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洋
湘南大山里的傩戏
曹洋
临武傩文化活动之所以在油湾村诞生并流传下来,一方面缘于该村所处的封闭、偏僻、艰苦的生活环境和落后的物质生产条件,激发了村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傩祭作法的形式吸纳了村民的愿景,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意志,深受村民的喜爱。
在湖南临武县油湾村,“神”仿佛就存在于村民的生活之中。在不大的村庄中,有两座祠堂、一间神庙和一座古戏台。而当傩戏上演时,村民们将各方神灵“请”到一起,汇聚一堂。当平日里普普通通的乡亲们穿上戏服、戴上面具,舞于高台之上时,神圣的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已然降临,仿佛神灵真的已经到来,人与神之间正在进行一场面对面的交流。
身为一个北方人,此前,我对傩戏只有耳闻,未亲见。同行的湖南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梁向东告诉我,作为上古时代巫文化的繁衍,傩戏发源于中原地区,曾在全国各地都非常盛行。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在大部分地区渐渐失传,当代的民间傩戏活动多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偏远地区。我们此次观摩的临武傩戏正是湘南傩文化的遗存。
油湾村,位于临武县偏远山区的大冲乡,四面环山,交通闭塞。大概因为如此,这里的傩戏才能免疫于现代文明的浸染,保持古朴的风貌。
傩祭队伍一路吹吹打打,绕村而行,穿过几条灰砖黑瓦的小巷,来到了凯公宗祠,这里是王氏宗族的祠堂之一。在全村900多口人中,王姓占绝大多数。据《王氏族谱》记载,明朝天顺年间,十七世祖思能公从马踏蹬陶坪迁徙至油湾村,至今已有550多年。据说,正是这位思能公外出从师,学习傩祭作法,回村后布法求神、驱邪逐疫,才有了融傩祭(傩仪)、傩舞(傩技)、傩戏于一体的临武傩戏。
舞神狮子是临武油湾傩戏表演中的重头戏,一般在室外铺满稻草的空地上举行。摄影/王军
祠堂内挂满了傩神画像,数十面经幡分三行悬挂于祠堂顶上,供桌上香烛袅袅。吉时一到,法师走进祠堂开始许傩愿的仪式。梁向东说,临武傩戏包含了许傩愿、还傩愿、闭傩坛三大部分,一般是当年正月许傩愿,翌年正月还傩愿、闭傩坛,其间需经过装神像、开神光、拨兵马等许多繁杂的仪式规程,时间跨度大。我们今天所见的傩戏只是整个仪式的精缩版,实属“冰山一角”。
供桌上的傩神面具需经过法师的开光点眼才能启用,从这一刻起面具便有了魂,戴上它才能完成由人向神的过渡。油湾村的傩神共有9位,分别是三娘、来宝、土地、关公、二郎神、夜叉、狮子神、猴子神、小神(小鬼)。傩戏班子的演员各扮演一位傩神,因为祭仪规定,女性不能触摸傩神面具,所以表演者全是男人。
除了这9位神,临武傩戏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法师。法师扮演着沟通人和神的角色,是整个傩戏的中心,所有的仪式规程全由他来主导,他也是傩戏班子的组织者、管理者。60岁的王太保是该村第16代法师,从他的祖辈开始,这一神圣的职责便在家族里世代传承。不过,今天的法师除了他,还有他的儿子王玉辉。他说:“我年纪大了,早点交给年轻人,也早点放心。”
许愿仪式结束后,便开始还傩愿。傩戏班子在狭窄的村巷穿行,参神拜庙,再回祠堂口杀猪宰羊,以谢神灵。在祠堂东面的古戏台下,《打狮子》即将开演。《打狮子》演的是猴王与狮王争夺珠宝的故事。只见场子中间铺了一层金黄的稻草,猴王左窜右跳,不时戏弄狮王,狮王虽极为凶猛,却奈何不得猴王,经过几番较量,猴王将一根绳子拴在狮王的脖上,象征着在这场争斗中取得胜利。
这场风趣的“打狮子”一结束,我身旁的村民突然一哄而上,争抢着地上的稻草。一位村民两手握满了稻草,笑盈盈地说:“这稻草被视为傩神赐予的神草,拿回家中能带来吉祥,放在猪牛栏里能够六畜兴旺。”
酬神的同时,不忘自娱。一板一眼的仪式里总要掺上一些娱人的项目,人与“神”的距离也就不再那么遥远。《打狮子》如此,《斩小鬼》也是如此。在村外的三岔路口,四位神将各持兵器,看押小鬼,小鬼试图逃跑,神兵神将和全村人齐声呐喊:“呜呼!斩小鬼!”一齐奋力追赶,最终将小鬼斩首,将邪祟驱逐出村。在这场傩祭里,人的角色不是旁观,而是参与,除了虔诚祝祷,还要制造几许欢闹的喜气。
油湾村的人对傩神的信仰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点在路桥祭的时候可以窥见。路桥祭一般在许傩愿后的当年冬天进行,是傩祭里一道极为重要的程序。三路神兵(上路天仙、中路地仙、下路水仙)将被请至坛场,将傩愿申奏文状呈送通达于上界,赐福于民。根据福主所许的愿望,路祭衍生出不同的形式,如敬祀祖先路祭、农事生产路祭(求雨祈丰)、消灾避邪路祭(驱病)等。其中,以求雨祈丰的路祭规模最大。王本佑介绍,民国初期的某年,沙田、大冲及周边地区夏秋连旱,草木皆枯,他的祖父王神佑主持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求雨路祭,请出了供奉于祠堂内的80余尊木雕神像,3天后果然连下3场大雨。
这80余尊神像中,最古老的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临武傩戏的绵延赓续。
夜幕下,古戏台在灯火的映照下,又多了几分苍凉古韵。今天的最后一场傩戏《九神过关》(又称《三娘寻夫》)将在这里落幕。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坐在长条木凳上,津津有味地咂摸着熟悉的韵调。谁曾想过眼下这红红火火的傩戏曾经中断了20余年?
作为临武傩戏的发掘者之一,郴州市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调研员周作明还记得第一次听说油湾村有傩戏存在时的激动。当时,他正在鲁塘镇考察傩文化遗存的现状。令人惋惜的是,唯一健在的傩舞老艺人已经80多岁,关于傩舞的记忆已然模糊不清。这时有人反映,20世纪80年代初,曾在大冲乡油湾村的祠堂里见过这种舞蹈。经调查,油湾村确实存在傩文化,但已多年未开展活动,所幸原傩戏班子的老艺人大多健在,能恢复演出。
当得知临武县相关部门要挖掘和整理油湾村傩戏时,王太保和村里的几位传承人掏钱购回复排傩戏所需的乐器、道具和服装等,并组织和号召一批老民间艺人加入傩戏的排演。“由于跟过傩戏演出的中年人大多数在外务工,所以那时我们表演人员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王太保说。
2006年10月25日,村里彩旗飘扬,人声鼎沸,消失20多年的油湾村傩戏再次“面世”。2007年,临武县人民政府出台《临武傩戏五年保护计划》,致力于临武傩戏区域保护建设和傩戏传承培训。2012年,临武县傩文化研究基地在油湾村挂牌成立,并召开了中国湖南临武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年,郴州市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在油湾村建立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经过几年的挖掘整理,油湾村傩戏逐渐成了临武县的一块文化招牌,并以“临武傩戏”的称号相继被列入了市级、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每逢傩祭,王氏合族大小,尤其是男丁都要参加。有的戴着面具,装扮成鬼神;有的在游村或路祭时,抬着或抱着祖宗的塑像或牌位;有的击鼓敲锣等,甚至许多在外地打工的青壮年也回村参与祭祀。在他们的观念中,这是敬奉祖先和神灵的事情,作为王氏后代,是必须尽的义务。
在科学昌明的时代,傩戏再难像过去一样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傩戏的传承正在演变成一场与各方面压力的对抗和较量。但油湾村的上空仍旧回响着震耳欲聋的火铳声,傩戏还在一代代地演下去。也许,正如王太保所说,傩戏不是戏,而是人们对祖先的感恩、对天地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