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梦,最忆是水色

2017-07-12 02:43张凯
牡丹 2017年19期
关键词:水乡绍兴江南

张凯

我最喜欢江南的水,尤其是江南古城的水。在淮北平原生活得久了,第一回到江南,见到流水穿街过巷,入院翻墙,家在水中轻轻漂浮,水绕家缓缓流淌,激动得我大呼小叫……后来终于明白了,读水听水,以圣水为最高,可是圣水在哪?寻寻觅觅——它在江南——在人间的天堂,也是天堂的人间。千万年来,它把那么多的风云、雨雪、草木全收留身边,把沧桑演绎成流水,把思想生长成花朵,只让灵犀者顿悟,只让渴求者静禅。

在大自然怀抱中的阳澄湖畔,河港纵横,阡陌苇香,绿野遍布,尽现江南水乡田园风光。透过水色,去寻找一段红色的记忆,抗战期间,阳澄湖的芦苇荡里,到处燃烧着不熄的抗日烽火;沙家浜的水乡里,勇敢的新四军战士和沙家浜的人民群众,机智勇敢地与日伪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共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战斗诗篇,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抗战画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新四军伤病员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心中那缕缕说不完道不尽的情愫,无时无刻不使你流连沉醉,悠然忘返。

红石民俗文化村集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之大成,再现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小村风貌。小村依水而建,宽阔水面,渔翁垂钓,橹声咿呀,苇叶青青,一派水乡恬静,新篁、荷塘、小溪,一片农家景象。与之毗邻的水榭、栈桥把游客引向碧波之上,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上或陆上芦苇空间,形成一个个迷宫。泛舟芦苇丛中,摇曳顾盼的苇秆,娇嗔腼腆,跟你簌簌地打着招呼;鸟儿婉啼,凉风习习,苇香扑鼻,间或还有野鸭扑楞楞地钻出来给你出其不意的惊喜;变幻迷离的碧水,在涤荡着游人的胸襟,使你豁然开朗,领略水天一色之意境,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追寻野趣和体验新四军转战芦苇荡情景的场所。

西风起,蟹脚痒,到沙家浜品尝纯正的阳澄湖大闸蟹,领略“持螯赏菊,对酒当歌”的江南水色之意境。此时,阳澄湖大闸蟹汲取了一年的天地精华,硕大肥满,那晶莹的肉,那膏腴的黄,是水乡百姓的福祉,也是江南水滋味的奉献。大闸蟹挑动起的食欲被暖暖秋阳和习习凉风掩藏在水面下,足以享受独特的饮食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一种铿锵高昂的激情在心底涌动、燃烧,淡淡的情愫瞬时洇洇地浸入心坎……

浩淼湖水的一角,只有春来茶馆招牌依然,令游人疑惑的是春来茶馆怎么变成了两层?而且没有了阿庆嫂?原来真正的春来茶馆在另一边!它们都叫春来茶馆,恐怕也都出于生意眼吧。望虞台的茶座依着有“小西湖”之称的尚湖,传说姜太公当年便是在这里钓鱼,它叫人一阵迷惑:有什么痕迹在这里留下吗?没有。隔着粼粼湖水,高高耸起的便是虞山。若三五知己,倚窗落座,一杯热茶在手,散发幽幽清香,边品茗边叙旧,一个静静的世界,承受着静默,只有青山隐隐,倾听湖水婉约叙述那种种有记载和没记载的故事,默默祈祷与吟唱。

苏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名。“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小桥水巷多。”从某种意义上说,苏州文化的重要特色就是水文化,水文化是苏州文化的鲜明特征和个性标志。

“姑苏第一名街”山塘街,历史文化悠久,清乾隆年间,著名画家徐扬创作的《盛世滋生图》,其中一街画的就是山塘街,展现出“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繁华市井景象。如今走过近1200年后,仍保留着一街一河、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其建筑精致典雅,疏朗有致,街面店肆林立,会馆集聚。

少妇摇曳的小船,穿过一座座小桥,划过一道道不同的美景,你在船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撑船的少妇突然唱起了苏州小调,那温软柔润的歌声,将游人带到那遥远的采莲何田田的夏日……沿河两岸,家家户户都见水,水就是他们的家。水滋润了苏州,水给了苏州城灵性、韵味和活力。

小桥流水,且借这典型的景色衬托江南天空,那构图能不能舀起粼粼的波纹,还有姑苏那2500年的风尘?夏风翻飞,乱云横渡,时光的轨迹无从追踪,记忆的走廊却涌现泛过河面的游船,悠悠看尽两岸景色,细细一想,1987年那年国庆,我初临苏州的岁月是何等匆匆。明明一脸的意气风发,转眼三十个春秋已经化为灰尘,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期间又来过两次苏州,记得2007年的情人节那天,雨丝绵绵,船娘立在船尾,一面摇橹,一面唱起小调,沿河把我摇到盘门。我站在水陆城门上指点长短,任那毛毛雨轻轻飘洒,但觉历史风云就在脚下缓缓掠过。可是今天炎热难耐,傍晚之风依然掀不起丝毫凉意,雨更不知躲在何方不肯现身,叫人特别想念那年的凉爽。还记得那晚我在十全街上闲逛,秋雨淅淅沥沥而下,我躲进二楼的一家书店避雨,八分钱要一壶绿茶,慢慢消磨时光,直到书店打烊,我撑着雨伞下楼,那哗哗的雨声挟带着凉意,好像就要淹没整条寂静无人的街。直到后来,在夜深人静时分,那凉意沁人的场景总会突如其来地在我脑海一闪。可是时光流逝再也抓不回来,那年秋天、那日的秋凉,已遁入过去,任我如何回首也无力触摸。

朋友说,水至清则无鱼。可是在至清的高原水中一样有鱼。而那种鱼与浑水中的鱼的唯一区别,就在于其无鳞。无鳞意味着什么?可能是无需防患吧。人与人相处也能如无鳞之鱼那般无所防患地彼此生活在一起,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呀!在苏州生活就是这样的美好。

作為文人,江南一游,便一定是要顺着水路找一找文人的。若将绍兴比喻成一部漂在水上的书,那么鲁迅故里无疑就是全书的精华。鲁迅故里不仅保持着鲁迅当年生活过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周家新台门、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等与鲁迅有关的古宅古迹,是原汁原味立体解读中国近代文豪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绍兴的“镇城之宝”。

走在鲁迅故里的小街上,游客潮水似的涌过来又涌过去,有人用手上的扇子摇呀摇的,力图谋得一丝凉风,一入当年鲁迅求学六年的“三味书屋”,便有老房子一股幽幽凉意,那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塾师寿镜吾仿佛就在眼前,真正领悟到“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的精确与深刻。著名的咸亨酒店和旧时绍兴其他酒馆一样——曲尺形的柜台,古朴的陶制酒坛,马口铁制的窜筒,醇香的加饭酒以及那入味的茴香豆,无不让人忆起那位穿长衫的孔乙己先生,似乎还在表情认真地告诉人们“茴”字的诸多写法,令人颇有回味。孔乙己虽早已作古,但那酒店的名气已经红得不再需要任何广告,来此一游的,恐怕个个都把它作为吃饭的首选,难怪门庭若市,这午饭时间没有一个空位,只有年轻女服务员在来回奔忙。

还是鲁迅笔下的乌篷船自在,东湖大概也因它而出名。绍兴是江南的水乡,水乡自然是船的世界。乌篷船是绍兴水乡的精灵,更是水乡的风景。到绍兴的游客,为了饱览水乡景色,都喜欢乘坐脚划乌篷船。独雇一舟,拨开乌篷,可坐可卧,耳听潺潺流水和“嘎吱嘎吱”的躅浆声,眼观两岸的山水,田园风光,真有“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之感。这是江南中的江南,水乡中的水乡。绍兴的水是一双明丽的眼眸,透露着清纯,智慧与洒脱。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把这悠悠的历史融入这长长的水中。看时赏心悦目,想时回味无穷。

寻山拜庙,山视而不语,人未彻悟,山却已经大彻大悟;兴至荡舟,水轻起涟漪,人未知柔,水却已泛起温柔款款;读山,品水,为什么不避开匠人修造的沾染尘埃的寺庙,或者亭台楼阁;不避开文人附庸风雅而留下的碑刻,不避开藏污纳垢的思想和视觉,只埋头读自然而本真的山,品至清而净洁的水呢?

走进江南,给你的是满目的湖水和河水,不在梦中,就在眼前。于是,离开水乡,梦中的整个身心都沉浸在那汪汪水色之中,在虚幻和真实之间,粼粼水波漫来:江南梦,最忆是水色。

猜你喜欢
水乡绍兴江南
绍兴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唱不尽水乡幸福多
梦里水乡画里藏
水乡哪里美
绍兴大闯关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水乡的美,最美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