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电视新闻播音艺术的分寸感

2017-07-12 09:55郭红梅
戏剧之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艺术性重要性

【摘 要】电视新闻播音以规范的口语、积极的播音状态、合适的播音速度与节奏、准确的重音与语气,通过电视镜头向大众报道新闻信息,是大众掌握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播音员如何将新闻报道客观、清楚地呈现给大众,使新闻播音成为一项艺术,是播音工作者面对的问题。本文将探讨把握新闻播音艺术分寸感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目前关于电视播音艺术的文献资料,基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把握电视新闻播音分寸感的途径,以期对广大播音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电视新闻播音;艺术性;分寸感;重要性;途徑

中图分类号:J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09-03

电视新闻播音,是指电视播音员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为创作手段,面对镜头、话筒报道新闻信息的创造活动。要求播音员具备规范的口语、积极饱满的播音状态、恰到好处的播音速度与节奏、准确的重音与语气、良好的心理与身体素质,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敬业精神。把握电视新闻播音的分寸感,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新闻内容时,其语言、状态、音速都会成为影响大众能否客观、清楚接收新闻信息的重要因素。把握电视新闻播音艺术的分寸感,实为提升播音员个人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的过程,既能提升播音员自身的公众形象,又能准确、传神、公正地传播新闻信息。因此,应当正确认识把握新闻播音艺术分寸感的重要性,解决“思想”问题,方能从“实践”中得到提升。

一、把握电视新闻播音艺术分寸感的重要性

不同类别的电视新闻,有不同的播音特色与风格,如时政新闻要求“字正腔圆”;经济新闻要求突出数字与政策;文化新闻要求把握好节奏感、展现个人风格;新闻评论要求有逻辑思维能力等,需要播音工作者根据节目需要自行把握,既保持不同类别新闻播音的“共性”,又彰显自身播音的“个性”,形成为大众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个人风格。在弘扬“新风尚”“正能量”的过程中,电视新闻播音起到部分引导作用,因此,把握电视新闻播音艺术分寸感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把握电视新闻播音艺术的分寸感有助于实现新闻的社会功能。新闻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如新闻传播与沟通、反映与引导舆论、倡导科学、提供娱乐、服务经济等,在播报不同类型新闻时,恰到好处地展现新闻的公开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开放性等特点,既客观准确地报道新闻,又体现了新闻的社会价值,并带有相关的社会关怀,在舆论导向中,为大众做出正确指引。此时,电视播音工作者不仅是在表达自己,更是代表着整个节目乃至社会主流的舆论观点。因此,在电视新闻播音中,播音工作者掌控好播音状态,拿捏好分寸,在“本我”的基础上展示“非我”的客观舆论与价值观,有利于实现新闻的传播、引导与服务功能。

(二)把握电视新闻播音艺术的分寸感有助于提高大众审美。电视新闻播音艺术的“美”体现在语义美、语音美、语态美上。可以说,电视新闻播音是一面镜子,对大众的语言举止乃至审美观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语义美可以引导大众提升对真实美的追求——电视新闻中的语义是新闻语言要表达的真实内容,是基础。在真实的基础上,电视新闻经过幕后编辑,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呈现给大众真实的新闻事件。语音美可以引导大众的感情取向——赋予客观存在的事件及文字以感情,通过干净的音色、中肯的语气、张弛有度的节奏去带动感情,从而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新闻内容。语态美可以引导大众对个人形象进行审美塑造——播音员呈现出的外在举止、内在状态、语言表达,甚至于面部表情都是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指引大众如何在表现自己时做到“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把握电视新闻播音艺术的分寸感有助于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与感染力。高质量的电视新闻节目能吸引大众眼球,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和较高的社会评价。提高节目质量的关键在于播音工作者对新闻报道、新闻事件的表述能力,包括语言组织方式与播音表述方式。电视新闻播音员向大众传递的信息要具备一定的感情色彩,才能赋予新闻播音以“人性”和“艺术感”。如果感情过多,则会导致过犹不及的后果,因此,把握分寸,做到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与表述方式,基调贴切,具备较高的感染力,才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成为“高质量”的电视新闻节目。

(四)把握电视新闻播音艺术的分寸感有助于贴近大众。任何艺术都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新闻播音同样应立足大众,以大众的利益为基础,传播大众的主流价值观,做到服务大众。电视新闻播音节目的“贴近大众”一方面是指新闻内容贴近大众;另一方面指播音形式贴近大众。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会上提出“党媒姓党”的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电视新闻播音节目及播音工作者的个人政治素养提出了要求,是在播音内容上通过掌握分寸感来贴合大众,引起大众共鸣。另外,采用贴近大众的播音方式,在风格、感情、语言表述等方面掌握好分寸易于大众接受。

(五)把握电视新闻播音艺术的分寸感有助于彰显播音员的个人风格与魅力。“进退有度,左右有局”,不仅是电视新闻播音员应遵循的原则,也是人生的智慧。良好的表达方式与个人形象,对于引导社会大众起到重要作用。大众往往认为,具有公正、客观播音风格的播音员,应该很“正直”;具有风趣、幽默播音风格的播音员,其性格也同样平易近人,因此,将自身的播音风格发挥到极致,实则是播音员个人风格与魅力的彰显。同时,面对多元化的信息接收方式,电视新闻节目若想提高自身竞争力,需要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需要创新,因此,说新闻、方言新闻等新型电视新闻节目应运而生,这些创新的电视新闻节目也成为播音员个人风格和性格的展示。

总之,通过电视新闻播音员的播音风格塑造其性格,其实就是播音员对播音艺术分寸的把握,即通过播音彰显个人风格与魅力。

二、把握电视新闻播音艺术分寸感的途径

把握电视新闻播音艺术分寸感是播音工作者个人素质与整体素质的体现,既体现个人专业素养、政治素养,又体现个体对新闻播音的敏感度与风格化的掌控,因此,把握电视新闻播音艺术分寸感,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电视新闻工作者应提升个人专业素养。这是把握好电视播音艺术分寸感的主要因素,个人专业素质体现在个人新闻业务能力中。播音员都接受过专业训练,在学习或培训过程中,掌握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属于“理论”学习阶段,而真正应用于实践是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实际工作需要与要求,同时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变革与发展的影响,已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当根据工作需要与工作调整,通过再学习、培训的方式,扎实专业基础,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在技术上提升语言能力,播音时做到真诚质朴、流畅自如,追求语义美、语音美、语态美的统一,将生活化、个性化、人格化融为一体,创新改进,为大众呈现更加生动、鲜明、高质量的电视新闻。

(二)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加强自身政治素养。播音员作为公众人物,其在新闻节目中的言行观点对大众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加强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提高政治敏感度,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党的方针与政策,将党的方针政策与新闻信息有机结合,增强新闻分析能力,体现时效性,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实现电视新闻的价值。

2016年党中央提出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党媒姓党”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媒体工作者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在思想上和言行上与党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以国家的立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规范自己的措辞,做出正确舆论引导。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把思想政治学习列为必修课程,以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努力提高政治水平,坚持正确方向,为大众做良好引导。

(三)电视新闻工作者应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播音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体现在两方面,即文化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有助于播音员的语言组织以及新闻稿件的编辑,直接体现了播音员的业务水平,也能切实提高播音员的控场能力与即兴表达能力,做到“胸有成竹”。因此播音员应当努力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修养,平时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充实自己,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切实增强自身文化素养,做到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才能纵观古今,学会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从而做出有深度的引导。

除此之外,博览群书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播音员作为公众人物,有义务将完美的一面呈现给大众。同时,播音员作为群体形象的缩影与代言人,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敬业精神,做党和人民的“喉舌”,真正赋予新闻报道以厚重的责任感,体现社会主流的思想状态,用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观、政治立场、纪律观念等引导大众,争取通过自身的风格与才华,真正做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大众,弘扬正能量。

(四)电视新闻工作者应注重自身新闻审美能力。电视新闻的审美体现在新闻播音的语言美、画面美、细节美,以及新闻编辑的结构美上。新闻播音的语言美不仅体现在发音技巧上,也寓于文字编辑中,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文化修养,追求更高境界。电视新闻编辑的结构美指的是新闻节目的编排,注重节目编排才能收获良好的节目效果,被大众所接受,更加清晰、完整地了解新闻信息。电视新闻播音的画面美,不仅要求播音员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规范的言行谈吐,以及情感投入,更对新闻报道的画面内容提出要求,要结合新闻的实际内容,对电视画面进行有效的组织与搭

配,从而呈献给观众。电视新闻播音的细节美体现在各种细节中,新闻工作事无巨细,追求整体的完美就应当注重每一个细微之处,其工作性质决定了电视播音行业的严格性,应做到不出错或少出错,方能体现电视新闻播音的细节美。

(五)电视新闻工作者应立足群众服务群众。新闻媒体的属性之一为舆论导向,将新闻传播给大众,服务大众。电视新闻在其编辑创作过程中,就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性,所以要求新闻工作者应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立足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决好群众的困难,做好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同时,大众由于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审美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编辑新闻时应充分考虑大众的接受程度,使电视新闻播音真正成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大众与电视新闻媒体相互信任、相互联系,不断提高服务大众的水平。

四、结语

电视新闻播音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如何把握分寸感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从外在来说,要了解调查群众所好,改进创新,制作符合大众需求又保持一定水准的电视新闻节目;从内在来说,要提升节目质量,提升个人专业素养、政治素养、文化素养等,切实提高整体素质,方能从根本上提升电视新闻播音的品质。

把握电视新闻播音艺术的分寸感,其实就是播音工作者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与要求。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毕一鸣.语言与传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新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索朗达瓦.播音主持人如何掌握电视新闻播音技巧[J].中国科技信息,2005,(4):15.

[4]王雪倩.关于新时期电影新闻播音“平民化”的研究[J].新闻传播,2014,(3):15.

[5]丁友锏,杨正鹤.浅析广播电视直播中主持人话语权的有效运用[J].今传媒,2016(11).

作者简介:

郭红梅(1971- ),女,山东日照人,一级播音员,研究生,研究方向:播音主持。

猜你喜欢
艺术性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童蒙书法艺术性教育的建构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播音主持的艺术性魅力展现探微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