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圣楠 中国建设银行业务处理中心
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问题及策略
吴圣楠 中国建设银行业务处理中心
一带一路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主要是为了加强我国和沿线国家之间各方面的合作。最为众多合作领域当中的一部分,金融合作有利于我国金融的全面深化改革,打造更好的国际形象。但是当前我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之间在金融方面的合作当前仍然有不少问题,本文主要目的是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切实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实际金融合作奠定基础。
丝绸之路经济带 金融合作 问题 策略
一带一路是未来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个“大朋友圈”中的各个国家也因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各个领域之间的合作都不断加深。金融跨境合作则会出现新的交易方式和主体,人民币也会朝着区域化的方向发展[1]。所以必须要对当前金融合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充分推动我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进程。
我国当今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变得紧密,俄罗斯又将未来的发展重点转移到了亚洲。美国更是提出了新丝绸之路计划,一方面为了限制中国对中亚、东南亚的地缘经济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抑制俄罗斯在亚洲的势力。同时这也可能会使上海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受到影响,强化美国在亚洲地区的主导权。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遍布亚欧大陆,文化、民族和宗教信仰的影响都会导致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立场存在不同。政治方面的问题必然会对沿线国家金融合作产生不良影响。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包含了欧亚经济共同体、欧盟、上海合作组织和中亚五国等。上海合作组织金融方面的合作不高,中亚五国金融合作中对于金融机构的依赖程度过高,一般采用行政手段来促进合作,但普遍存在金融监管不到位现象。欧盟各国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金融合作上更是高度统一,这也为加深各个成员国之间更深层次的金融合作奠定基础。这些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不仅相互交叉,而且还有圈中套圈的关系。另外,不同经济合作组织之间的合作机制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尽管我国的经济在近几年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一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高[2]。比如丝绸之路沿线的几个省份中,只有陕西省的人均GDP比全国水平更高。
结合近几年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情况来看,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明显要比金融合作更强,比如以上合组织为例,中国早在2013年时就已经成为了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的第一贸易伙伴。在2008年世界各国经济都遭遇不同程度的危机,所以2009年的贸易额也出现一定下降。但是在2010年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增加。随着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进程的加快,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不断加深,但是却缺少一个统一的金融平台来为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和金融合作提供服务,所以这就导致了金融方面虽然有所发展,但是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
各个国家在经济合作当中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尤其是在国际性的区域合作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金融合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各个国家之间的高层领导人进行沟通,然后建立起一个政治互信平台,实现金融合作。以上合组织为例,虽然无法完全覆盖,但是其效果就比较明显。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不能一味的躲避,而是要积极的进行协商和沟通,采取多边化政策进行解决。比如在亚欧论坛上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相关问题当作常设性问题,通过论题的开设和探讨,这样也为更多国家金融业的精英人士提供更多交流机会。也为沿线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各个国家都具有自己典型的特点,比如我国和欧洲国家缺少自然资源,而中东国家自然资源丰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连接了这些国家,让不同国家之间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这种资源优势互补也为各个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提供了契机。可以以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中心,建立起完善的金融制度和技术平台,更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3]。金融合作平台可以以我国的西安市为基础进行构建,吸引沿线国家的金融机构参与到整个平台的构建中,同时也要完善西安市金融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立互联网金融合作资金,用于支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过程中的中小企业融资,不仅可以满足我国的资源需求,而且还可以促进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
政策性金融平台顾名思义就是借助国家的政策来开展具体的金融服务的,但是这种性质的金融平台无法充分发挥市场所具备的调节功能。所以在改善当前沿线国家金融合作的现状时更需要建立起专门的跨国银行,以此来提供更完善的服务。跨国商业银行可以让各个国家的商业银行进行入股参与,实现法人治理和全面风险控制管理。各个国家可以在金融产品、理念和服务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使服务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这个跨国商业银行可以设置在西安市,并在沿线国家设立相应的分行,用来满足沿线国家的实际需求。
一带一路战略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未来区域合作的重要战略。本文主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为实际金融合作提供理论支持。
[1]冯维江.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当代亚太,2014,(06):73-98+157-158.
[2]于会录,董锁成,李宇,李泽红,石广义,黄永斌,王喆,李飞.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格局与合作开发模式研究[J].资源科学,2014,36(12):2468-2475.
[3]王之泰.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的升华[J].中国流通经济,2014,28(05):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