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震主动源探测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2017-07-12 07:42福建省地质学会
海峡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剖面速度结构



福建地震主动源探测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福建省地震学会

地震主动源探测学科从人工爆破向气枪震源发展,从单一主动震源探测向多震源探测结合发展,从福建陆域探测向台湾海峡陆海联测方向推进。本文详细介绍了地震主动源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等,并指出了福建省地震主动源探测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

主动源 气枪震源 地壳结构 学科发展

1 概述

地震主动源是利用主动源激发的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传播的路径、时间和波场,探测地下岩层的埋藏深度、形状和速度结构等几何和物理属性,认识地下地质构造,进而发现隐伏断裂、特殊地质构造(如发震断裂和孕震构造)等地下结构的技术,是一项集物理学、地震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探测技术。

了解和研究地壳上地幔的结构构造、物质组成、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热力学状态,查明其深部构造背景,对于理解本区域地球动力学机理和地震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地震定位、地震预警和地震工程等研究和工程运用提供背景基础数据,对发展地震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国内外地震主动源探测学科发展现状

2.1 国外地震主动源探测研究现状

利用主动源地震资料研究地壳结构可追朔到马利特的工作,他是利用人工地震对折射波进行观测的第一人,之后折射方法先后用于盐丘探测、海洋地壳结构研究以及陆上折射观测试验。上世纪下半叶,前苏联和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开展了深地震测深(Deep Seismic Sounding,DSS)的实验探测工作。20世纪60~70 年代中期,联邦德国在深地震测深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由Giese Prodehl 和Stein 主编的《欧洲中部爆破地震研究》(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译)总结了十几年探测工作的主要成果,并介绍了新观点和新认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自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提出全球性的上地幔研究计划以后,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数字式便携地震仪出现,这一时期该方法曾先后被欧洲地学断面等著名地学研究计划采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总揽全球深部探测的发展与演化,以美国20 世纪70 年代开始的大陆反射地震探测计划(COCORP)为标志,各国以地壳和岩石圈结构为目标的探测行动至今已经持续40余年。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深反射地震剖面(CDP)总长约12km×104km,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DSS)总长约50km×104km,伴随地震剖面大多数开展了重、磁测量。另外,通过全球固定地震观测台站和天然地震流动台站采集的天然地震数据难以估算。当然,还有与地壳、岩石圈变形有关的大地变形测量数据(GPS、InSA等)。根据各国地球探测计划的实施目标和技术特征,可以将全球深部探测行动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上世纪第一轮探测阶段(1970~1999年)和新世纪第二轮探测阶段(2000年至今) 。

2.1.1 美国深部探测计划

COCORP(The Consortium for Continental Reflection Profiling)是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运用多道地震反射剖面技术系统探测大陆地壳结构的先锋。COCORP将石油勘探的近垂直反射地震技术发展到穿透地壳甚至岩石圈的深地震反射技术,在深度和精度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开辟了探测地球深部的新纪元。COCORP在美国30个州采集了11000 km长的反射剖面。其中最著名的探测结果有:发现阿帕拉契亚大规模、低角度冲断层,确认了拉拉米基底抬升的逆冲机制,描绘了大陆MOHO的变化特征,包括后造山再均衡的新证据及多起成因(相变) 以及作为构造拆离面的可能作用,新生代裂谷下的岩浆“亮斑”,盆岭省东部的地壳规模的拆离断层,填出美国内陆隐伏前寒武系层序,确定隐伏克拉通典型的元古宙构造2地壳剪切带等。COCORP的成功带动了20 多个国家的深地震探测计划。康纳尔大学科学家在世界范围参与了一系列深地震探测行动,包括喜马拉雅/西藏碰撞造山带的INDEPTH计划,俄罗斯乌拉尔山的URSEIS探测计划和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ANDES计划等。实验成功以来,美国反射地震剖面至今已经完成了60000 km,覆盖了美国大陆所有构造单元和盆地。

地球透镜计划( Earth Scope)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为地球科学在新世纪新设立的、空前规模的、开创性的科研计划,是美国继COCORP之后的第二轮地球探测计划。在未来20年里,Earth Scope将综合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北美大陆地区的地球构造、地质演化进行全方位研究——从地震的活动中心到单个火山、断层,到沿着板块边界的变形,再到大陆构造。

2.1.2 欧洲深部探测计划

欧洲深部探测计划(1982~2001年)旨在实施新一代的重大项目,更好地了解地壳和地幔的构造。欧洲探测计划挑选9 个目标区域从事主要研究活动,每个区域都由高度自治的研究团队管理,所有的团队都致力于运用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地球表层和深层的关系,解释形成欧洲大陆岩石圈主要特征的过程。欧洲大陆岩石圈大多是造山带,形成年代从太古宙至今;克拉通内部裂谷也是其重要特征。DEKORP 计划(1984~1999年) 的目的是探测下地壳和华力西造山带结构,通过接收、处理和解释地球物理数据,取得了对欧洲深部地质结构的新认识。深地震反射揭示了岩石圈不同尺度的各向异性和下地壳的“鳄鱼嘴”构造,确定了Moho位置。英国自1981年实施的反射地震计划(BIRPS2, The British Institutions Reflection Profiling Syndicate) 已完成了20000 km 深地震剖面,覆盖了英伦三岛及大陆架,为北海油田的发现奠定了深部基础。意大利的深地壳反射计划(CROP,CROSTA PROFONDA: Deep Crust)起始于20世纪80 年代,一共完成了近10000 km的反射地震剖面,形成了覆盖意大利半岛及周边海域的地震剖面网。

2.1.3 俄罗斯深部探测计划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深部探测的国家之一,但是一直以折射地震(DSS) 技术和大地电磁技术为主,累计超过10km×104km。而且,在骨干剖面的交叉点上,部署科学深钻进行验证,这在国际上是唯一的,也是非常超前的。其中科拉半岛科学钻深度超过12 km,成为世界上最深的钻孔,至今仍未超越。科拉超深钻改变了地球物理探测解释的许多深部现象,特别是否定了中、上地壳间的物理界面——康氏面,在10 km 深处发现流体和矿化作用。

2.1.4 加拿大岩石圈探测计划(LITHOPROBE)

岩石圈探测计划(1984~2003年) 是加拿大国家级的多学科合作的地球科学研究项目,是为了综合了解北美大陆北半部的大陆演化而设立的项目。岩石圈探测计划研究加拿大大陆的演化,研究地幔岩石圈的新方法和若干有关岩石圈变形的数字化模型以及对岩石圈探测项目的综合。岩石圈探测项目源于1984年,是在高等院校和加拿大地质调查局的基础地球科学家的努力下启动的。加拿大岩石圈探测计划将北美大陆划分为十个断面区进行探测研究,每一个断面区的探测都以深地震反射剖面作为先行方法,切开岩石圈并揭示断面的结构图像。

2.1.5 澳大利亚地球探测计划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与矿产资源和能源勘探工业密切合作,建立澳大利亚大陆地球动力学框架,以增强工业界发现世界级矿床的能力。AGCRC(1993~2000年)应用数字模拟技术模拟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使用数字模拟技术对单一地质过程进行模拟,如岩石变形、流体和热事件模拟。AGCRC在探测板块边界、地壳三维结构和壳幔过渡带产状及上地幔结构同时,开展了全国主要成矿带和大型矿集区的3个层次的三维结构探测,通过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技术、重磁3D反演技术和构造动力学模拟技术,获得了主要成矿带的地壳结构、成矿系统结构和矿集区热—变形—流体控制成矿的演化过程。

2.2 国内地震主动源探测研究现状

我国用主动源地震研究地壳结构始于曾融生院士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折射试验探测工作。后来在华北盆地进行过深地震反射剖面试验。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经过多次国际合作,掌握了深地震反射剖面和宽频地震观测技术。目前,我国地球物理学家已在喜马拉雅山、秦岭、北祁连山、西昆仑山、天山、大别山等山区进行了深反射地震剖面探测,数据采集质量和处理解释已为国际同行认可,达到一流水准。其中,中美等合作的“青藏高原深地震探测”( INDEPTH 1992~2006) 发现了印度地壳俯冲到亚洲地壳之下的精细结构和高原地壳中广布的流体,引起举世瞩目。我国开展深部探测研究工作已经有很好的工作基础,有一定的技术能力。自上世纪50年代即开始地壳深部探测工作,80年代由地质矿产部、国家地震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过14条地学断面的探测研究,随后各部门独立或与国外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探测研究反射/折射地震剖面调查,累计探测达5万多km。

3 福建省地震主动源探测学科进展情况

3.1 福建地震主动源探测进展情况

福建地区利用人工震源进行深部构造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利用江西永平矿山爆破,在福建境内布设了武夷山至宁德剖面,但是由于爆破点仅一炮,无法构成相遇、追逐和多重完整的观测系统,故其解释结果略显粗糙。80年代中期,福建省地震局首次在本地区采用人工震源方式布设了一条主测线汕头—泉州—长乐(400km)和4条次级测线,并设计了可追逐、相遇的较为完善观测系统,其解释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地区地壳结构可分为上地壳、中地壳、下地壳三层结构模型,其中泉州以南中地壳下部存在低速层(LVZ),并初步判断低速层可能是由熔融或部分熔融物质组成,在漳州盆地下面还可能存在岩浆囊。此后,为了探测福州地区地壳深部结构和预测地热资源远景,福建省地震局在福州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布设了宁德—永春主测线、洪濑—宁德测线、莲峰—福州(尚干)测线、南平—永泰—平潭非纵测线、宁德—古田—嵩口扇形测线。为了查明漳州热田地区深部背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于1985~1986年区间在漳泉地区布设了云霄—安溪测线;1987年实施阿尔泰—台湾地学断面时,中国地质大学组织布设邵阳—泉州测线,其中福建境内为宁化—泉州段。进入本世纪后,受中国地震局全国城市活动断层探测的试点与示范项目资助,同时为了探求孕震构造环境,福建省地震局在福州与漳州盆地完成了2条剖面。深地震反射法因其观测点密集、利用多次覆盖技术压制干扰能力强、具有较高分辨率,是刻画地壳上地幔精细结构的最有效手段。深地震反射方法的提出和运用比深地震测深早,但在福建地区,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开展深地震反射工作,即为了提高福州盆地和泉州盆地发震危险性的认识,福建省地震局在上述两个盆地内及周边地区完成了2条深地震反射剖面。

3.2 福建地震主动源应用进展

3.2.1 福建陆域探测

为把福建“地下搞清楚”,从2010年开始由福建省地震局组织并委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负责实施,以深地震测深(人工地震测深宽角反射/折射)方法为主,覆盖福建省大部分陆域的综合人工地震测深工程,并结合天然地震资料联合探测研究福建陆域壳内界面形态以及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测深研究区处在一个特殊的地质构造环境之中,断裂构造纵横交错,地形复杂。陆域测深工程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布设“四纵四横”(即4条北西向主测深测线和4条北东向辅助测深测线),组成区域网格化台阵总体布局的同时,在每条测线上还保留有其独立的观测系统,测深范围基本均匀的覆盖福建大部分地区。整个测深工程分三年(2010—2012年)实施野外作业,作业区基本全部位于山区。其中,2010年完成FJ3一条纵剖面野外地震测深任务和FJ5、FJ6、FJ7三条剖面以非纵观测为主的野外测深任务;2011年完成FJ1一条纵剖面野外地震测深任务和FJ5、FJ6、FJ7、FJ8四条剖面以非纵观测为主的野外测深任务;2012年完成FJ2、FJ4两条纵剖面野外地震测深任务和FJ5、FJ6、FJ7、FJ8四条剖面以非纵观测为主的野外测深任务。最后在完成三期探测工程基础上,集成四条北西向纵剖面(FJ5、FJ6、FJ7、FJ8剖面)和一个完整的三维观测系统。

通过对8条纵剖面地震波组震相的统一识别与对比,并就不同震相进行初步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反映基底结构的Pg波震相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闽西北地区Pg波折合走时较小,一般为0.30~0.40s,可清晰追踪至120km左右,振幅稳定,此特征可能反映了闽西北地区上部地壳盖层较薄地震波速度较高;闽西南地区Pg波折合到时明显滞后,一般在0.4~0.8s之间,意味着该区域坳陷带上部地壳速度较闽西北隆起带偏低;Pm波震相在距炮点180.0km以远的延伸趋势显示了较低的视速度,这一现象在FJ1~FJ4四条测线西段和FJ5、FJ8两条测线表现得尤为明显,此现象可能体现了研究区下地壳速度相对较低的结构特征。②本区地壳结构的分层基本上按结晶基底层、上地壳、下地壳划分。结晶基底层是由地表—G界面之间的构造层位构成,上地壳是由G界面—C界面之间的构造层位构成,下地壳是由C界面—Moho界面之间的构造层位构成。

根据LIAE1D程序反演得到福建地壳一维P波模型,其可分为结晶基底层、上地壳和下地壳三层,结晶基底层又分为两层,层界面深度分别为0.23、2.82km,层速度分别5.04、5.44km/s,上地壳也分为两层,层界面深度分别为6.44、18.81km,层速度分别为6.06、6.16km/s,下地壳为单层,MOHO面深度为30.42km,层速度为6.39km/s,上地幔顶部速度为8.08km/s。

8条二维探测剖面结果显示,大体上以政和—大埔断裂带为界,在该断裂带东西侧下地壳的速度结构与构造有明显差异。由基底折射波Pg所反映的地层G界面厚度为0.5~2.0km,基底顶面G向下至C界面之间的二维地壳结构显示出的C界面的形态具有一定起伏变化,其深度变化范围为16.0~19.5km,在FJ3剖面华安—龙岩附近埋深较浅(15.9~16.5km)。由壳内Moho界面反射波Pm确定Moho界面深度为28.8~33.6km,总体上看,地壳厚度由东部沿海至西部内陆逐渐加厚。由基底折射波Pg所反映的地层速度结构为一较强的正速度梯度,其速度由地表面的5.10~5.60km/s,向下到G界面速度增加为5.52~5.70km/s;自基底顶面向下基本上呈正速度梯度变化,上部速度梯度较强、速度等值线较密;下部速度梯度较弱、速度等值线稀疏,其速度在6.16~6.35km/s之间变化。由壳内Moho界面反射波Pm所确定的构造层位的速度分别为6.10~6.92km/s和6.48~6.92km/s,靠近Moho面上方速度等值线较密速度梯度增强。上地幔顶部Pn波的速度结构为一个较弱的速度梯度层,其速度在横向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的变化。下地壳速度结构大体上以政和—大埔断裂带为界,在该断裂带东西侧下地壳的速度结构与构造有明显差异。东侧为一层结构,自上而下呈正梯度变化,从速度等值线来看上部较疏,表明速度梯度较弱,下部至Moho面上方速度等值线较密速度梯度增强,速度由顶部的6.48~6.59km/s到底部的6.82~6.92km/s,平均速度相对较高;西侧下地壳呈两层结构特征,在大田、永安、沙县、宁化、新泉等区域下方存在6.20km/s左右的低速层体,使得该层位呈负、正速度梯度相相间的结构特征。依据上述二维地壳速度结构与构造差异特征,推测政和—大埔断裂带可能断至地壳底部。

3.2.2 台湾海峡深部探测

从2013年开始,福建省地震局实施“台湾海峡西部地壳深部结构探测”项目。2014年,在厦门外海和漳州外海等区域完成了三条长度分别为320km(HX6)、340km(HX10)、400km(HX12)的陆海联合探测剖面的野外探测任务,得到了HX6、HX10两条陆海联测剖面地壳上地幔二维速度结构图像。2015年5~6月,在泉州外海等地采集完成了两条长度分别为410km(HX7)、250km(HX13)的陆海联合探测剖面的野外探测任务。其中陆海联测HX7剖面(武平—永定—漳浦—海峡)位于福建—台湾海峡南部,以北西—南东方向展布,陆域230km,海域180km。陆上平移内插布设100台地震测深三分量数字地震仪,海上40台次海底OBS地震仪,完成永定棉花滩水库、武平石黄峰水库、海上3个固定激发点的气枪震源1350次激发观测和750次的海上150km气枪走航式激发观测工作。海域HX13剖面(诏安外海—泉州外海)位于台湾海峡中线附近,测线长200km,海上27台次海底OBS地震仪,完成1250次海上250km气枪的走航式激发观测工作,获得超过100万条探测数据。利用多种方法对HX7、HX13二条剖面的资料进行处理计算,获得沿HX07测线的基底面、壳内界面和莫霍界面的起伏特征,初步建立地壳上地幔速度模型。采用地震—重力联合反演初步得到HX07剖面地壳上地幔二维速度—密度结构。获得沿HX13测线的基底面、壳内界面和莫霍界面的起伏特征,初步建立地壳上地幔速度模型。

为获得福建陆域、陆海过渡带及台湾海峡的三维地壳上地幔精细速度结构、构造特征以及介质物性信息等,计划2016—2018年在福建及台湾海峡地区实施主动源和被动源相结合的三维台阵陆海联合探测项目,2016年在福建及台湾海峡南部地区实施三维陆海联测的第一期工程。2016年5~6月,三维野外探测资料采集完成了长340km、宽100km的陆海联合探测Ⅰ区的野外探测任务。激发系统方面,完成陆上南靖南一水库526炮、永定棉花滩水库601炮、海上7个固定激发点821炮、海上1500km走航式4647炮的气枪震源激发工作。观测系统方面,福建地区实时传输台189台,短周期三分量流动数字地震仪100台,海上47台海底OBS地震仪,周边省地震台208台。对获得的陆海三维探测野外观测数据进行初步分析,陆域水库气枪信号最远传播距离406km,海域固定点气枪信号最远传播距离450km,海底OBS记录初步分析质量较好。2016年,陆海三维探测实验成功实施,现场分析得到台湾海峡南部深部地壳结构初步结果。在已有福建地区陆域一维速度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福建省2008-2016 年1 级以上的地震的反演得到走时残差更小的福建及台湾海峡一维结构。构建了多条陆海联测二维速度结构;根据气枪震源激发所记录的P 波到时数据,拾取Pm 和Pg 震相,利用层析成像方法对福建地区和台湾海峡地壳三维速度结构进行研究。建立了福建及台湾海峡三维P 波速度模型。

3.2.3 技术装备建设情况

研制了两套可供开展区域尺度地球深部结构探测与科学研究的大容量气枪震源技术装备,具备固定式、移动式和流动式的激发功能,满足水库水坑到江河湖海等不同水域的探测震源需求,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技术装备的空白。

按照“一体化设计”和“模块化拼装”的理念,研制出国内第一套用于地壳结构探测研究的移动式气枪震源技术装备,解决了水库水坑等陆地水体环境进行快速部署和流动作业的需求。实践表明,气枪震源是替代爆破震源进行地球深部结构探测的有效手段,但还需解决气枪信号发射台建造成本高、周期长、无法移动作业、环境适应性和设备扩展性较差等问题。为此,项目组设计开发出一套集装箱移动式气枪震源技术装备,实现了气枪震源系统的快速部署。

为解决震源系统的机动性与便捷性,实现装备的快速集结、运输和安装,项目组高度适配集成国内外相关设备,将气枪震源系统所需发电机系统、空压机系统、管汇调压系统和控制监控系统分别紧凑地配置在三个集装箱体内,实现了中型货车即可装载、山地道路也可通行的模块化拼装式移动式震源技术装备。为解决在不同激发场地的快速安装问题,项目组首创一种可拆装、可移动、可变换枪阵、可调节枪深的水库气枪震源水上浮台,可用于研究不同尺寸气枪激发的能量变化情况,适应在水库水坑等不同水体场地环境的工况实验需求。

在福建省4个水库的4000余次激发实践证明,该技术装备通过一次运输作业、3d内即可完成安装部署,每次激发耗时约3min,最长连续工作时间超过24h。具有部署快速便捷、激发间隔时间短、持续工作时间长等性能,激发信号具备传播远、穿透深、可重复性好、授时精度高等特性。

采用“一体化设计”和“模块化拼装”理念,建成一套适应不同船舶的船载式气枪震源技术装备,满足在江河湖海等不同水域进行走航式和固定式激发作业需求。该项目高度适配集成国内外不同厂家的设备和技术,将气枪震源系统按功能设计建造为安装、固定便捷的5大功能模块,可以适应不同船舶类型(科考船、工程船等),在当地进行模块组装,从而快速完成气枪震源系统的集结;有别于石油勘探装备,船载式气枪震源装备采用集装箱集成垂直收放方式,便于各类船舶搭载使用,实现了安全、快速、便捷的枪阵收放;该技术装备可适用在江河和海域进行走航式和固定式激发作业,满足不同深度层的探测目标。

4 地震主动源探测学科面临的重大课题

4.1 地下介质人工地震波数字解译研究课题

人工震源激发的地震波不仅可以用于探测地球介质结构,高度重复的信号也为研究地下介质随时间的变化提供了可能。地下介质随时间的变化非常微弱,其相对变化量级通常在10-3~10-4。观测这么微弱的变化,要求观测系统具有极高的测量精度。传统由人工手动拾取震相的精度约为0.1s,波形互相关方法可以获得采样间隔的精度(~0.01s),对应的相对变化测量精度为10-2~10-3。从量级上看,这些测量手段实现的精度均很难满足以上微弱变化的测量。

4.2 水库气枪震源最优工况研究

气枪激发效果受场地环境、枪阵平面尺寸、沉放深度、气室压力、气室容量等因素影响。那么在激发环境和枪阵能量(气室压力和气室容量)已定的情况下,即在正式实验前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最优枪阵平面尺寸和沉放深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项目组解耦枪阵平面尺寸和沉放深度组合影响因素,设计交替循环的最优工况找寻实验流程,并制定基于能量(信噪比)和覆盖范围(台站分布)双参数控制的评估规则,通过实时评估不同工况的激发效果,判定最优枪阵平面尺寸和沉放深度。通过福建街面水库气枪实验、福建棉花滩水库气枪实验、福建石黄峰水库气枪实验和福建南一水库气枪实验,证明该套实验前最优枪阵找寻评估流程是科学合理的,是充分利用气枪震源性能的必要流程。

4.3 福建及台湾海峡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在福建—台湾海峡地区进行主动源和被动源相结合的三维台阵陆海联合探测。利用短周期PDS 观测台阵、可移动宽频带遥测台阵以及固定台网接收陆海联测人工震源激发的地震波信号,同时长时期观测接收天然地震、噪声等,研究陆域跟海域的地壳上地幔顶部及地幔的速度结构,并结合福建地区近年来最新的重磁观测数据处理结果进行综合解释,了解深部介质的物质成分、构造和物理状态,揭示深层动力过程。

4.4 地震主动源探测技术成果应用课题

项目面向防震减灾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和海洋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与国内外相关科研单位合作,结合闽台地震科技交流的实际情况,将相关成果直接推广和应用于海峡两岸的防震减灾工作,为科学研究、环境保护、资源勘探、防灾减灾提供服务。

5 福建省地震主动源探测学科发展思路与目标

5.1 发展思路与重要战略

在研究区域及探测方式上,从福建地区地壳结构探测逐渐发展到海陆二维地壳结构探测,最后扩展到福建至台湾海峡的主动源和被动源相结合的三维地壳深部构造探测;在主动震源激发方式上,从大吨量的炸药震源发展为大容量气枪阵列定点和走航相结合的震源激发方式。

5.2 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

根据主动源激发的地震波记录的走时和振幅信息,用先进的地震学方法综合确定福建及台湾海峡二维、三维地壳结构模型,了解和研究地壳上地幔的结构构造、物质组成、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热力学状态,查明其深部构造背景,对于理解本区域地球动力学机理和地震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地震定位、地震预警和地震工程等研究和工程运用提供背景基础数据。

[1] 曾融生,阚荣举,何传大. 柴达木盆地低频地震探测的基岩首波和大角度反射波[J]. 地球物理学报,1961,10(1):54-66.

[2] 曾融生,阚荣举,何传大. 柴达木盆地低频地震探测结晶基底的工作方法[J]. 地球物理学报, 1960, 9(2): 155-164.

[3] 曾融生,阚荣举.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壳深界面反射波[J]. 地球物理学报,1961,10(2): 120-125.

[4] 查小惠,雷建设. 云南地区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研究[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43:446-456.

[5] 陈祥熊,林树,李祖宁,等. 福建—台湾地区一维地壳速度结构的初始模型[J]. 地震, 2005, 25(2) : 61-68.

[6] 董树文,李廷栋,高锐,等. 地球深部探测国际发展与我国现状综述[J].地质学报,2010, 84(6): 743-770.

[7] 福建省地质矿产局. 福建省区域地质志[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8] 冯静,傅竹武,高孟潭.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腾冲地区S波速度结构[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27(4):1328-1336.

[9] 范玉兰,林纪曾,胡瑞贺,等. 华南地区近震走时表的研制[J]. 华南地震, 1990, 10(2) : 1-16.

[10] 葛粲,郑勇,熊熊. 华北地区地壳厚度与泊松比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0):2538-2548.

[11] 黄晖,米宁,徐鸣洁,等.福建地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与泊松比[J].高校地质学报, 2010, 16(4) : 465-474.

[12] 郝天珧, 黄松, 徐亚, 等. 南海东北部及邻区深部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2008, 51(6) :1785-1796.

[13] 郝天珧, 徐亚, 孙福利, 等. 南海共轭大陆边缘构造属性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54(12): 3098-3116.

[14] 嵇少丞,王茜,杨文采. 华北克拉通泊松比与地壳厚度的关系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地质学报,2009,83(3):324-330.

[15] 刘宝峰,李松林,张先康, 等. 玛沁—靖边剖面S 波资料研究与探讨[J].地震学报,2003,25(1): 82-88.

[16] 刘堃,张中杰,胡家富,等. 中国陆区S波分裂与上地幔地震各向异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26(2):81-87.

[17] 廖其林,王振明,王屏路,等.福州—泉州—汕头地区地壳结构的爆破地震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 1988, 31(3) : 270-280.

[18] 廖其林,吴宁远,丘陶兴, 等.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结构与构造的初步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 1990, 33(2): 163-173.

[19] 刘启元. 大型轻便地震台阵的天然地震研究[J]. 地震地质译丛,1986(3): 43-47.

[20] 刘启元,范会吉. 震源区和接收区结构不同情况下体波合成地震图的矩阵-射线方法[J]. 地球物理学报,1992,35(2): 193-203.

[21] 刘启元. 大陆岩石圈的宽频带地震台阵研究[A]//刘若新. 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M].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4.

[22] 刘启元,R. Kind,李顺成. 接收函数复谱比的最大或然性估计及非线性反演[J]. 地球物理学报,1996,39(4):500-511.

[23] 刘启元,R.Kind. 分离三分量远震接收函数的多道最大或然性反褶积方法[J]. 地震地质,2004,26(3):416-423.

[24] 齐刚,陈棋福. 太行山与燕山交汇部位的地壳厚度与泊松比分布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15,58(9):3239-3249.

[25] 丘陶兴, 廖其林, 王振明, 等. 福建沿海地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和泊松比分布特征[J]. 华南地震, 1991, 11(2): 23-30.

[26] 任纪舜,陈廷愚,牛宝贵,等. 中国东部及邻区大陆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与成矿[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7] 宋松岩,周雪松,张先康,等. 泰安—忻州剖面S波资料解释及其与邢台地震的相关性分析[J]. 地震学报,1997, 19(1):13-20.

[28] 膝吉文,阐荣举,刘道洪,等. 柴达木东盆地的基岩首波和反射波[J].地球物理学报,1973,16:62-69.

[29] 膝吉文, 等. 柴达木东盆地的深层地震反射波和地壳构造[J]. 地球物理学报,1974,17(2):122-130.

[30] 滕吉文,王国正,刘道洪,等. 华北平原中部地区深部构造背景及邢台地震(二)[J]. 地球物理学报,1975,18(3):197-205.

[31] 膝吉文. 青藏高原地区地壳—上地慢结构与巨厚地壳的形成[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0,14(4): 333-338.

[32] 王椿镛,郑金涵,胡鸿翔,等. 大别造山带的地壳结构研究[J]. 中国科学(D辑),1997,27(3):221-226.

[33] 王椿镛,丁志峰,宋建立,等. 大别造山带地壳S波速度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 1997,40(3): 337-346.

[34] 王椿镛,林中洋,陈学波. 青海门源-福建宁德地学断面综合地球物理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1995,38(5):590-598.

[35] 王椿镛,张先康,丁志峰, 等. 大别造山带上部地壳结构的有限差分层析成像[J].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4):495-502.

[36] 王椿镛,陈运泰,邵占英. 中国东南陆缘的深部结构与动力学过程[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8,5:1-8.

[37] 王椿镛,楼海,姚志祥,等.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J].第四纪研究,2010,7:1121-1167.

[38] 王椿镛,常利军,丁志峰,等. 中国大陆上地幔各向异性和壳幔变形模式[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44(1):98-110.

[39] 王椿镛,杨文采,吴建平,等. 南北构造带岩石圈结构与地震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5,58(11):3867-3901.

[40] 王夫运,张先康,杨卓欣. 用地震走时反演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的二维地壳结构[J]. 地震学报, 2002,24(2):245-253.

[41] 王夫运,张先康. 波形反演的遗传算法—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数据[A]// 陈运泰,滕吉文,阚荣举, 等. 中国大陆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研究进展——庆贺曾融生院士八十寿辰[M].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256-269.

[42] 王夫运,张先康,陈棋福. 北京地区上地壳三维细结构层析成像[J]. 地球物理学报,2005,48(2):1432-1441.

[43] 王峻,刘启元,陈九辉,等. 首都圈地区的地壳厚度及泊松比[J].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1):57-66.

[44] 危自根,陈凌,杨小林. 辽东台隆、燕山带和兴蒙造山带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和平均波速比(V_P/V_S)的横向变化及其构造意义[J].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1):2799-2807.

[45] 危自根,陈凌. 东北地区至华北北缘地壳结构的区域差异:地壳厚度与波速比的联合约束[J].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11):3601-3614.

[46] 危自根,储日升,陈凌. 华北克拉通地壳结构区域差异的接收函数研究[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45(10):1504-1514.

[47] 夏少红,丘学林,赵明辉. 香港地区海陆地震联测及深部地壳结构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5):1389-1397.

[48] 夏少红,丘学林,赵明晖. 南海共轭大陆边缘地壳结构及其类型特征[J]. 地球科学,2011,36(5): 877-885.

[49] 袁丽文,郑斯华.用远震接收函数反演福建地区宽频带台站下方莫霍界面深度[J]. 华南地震, 2009, 29(3): 85-97.

[50] 杨婷,吴建平,房立华,等. 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S波三维速度结构[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27(2):441-454.

[51] 杨文采,瞿辰,于常青. 华北东部地区地壳泊松比异常及其成因[J]. 地学前缘,2011,18(3):13-21.

[52] 张国伟,郭安林,王岳军,等.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43(10):1553-1582.

[53] 朱金芳,徐锡伟,张先康, 等. 福州盆地及邻区地壳精细结构的深地震反射与高分辨率折射及宽角反射联合探测研究[J]. 中国科学:D辑,2005,35(8): 738-749.

[54] 朱金芳,方盛明,张先康,等.漳州盆地及邻区地壳深部结构的探测与研究[J]. 中国地震, 2006, 22(4) : 405-417.

[55] 朱金芳,方盛明,张先康,等.泉州盆地及邻区地壳深部结构的探测与研究[J]. 中国地震, 2006, 22(3) : 249-258.

[56] 张晓曼,胡家富,胡毅力,等. 云南壳幔S波速度结构与强震的构造背景[J].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5):1222-1232.

[57] 张先康,石林可. 唐山滦县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和震源位置的非线性联合反演[J]. 地震研究,1990,13(1): 9-18.

[58] Ammon C J,Randall G E,Zandt G. On the nonuniqueness of receiver function inversion[J]. J. Geophys Res,1990,95(B10): 303-315.

[59] Owens,T J,Zandt G,Taylor S R. Seismic evidence for an ancient rift beneath the cumberland plateau, Tennessee:A detailed analysis of broadband teleseismic P waveforms[J]. J Geophys Res,1984,89(B9): 7783-7796.

[60] Phinney R A. A national program for research in continental dynamics management by dosecc[J]. Tech. rep.,Incorporated the IRIS consortium,Geophys Res Lett,1989,32,L07305.

[61] Randall G E. Efficient calculation of differential seismograms for lithospheric receiver functions[J]. Geophys J Int,1989,99(2): 469-481.

王善雄,李培,任丛荣,黄天洲,蔡辉腾,王林,陈伟,黄宗林。

猜你喜欢
剖面速度结构
ATC系统处理FF-ICE四维剖面的分析
行驶速度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速度
论结构
论《日出》的结构
复杂多约束条件通航飞行垂直剖面规划方法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
船体剖面剪流计算中闭室搜索算法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