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腾麒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
易腾麒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我国大学生走向社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关要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总结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长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意见,希望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研究与探索 实践模式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生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一直是高校与机构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辅助大学生创业也成为高等院校一项新的责任与义务,这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大学生个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形势发展背景下高等院校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其教学目的在于全面培养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的技能、思维与意识,总结长期以来所积累下来的教育经验,形成一项长期有效、切实可行的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等院校机构以及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十分严格的教学要求,并且将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理念高度。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只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之一,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同时也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是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1.教育模式匮乏。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机构教学体系中的定位仍然不够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之间的融合度不够理想,这方面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往往局限于选修课、校内讲座等第二课堂模式,而在必修课中体现得相对较少:第二,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所投入的师资力度相对不足,相关教学工作的落实通常仅仅有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专业性不够充分:第三,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方式上长期局限于商业模式大赛以及创业大赛等,实践形式单一并且离现实需求有着比较大的距离。
2.课程设置从缺陷。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多数高校教育机构中长期存在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零散等方面的问题。创业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普遍缺乏渗透性,没有从实践课程的角度来体现基础课程。另外,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在教材资料方面缺乏统一性,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创业教育所制定的教学内容普遍针对大四学生,没有体现出梯度式设计的教学内容特点。
3.师资力量方面存在缺陷。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大学教育机构普遍巩固了自身的师资力量,但是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相关的专业人才较少,师资力量的不足已经成为限制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在教育工作实践中,由于教学人员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创业理论培训,与创业有关的实践经验也无法有效的传递给学生。部分大学受限于比较窄的师资范围,不得不院外聘请杰出校友、企业高管等成功人士以讲座的形式普及创业知识。但是在具体的指导工作中,虽然企业家们具有比较丰富的创业经验,但是在教学能力上存在先天性的不足,教学效果不够显著。
1.开创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首先,高校教育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大师资力量方面的投入,在必修课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采取学分制,明确对于创新创业教学工作所提出的要求。其次,将基础性学科与专业性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经验的传授方面,高等院校可以与该领域的权威人才展开合作。建立“大学-政府-企业”生态模式,以政府为中心,形成产学结合的教育体系,充分利用政府与企业资源,弥补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长期存在的不足。
2.开发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在生态模式的环境下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实践与学生创业需求之间的融合,以立体化、多层次的思维设置课程体系。首先,高校要明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作核心要求,强化学生们的创业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在理论层面,首先要开设基础性课程,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创业环境的现状、政府对于创业活动的政策、创业人员素质要求、危机处理等内容。同时也要设置专业课程,深入分析典型的创业案例,带领学生以研究的方式对新形势下的创业方法进行思考与讨论,最终形成学生自身对于创业活动的见解。在实践层面,开设企业管理、企业融资等方面的经营类课程,对基础和专业型的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丰富与扩展。
3.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专业的师资力量,任课教师要积极开展行业创新实践、案例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结合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和一般思维,重点提高学生们的基础理论掌握水平,在理论的基础上丰富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投入实践,让大学生在以后的创业活动中少走弯路。
4.科学评估教学质量。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是推动该学科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涉及到企业管理、产品营销以及创业机会选择等方面的内容。在任课教师工作成绩的评估方面,则需要采取有别于传统教师评估思路的评估方法,将教师的教学水平尽量客观的体现出来。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事业改革的关键阶段,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下,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工作一种新的思路与渠道。因此,高校教育机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提高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学生们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卢棉,梁寻杰,李舒婷,莫恭晓,黄锁义.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12(02):1-3.
[2]闫文佳,周嘉颖.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研究——以创新创业意向为中介变量[J].中国培训,2015,05(11):1-3.
[3]姜启跃.以创业带就业视角下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J].现代交际,2012,06(0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