵32357人,二纵31000人,三纵26468人,六纵26322人,野战军直属队6370人,总计南下122517人。1948年2月末,刘邓大军主力撤出大别山区,留下一批军区部队和地方武装在内线坚持斗争。当时野战军的实力:一纵15363人,二纵11627人,三纵15384人,六纵14280人,野战军直属队3000人,共计59654人。加上留在大别山的部队不足7万人。
百般磨难:充分发动群众,打破敌人的军事围攻,重建大别山根据地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前,毛泽东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付出了代价站不住脚,转回来;二是付出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周围打游击;三是付出了代价站稳了脚。第三种是最佳结果,刘邓大军历经艰辛实现了这一结果。
创建大别山根据地并没有当初想象得那么顺利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下决心在大别山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其中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大别山是老革命根据地,有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刘邓大军的底子是一二九师,而一二九师的底子则是从大别山起家的红四方面军,刘邓大军中的许多指挥员都是大别山人,对大别山有特殊的感情,适合在此建立根据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宣布挺进大别山后,许多当年从大别山出来的老红军眉飞色舞:“到了大别山就等于到了家,这里是老根据地,到了那里群众都会欢迎我们。”家乡在北方的战士一听也很高兴,觉得大别山有群众基础,到了那里就像鱼儿到了水里一样,打起仗来也顺手。但到了大别山,百姓箪食壶浆、迎接义师的场面并没有出现。相反,更多的是疑惑、惶恐和不安的目光。
大别山地区的确是老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和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先后在这里建立过根据地,但中共先后进行了四次转移,每次撤走后,国民党军都卷土重来,对根据地群众进行残酷的反攻倒算,实行骇人听闻的白色恐怖,对土改积极分子和革命军人家属进行疯狂的屠杀,革命力量几乎被消灭殆尽,一般老百姓也被国民党杀怕了。刘邓大军初到大别山时,老百姓一见就跑,并且是整村整村往山里跑。部队行军打仗,别说靠老百姓支前抬担架,就连找个向导都非常困难。
此外,为了防止革命势力再起,国民党在此建立了牢固的统治基础,实行保甲联防、“五家连坐”,还有各级民团组织。他们不但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还熟悉解放军的游击战术,比起国民党正规军来危害更大。再则,国民党桂系军队在此长期驻扎,经营20多年,上至师长团长,下到连长排长,甚至老兵们娶的都是当地媳妇,统治基础深厚。
刘邓大军本身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自离开解放区千里南征以来,部队从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从北方平原转到南方山区,在新区立足未稳,又得不到老区的接济,弹药紧张,粮食短缺,医药匮乏,服装破烂。尤其是初到大别山区,敌情严重,作战频繁,部队得不到休整,伤员得不到安置。北方战士吃不惯大米,走不惯山道,不擅长山地作战,在敌大軍压境的情况下,部分人对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战略意义和艰苦性认识不足,产生了右倾情绪,对在大别山能否站稳脚跟产生怀疑,直接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
因此,发动群众,打破敌人军事围攻,重建大别山根据地极其困难。
邓小平:“大量歼灭敌人和充分发动群众”
要站稳脚跟,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关键有两条:一是打破敌人的军事围攻;二是开展土地革命,取得广大群众的拥戴。用邓小平的话说,即“大量歼灭敌人和充分发动群众”。
刘伯承、邓小平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策略,为中共开辟敌占区的根据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政权建设方面,建立两面政权。对游击区的敌乡保政权改变过去一脚踢开或全部摧毁的做法,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或打或拉的策略,以逐步建立两面政权或两重政权,让其为我办事。后来,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统战工作,通过两面政权给敌县乡“自卫队”官员和逃亡地主寄送统战信件,向他们讲明人民必胜的趋势和中共“既往不咎,立功受赏”的政策,动摇瓦解其军心士气。此外,开展对开明绅士和国民党内有识之士的争取工作,注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结成反蒋统一战线。
新区土改政策方面,由土地改革变为“减租减息”。大别山根据地土改初期,曾有不少地方提出“一手拿枪,一手分田,打到哪里,分到哪里”和“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走一处点一处”等过激口号,造成不良后果。邓小平察觉后,及时制止了这种“左”倾错误,提出要区分巩固区和游击区两种办法,在巩固区进行土改,在游击区进行“减租减息”。
执行铁的纪律
要想让数万军队在大别山扎下根来,面临着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全军的吃饭问题。刘伯承、邓小平向中央请示后,决定向大别山老乡借粮借款。
大别山老乡本来就穷,解放军要征粮,国民党军23个旅在大别山也要吃饭。就那么一点粮食,国共双方的军队拉来拉去,都得靠他们供应,大别山的老乡们受不了。
打土豪也不容易。大别山的地主土豪,和平原上的地主不一样,平原上土地肥沃,人口集中,一个大地主甚至拥有10多里范围的土地,整个村庄的农民都是他的佃户。但大别山的村庄很零散,一个村庄甚至只有两三户人家。这些村庄中的土豪“油水”很少,和贫农也没有太大区别。
严酷的现实让一些指战员产生了想法,觉得大别山根本就不像个老根据地,北方指战员出现强烈的思乡情绪和对现实的失望情绪,个别部队战斗意志衰退,出现了一些违纪行为。
1947年9月2日,刘伯承、邓小平在新县小姜湾召开整顿纪律大会。刘伯承痛心疾首地说:“部队纪律这么坏,如不迅速纠正,我们肯定站不住脚!”邓小平严肃地批评道:“部队纪律这样坏,是我们政治危机的开始,这是给自己挖坟墓!”会上,宣布了三条铁律:枪打老百姓者枪毙,抢拿民财者枪毙,强奸妇女者枪毙!会议还规定,各个部队不准强迫老百姓当向导,不准向老百姓要东西,不准打骂群众!9月27日,又在光山白雀园附近召开王大湾会议,进一步解决增强部队斗志、克服右倾情绪、整饬纪律等重大问题。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严格执行铁的纪律,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克服了千难万苦,将我党我军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总结的根据地工作经验与大别山根据地建设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根据地建设模式,最终重建了大别山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