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管理在艺术类实验室中的应用

2017-07-12 07:13:21徐真真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311300
大众文艺 2017年8期
关键词:艺术类特性颜色

徐真真 徐 睿 (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311300)

色彩管理在艺术类实验室中的应用

徐真真 徐 睿 (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311300)

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其作为重要的载体之一,能够有效的传递艺术信息,并将艺术作品的“内涵”予以有效的反映和体现。尤其是在艺术类试验室中,无论是设计海报、广告设计样稿等作品都和色彩紧密相关。可以说,在艺术打样作品中,如何有效展示色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因此文章就色彩管理在艺术类试验室中的应用进行相关探讨,仅供参考。

色彩管理;艺术类实验室;应用

一、艺术类实验室概况

一提到实验室,首先映入人眼帘的则是大量的试剂、各种试管以及试验器材等,而这主要是高校理工科中的物理以及化学实验室给人的直观印象。而人们对于艺术类实验室并不是很了解,仅仅认为艺术类实验室主要是摆放一些画板和颜料等物品,这种认知显然是错误的。事实上,艺术类试验室涉及的门类十分丰富,诸如平面设计实验室、影视编导实验室以及动画制作实验室等。艺术类实验室不仅仅是艺术类学生进行专业教学的教室,还是艺术类学生开展实习以及实训的重要场所。艺术类实验室不仅仅用于课堂教学,还要供学生课程之外以及毕业设计阶段进行使用。因此要求艺术类实验室应该尽可能在功能划分、家具设计、色彩构成以及装修材料方面满足使用者的相关需求。文章仅分析色彩管理在艺术类实验室中的具体应用。

二、色彩管理以及色彩管理系统概述

色彩管理实质上乃是关于色彩空间转移的一种管理1。色彩空间的范畴也是相当宽泛的,诸如扫描仪、数码相机、显示器等均可以纳入到色彩空间的范畴之中。之所以要开展色彩管理工作,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色彩信息在一系列处理过程中(输入→处理→输出)依然保持一致的颜色2。但是现实情况是,传递色彩的过程之中,必然会运用到相应的一些软硬件设备,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颜色传递的失真,因此就需要实行标准化和数据化的色彩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色彩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色彩管理系统(CMS)可以对不同软硬件设备进行有效校正,进而构建起色彩特性文件,同时在色彩传递过程中,实现多种设备之间的色彩转换3。从该系统定义可以看出,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3个要素:

(一)和设备无关的中间色彩空间(PCS)

PCS是用于对所有设备之间的色彩空间进行定义转换的一种方式4。位实现色彩管理过程中的色彩信息的输入、显示以及输出,首先需要明确RGB和CMYK两种色彩空间。前者指的是色光空间,后者指的是色料空间。它们在实际转换过程中都需要利用PCS(设备无关)色彩空间作为媒介空间来实现转换。其一,输入设备(如光学扫描仪)、显示器等均运用的是RGB模式的色彩空间。该色彩空间通过相互叠加R(红)、G(绿)、B(蓝)三个颜色通道中每一个通道锁具备的256阶亮度强度值,进而实现不同样式的颜色效果,属于色光的加色模式。其二,输出设备(如压电式喷墨打印机)主要是运用CMYK 模式来实现色彩空间的管理。在这种模式之下,其将yan(青色)、Magenta(品红色)、Yellow(黄色)和 Black(黑色)四种色料进行直接的混合,同时结合光吸收原理、光反射原理,从而对各个颜色的实际变化状况予以有效展示。然而这种方式极为容易造成一些不良后果,诸如压缩了色彩空间,以致于颜色信息无端被丧失掉。由于颜色信息一旦遭受损坏,其无法自行恢复和还原。针对这一问题,CIELab 均匀色彩空间应运而生,该理念是在1976年由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提出来的,其核心要点为:对于颜色而言,分别选取L作为亮度分量,且确定其取值为0-100。同时选取a和b来代表不同的颜色,a体现了颜色从绿色转变为红色,b体现了颜色由蓝色转变为黄色。紧接着,结合色彩空间的大小分布规律,即就是:Lab>RGB>CMYK。这样一来,仅运用 Lab 色彩空间管理,便可以实现对RGB 和 CMYK两种模式色彩空间的管理,也就是说,在进行色彩管理时,我们可以将Lab 色彩空间作为一个可供参考的色彩空间模式,进而有效避免了颜色信息在处理过程中出现的丢失和失真现象5。

(二)特性文件(Profile)

特性文件本身属于一种文件格式,其主要用于记录设备色彩空间的具体特征、设备和PCS色彩空间之间的具体转换关系等6。由于色彩管理工作需要涉及多种软硬件设备,因此特性文件也可以细分为输入、输出和显示几种类型。特性文件需要将设备的色彩特征进行仔细全面的记录,诸如色彩转换匹配方式与算法、设备所使用的色彩空间的,最后按照一个规范和固定的格式予以储存和记录。特性文件还可以依据其具体的使用方法来进行区分,即独立的特性文件、嵌入式的特性文件7。前者不能单独脱离于操作系统,还需要借助相关的软件才能实现对其的有效调用。后者则直接在图像文件中包含,和图像文件一起进行传递。由于目前制作色彩设备的制造商较多,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也不尽相同,且随着设备的磨损,设备的色彩特性也会随之变化。这就要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据设备的实际情况来构建特性文件,并借助第三方软件来对色彩设备予以检测,从而生成对应的特性文件。

(三)色彩转换模块

合理选用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相应的软件系统,可以实现色彩的转换功能。当源颜色空间以及需被转换的具备颜色空间确定之后,计算机系统就立即开始进行转换操作,也就是根据源特性文件,实现源颜色到PCS上的具体转换8。接着,计算机系统再结合目标特性文件,实现PCS上的源颜色到目标设备上的具体转换。显而易见,要想实现颜色的真正有效转换,不仅需要计算机系统的相关转换操作,还离不开两个特性文件,即源特性文件和目标特性文件9。通过上述两次转换方式,才可以真正做到,打印机输出图像的实际色彩和显示器最终显示的色彩完全的一致。也就是说,实现了不同图像设备间的色彩精准传输。

三、色彩管理在艺术类实验室中的具体应用实践

(一)实验室中色彩管理的具体配置

为实现艺术类实验室中色彩管理目的,首先需要合理配置色彩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仪器设备。具体包括:第一,合理确定色彩管理仪器。结合实际状况,最终确定运用瑞士的GretagMacbeth产品。第二,BestcolorScreenproof软件因可以精准的实现色彩的的有效传递,可以对印刷适应性和打印适应性进行准确反映,进而精准的复制印刷色彩。同时该软件的操作界面较为简单,能够依据实际情况对墨量的大小进行调整,进而实现墨水的有效节约。因此最终确定BestcolorScreenproof软件为计算机的打样软件。第三,打印机最终选用的是EpsonPro 9600彩色喷墨打印机。其能够实现2880*1440dp的打印进度,运用的墨盒为i7色,也能够实现相对较大的色域,还能够满足计算机打样的高质量需求10。第四,输入设备扫描仪选用Mi-croTekAntixscan 1800。

(二)艺术类实验室中的色彩管理应用

对于艺术类实验室的色彩管理而言,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落实好相关仪器设备的校正工作。对于色彩管理工作中所需要运用到的各种仪器设备,均应该采取适宜的校正措施,诸如合理校正显示器的色温和伽玛值等。在本实验室中,通过合理运用Spectrolino仪和色彩管理套件ProfileBundlePro,通过相关的校正措施,来对显示器的色温、RGB色灰平衡等方面内容进行有效校正,取得了较好的校正效果。第二,开展色彩管理工作时,结合实际情况,需要生成3个基本的Profile文件。最后选取了SpectroscanT和ProfileMakerV 4.0Pro生成了以下3个Profile文件,即反映打印纸张墨水特性的Profile文件、体现打印特征的Profile文件、运用色彩空间转换并修正之后的打印ICC Profile文件。第三,由于色彩管理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老化以及故障现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定期调整设备的色彩管理标准参数和特性文件,对于故障设备予以及时的更换。第四,因设备之间的色色彩管理标准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还会结合Photoshop 7软件来实现对色彩的有效校正。诸如对灰度平衡、阶调反差、清晰度等相关参数进行调整。同时还基于艺术角度,来对色彩的基调、饱和度、空间距离等关系进行处理,最终确保艺术作品中能够真实的反应出色彩特性。

总之,色彩作为艺术作品的重要载体,其能够真实传递艺术作品的信息。因此对于艺术类实验室而言,必须高度重视色彩管理工作。应首先明确色彩管理和色彩管理系统的基本定义和内容,同时在实践工作中,结合艺术作品的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输入输出设备,并利用技术和艺术加工等多种手段,对作品的色彩特性进行合理的调整,最终确保计算机打印出来的艺术作品能够更为逼真的反映其色彩特性。

注释:

1.吕国强,梁监天,芦云龙,张应松,方勇.显示器的实时色彩管理[J].光学精密工程,2016(2):292-299.

2.李文育,张倩.色彩管理中灰平衡数据控制[J].包装工程,2014(13):123-127.

3.金志敏.印刷色彩管理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

4.梁艳梅,程常现,鲍伟成,蔡田甜.基于色彩管理的彩色喷墨打样系统比较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4):9-11+16.

5.马骏.数码摄影中打印机色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6.孙海,古辉.色彩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民营科技,2011(6):120-121.

7.胡媛,司占军,赵秀萍.基于数码相机的色彩管理研究[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0(S1):126-129.

8.刘霖.网络环境下色彩管理技术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9.

9.李文育,张倩.色彩管理中灰平衡数据控制[J].包装工程,2014(13):123-127.

10.王海文.多光谱色彩管理的框架设计[A].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印刷学院.颜色科学与技术——2012第二届中国印刷与包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印刷学院,2012:1.

徐真真(1978-),女,浙江杭州人,本科,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实验室管理研究。

徐睿(1984-),女,浙江杭州人,硕士,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媒体。

猜你喜欢
艺术类特性颜色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色彩特性
流行色(2020年9期)2020-07-16 08:08:54
艺术类专访心得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6
进一步凸显定制安装特性的优势 Integra DRX-5.2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CHIP新电脑(2017年6期)2017-06-19 09:41:44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2
认识颜色
特殊颜色的水
艺术类金币收藏作品
中国摄影(2015年9期)2015-11-08 11:56:33
和颜色捉迷藏
儿童绘本(2015年8期)2015-05-25 17: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