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资深出版人周浩正所著的《如何提高编辑力》一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论及编辑工作中容易被人忽略的基础性问题,着重探讨出版人的创新角色和经营能力,从历史的高度对数字出版产业的未来和趋势进行预测与展望,重在启发数字时代出版人的互联网思维,被誉为“编辑出版成功之道的全球通识”“资深编辑持续修炼的高阶教程”,对当今数字出版从业人员编辑力的提升和工作方法的改进不无裨益。
【关 键 词】出版人;互联网思维;编辑力;创新
【作者单位】刘妤,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移动客户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数字化的阅读方式。2017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养成全民阅读习惯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1]。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要求公共图书馆大力加强服务功能和数字资源建设,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2]。从出版行业来看,这实际上是在呼吁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走融合发展之路。一方面,传统出版单纯的文字、图片形式已经逐渐转变为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支撑的数字模式,数字时代的编辑已不能单纯满足于文字或图片魅力的展示,而要人性化、个性化地体现多媒体的便利;另一方面,数字出版正在学习和借鉴传统出版的一个优势,即培养大批具有敏锐编辑思维和高超采编技巧的编辑出版人才,从容应对大规模的采编和营销活动。在数字时代,数字出版产业能否实现健康、快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出版人员的编辑力。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讨实践性较强、具有指导意义的提升编辑力的方法与策略,以培养数字出版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资深出版人周浩正所著的《如何提高编辑力》一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论及编辑实践中常常被人忽略的基础性问题,着重探讨出版人的创新角色和经营能力,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重在启发数字时代出版人的互联网思维,被誉为“编辑出版成功之道的全球通识”“资深编辑持续修炼的高阶教程”,对当今数字出版从业人员编辑力的提升和工作方法的改进不无裨益。
一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持续关注数字出版从业人员编辑力的问题。日本学者鹫尾贤也所著的《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结合自身经验,从书籍的创意构想、沟通作者的手段、催稿的方式、目录的编法、小标题的拟定、营销的技巧等方面,阐述了一名好编辑需要具备的种种才能。吴波主编的《编辑是一门正在消逝的艺术》(金城出版社,2013),汇编29位出版大家的工作经验,从编辑生涯、职业规范、作者交往、选题策划和出版业的出路等角度层层切入,追问编辑存在的作用与意义,立足于编辑力,探讨编辑这一职业的现状和未来。李鲆所著的《编辑是一门正在创新的艺术》(世界图书上海出版公司,2013),选入数十位优秀出版人、媒体人对编辑实践的看法和观点,重点从选题策划、书名制作、作者培养、封面设计、营销推广、版权运营、盈利模式等方面阐述了编辑能力的培养问题。上述著作都是作者在多年实际工作中提升编辑力的经验之谈,对编辑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是抚慰他们困惑、疲惫心灵的良药。周浩正所著的《如何提高编辑力》一书,从产品到营销进行了全面构想和全程沟通,既展示了作者在编辑实践中凭借开发“无人地带”的创新意识另辟的条条蹊径,又提出了全局观念下提高编辑力的种种独到见解,对读者来说具有与众不同的吸引力。
该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理论的形成和解说都紧密结合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既是理论自身科学性的内在要求,又是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者在时报出版公司任职8个月。在此期间,他策划了南宫博历史小说集,还筹划了3个虽然没有完成却念兹在兹的出版项目,即改变历史发展的文献汇编、策论研究和大决策等。在远流出版公司,作者看到日本作家偏好以历史人物来写小说,便在心里萌生出以日本的历史人物为经纬来编写一套日本小说史的想法,以取代传统的日本正史,让中国人快速地了解日本。这个出版计划堪称雄心壮志,因为它的完成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甚至需要耗费10年以上的时间。计划实施之初,其表现相当不俗。在预约日本历史小说名家山冈庄八的《德川家康》后,才短短一个多月,就爆出10000多套的预购量,凝聚起一个喜读日本历史小说的社会群体,引发了一股新的阅读风潮,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作者根据这类实践,总结出一条经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要善于走偏锋,甚至不惜与主流的出版方向背道而驰,如“‘实用历史概念作为凝结剂,去黏合‘性相近的作品,以远流独有的营销手法,开辟出一块新天地”[3]。理论联系实际,“从理论维度看,是为了验证理论,创新与发展理论;从实践维度看,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动地改造世界”[4]。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理论具有生机和活力,才能让实践获得动力和方向。作者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坚守,不仅能使他突破年龄的阻碍,及时理解和适应编辑环境的新变化,创造不凡的出版业绩,也使该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
该书文字生动亲切,风格清新自然,融激情与理性于一体。作者在深入分析无纸化出版的便利后,大声疾呼:“‘线上出版时代来了!”作者既用夸张的语气描述了数字出版的种种优势:“天啊!……可即時搜寻、眉批贮存、心得汇整等等一应俱全。”又设置亲切的反问引导读者做身临其境的思考:“亲爱的朋友,那将是一个怎样的情景?”更用平实的语言指出了出版业的发展趋势:“若再加上环保因素,纸价高涨,垫高了所有成本,纸本书成了奢华象征,那时候‘低价甚或‘免费的阅读器,将水到渠成地取代纸张。”[3]该书还用富有诗意的文字刻画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之路:“纸本书不死,只是逐渐凋零。出版新契机,隐身何处?答案,飘荡在每位读友心中。”[3]这使作者的观点在读者的心中不言自明。该书善于通过冷静的思维和理性的结论解开出版人在工作中的迷惑,如“危机常发生在横向移植成为惯性依赖时……迅即失去竞争力与市场,这便是跟随者的宿命”[3]。一本好书,能够为读者打开一扇窗、一扇门。出版人阅读该书,如同和智者长时间促膝谈心,会使自己在以后的编辑工作中获得不少启发。
该书以不同形式融入了作者自己的大量研究报告和企划案,给人以思索和借鉴。商场如战场,作者通过对古代兵法的理解悟出了出版企划的成功之道。该书在回顾作者的出版生涯时,叙述了一件枫城往事。20世纪70年代后期,枫城书局虽在当地小有名气,但其声誉主要建立在教材和教辅资料的供应上,在以店销图书为主的出版圈仍属生手。作者加入枫城之后,根据客观形势苦苦思考一个根本问题:“我们该出版什么书?”最后决定运用“避其实,击其虚”的兵法至理,以非主流的文史哲图书为主轴,使该公司出版主流市场轻忽的书籍,寻找市场的突破点。一方面,从翻译短、小、轻、薄的西方名人名作入手;另一方面,锁定当地作家,打造地区明星。结果“引起极大回响,佳评不断,口碑迅速扩散”[3]。柏杨曾言:“中国有史以来……共有83个王朝,出场过560个帝王。”作者据此策划了商用25史出版项目,计划把每一个朝代视作一家上市公司,把每一位皇帝视作公司的董事长,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评估他们的经营能力,最后做成总数为25本的系列套书。陈文德写出第一本《秦公司兴亡史》后,轰动书市[3]。这类研究报告和企划案,在该书中不胜枚举,既启发出版人去改变熟悉类型的内容,开辟新天地,又指引他们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去开拓创新。
三
该书总结了作者丰富的书刊编辑经验,论及编辑工作中容易被人忽略的基础性问题。作者认为,成功创办一本杂志的秘诀是“橱窗效应”+“型录营销”+“渠道”。在这里,橱窗效应就是充分发挥广告在商品交易中的优势作用;型录营销是指运用目录、编目、样册等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商业服务品目作为传播信息载体,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向目标市场成员发布,从而获得对方直接反应的营销行为。作者借此说明,对于出版人来说,设定出版目标十分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找到新的、与别人不同的路径。该书最大的价值不在于手把手地教会某个人怎样做一名编辑,而在于引导一名互联网时代的出版人进行正确的思考。一名出版人最大的竞争力,就是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自省和反思的能力,即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敢于找问题,善于想办法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者的这个意图相当明显。
该书讲述商家在产业形态创新和运作方面的实战经历,着重探讨出版人的创新角色。1998年9月,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共同创建了被公认为全球最大搜索引擎的谷歌公司。他们二人洞悉互联网兴起之后的巨大商机,比其他人更早地知道,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传统的游戏规则已走到了极致,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改变了。他们以当时极少有人关注的“搜索引擎”作为切入点,用免费的模式,快速形成使用者规模,扩大影响力。作者认为,谷歌公司的成功经验对于出版人的启示主要包括:建立“网络本位”的观念,事事以网络作为出发点;出版人不再是传统出版中“做书的人”,而是数字出版产业的经营者,需要了解“我是谁”,重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不断演化的新科技创造了新能力,新能力带来了新机会,出版人必须将“演化”的观念植入自己的思维之中;互联网使每一个体的生命都得到尊重,使每一个体的意见都得到发表,出版人不能无视个体的崛起,而要开展人性化、个性化的工作;善于使用互联网中“巨型社群”的能量;变身Google,做行业的领头羊。显然,在信息化时代,无论是图书、杂志的出版人,还是整个文化创意领域的媒体人,该书的这种互联网思维都值得研究和学习。
四
该书着重探讨出版人经营能力的提升。作者认为,追求差异化的策略力是出版人的一把万能钥匙。这种能力要求出版人制定一个有效的竞争策略,限制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能什么读者都想抓住,什么书刊都想出版;在出版过程中既要有所抛弃,又要有所保存。众所周知,编辑策略就是出版人采取的竞争方法。作者主张出版人追求差异化的策略力,旨在说明:出版人要制定正确的竞争策略,就必须关注整个出版行业;正确的竞争策略会使出版企业形成自己的特色,创造出独特的价值,进而形成竞争优势。作者指出,为作家服务,是出版人的天职;为读者服务,更是编辑人的宿命;服务上的一点点错误,往往会导致全局的失败;服务力是决定出版人能否成功的第一道门槛。在当代,“强化服务意识对于推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高作者、读者的满意度和刊物的竞争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5]。该书的这一观点值得广大出版人学习和借鉴。该书在探讨出版人经营能力的问题时,从学习力、理念力、设计力到凝聚力、整合力、策略力,再到服务力和知产力,都列举了很多例子,都是作者实打实的经验。这种例证不论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不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都相当具有说服力,让读者心悦诚服。
该书从历史的高度对数字出版产业的未来和趋势进行预测与展望。“优质内容固然有其重要的一面,但内容是否能够方便地被读者获取,传播方式是否符合数字化时代读者的习惯,正变得比内容本身更为重要。”[3]作者十分欣赏这句话,认为它大胆地挑战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既有观念,那把解开“新系统架构”,建立“新盈利模式”秘密的钥匙可能就暗藏其中。作者对此虽无法肯定,但他准备接受任何超越现成经验的答案。作者明白无误地阐释了自己的出版理念:身处一个知识型社会的当代,今天的尖端知识到了明天就可能变成了常识,所以出版人需要不断地创新。该书提出“明天过后,编辑干啥”的问题,探讨编辑职业的未来,并指出面对数字出版业的飞速发展,编辑应该继续做编辑的事;应该朝“作家经纪人”转型;应该成为制作人、各种资源的组织者和整合者;应该成为跨领域的创意人。该书是一个资深出版人以信函的形式娓娓道来的心得体会。阅读該书,除可读到作者编辑工作的深刻领悟,还可读到他对编辑职业的热爱与激情,以及他对青年编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关爱之情。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 李克强:一个国家养成全民阅读习惯非常重要[EB/OL]. http://www. gov. cn/premier/2017-04/22/content_5188228. htm
[2]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N]. 人民日报,2017-04-20.
[3]周浩正. 如何提高编辑力[M]. 北京:金城出版社,2015.
[4]李永胜. 论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5]卢妙清,禤展图. 核心期刊编辑更应强化服务意识[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