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磊+张静
摘要:针对当前计算机类专业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中双语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分析相关背景、需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进一步推进与强化计算机类专业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双语教学,并结合实践成果和经验给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学;计算机类专业;程序设计
DOIDOI:10.11907/rjdk.171088
中图分类号:G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06-0220-02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1]。而具有突出的专业文化素质与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则是拥有全球化竞争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的两大要素。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各专业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
在经济与科技竞争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潮流的影响下,教育部于2001年8月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信息技术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2]。有学者[3]指出,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1 现状及问题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必修的系列专业核心课程,按照开课的先后顺序,一般包括《C/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等课程。由于该类课程在计算机类专业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多年来相关的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等内容受到国内各高校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
1.1 教学现状
我国许多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已开展了双语教学,部分高水平大学已将双语教学作为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然而,目前全中文的教学方式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相对而言,985和部分211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比例要超过普通地方院校。与国际主流趋势相比,我国计算机类专业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双语教学仍然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存在。这种现状并不利于面向全球化和国际化竞争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
1.2 主要问题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计算机类专业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较之以往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受教学体制、教育观念、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影响,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总结起来可归纳为如下几类:
(1)投入较大而产出较小,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与全中文环境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學相比,双语教学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英文讲授、课件制作、教材教辅资料编写等环节,教师需要投入的工作量至少数倍于中文教学。在当前高校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和职称评定机制的压力下,教师需将工作中的相当一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科研当中,而双语教学工作相关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办法又不足以吸引教师,从而导致大部分教师对待双语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
(2)部分学生对于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抵触心态。由于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来自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尤其是在英语运用的听、说两个环节存在较大问题,而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听懂教师的讲授并可以采用英语提问,这给教师和学生的双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困难。经过若干次课堂双语教学以后,部分听不懂且说不出的学生自然而然会对双语教学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从而导致教师取得的教学效果尚不如完全采用中文进行教学的方式。
(3)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不连续性。计算机类专业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包含多门课程,从而要求具有稳定的师资队伍。然而,受教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人员变动等方面的影响,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缺乏稳定的师资队伍,同时具备英语授课能力和程序设计语言讲授能力的教师人数较少,从而导致一些课程在某些年级某些专业开设了双语教学,而在另一些年级和专业又没有开设双语教学的情况。这种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连续性,往往会对双语教学工作的持续开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2 对策与建议
如上文所述,计算机类专业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并采用有计划、系统化的方式,对提高学生的整体学识和语言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双语教学是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手段,是技术发展与行业准入的客观要求。因此,在计算机类专业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工作,刻不容缓。考虑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结合实践经验和成果,建议采用以下策略加以解决。
2.1 分班教学、因材施教、各取所需
由于客观上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存在差异,采用统一的双语教学显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类教学[5]。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和需求分析后(见表1),提出分班教学、因材施教、各取所需的策略。
通过分班教学,采用三级阶梯型教学。A类型班级的课程讲授、实验环节和考核过程采用全英文教学模式,主要面向英语基础较好或具有强烈需求的学生。B类型班级主要针对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采用部分内容英语授课、部分内容中文授课的混合模式,其实验和考核过程环节具体采用哪种语言,可由任课教师根据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而定。C类型班级针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完全采用中文进行教学。区别于传统的分班教学模式,这里的分班教学,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申请,升入或降入不同等级的班级,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建议学生升入或降入不同等级的班级。这种策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当前学生的具体需求。
2.2 加大激励措施、提升教师能力、打造稳定队伍
高水平的稳定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是顺利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所在。首先,需要提高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激励措施与机制方面对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教师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和优惠。例如,优先推荐和资助双语教学课程的相关教研教改课题立项、较大幅度提高双语教学工作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加大双语教学在职称评定体系中的权值等。这些问题如能得到有效解决,必将有效提升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课程培训和再深造。例如,将教师派遣至英语系发达国家的知名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进行课程进修和学术访问,从而提高教师的英语授课能力和专业知识层次,使教师更好地掌握英文授课的方法和艺术;定期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研讨,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指导;等等。再次,高校的教务部门、人事部门、教学学院、专业系部与教研室等应形成和建立良性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针对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或培养2~3名教师,从而形成稳定的师资队伍,确保双语教学工作能够在计算机类专业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中得到持續的实践与应用。
2.3 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最终是以学生为实施对象,因而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兴趣尤为重要。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语言水平、技术能力等各种方式,向学生展现双语教学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巨大收获,通过实际案例告知学生双语教学在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扫除学生主观上存在的对英语授课的抵触和恐惧心理。多项事实证明,一旦成功激发学生对于双语教学的兴趣,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将远超传统的中文教学。
3 结语
计算机类专业程序设计语言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英语教学为主、中文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掌握程序设计语言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良好的英语应用与交流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视野和综合素质,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锻炼和形成稳定的高水准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此教学模式已在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类专业进行了试点运行,通过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反馈,为双语教学在计算机类专业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中的全面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参照和蓝本。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EB/OL].[2001-08-28].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8/201006/88633.html.
[3]高洁,张德升.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双语教学有效性的反思与重建[J].教育探索,2016(10):61-64.
[4]郑吉平,张丝曼.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6(7):122-125.
[5]丁琪,张权.提高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J].江苏高教,2013(5):90-91.
(责任编辑:孙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