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在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初探

2017-07-11 09:18沈坚
现代园艺 2016年14期
关键词:新技术

沈坚

摘要:初步分析了结合新技术在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表现出来新技术在园林中的活力。

关键词:新技术;园林景观布局;园林工程施工

1新技术在园林景观布局中的应用

1.1园林景观布局的概念

园林的景观布局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种美的规划在很早就出现了,引用了书画艺术中的布局方法,运用一系列的布局要素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视觉上合理搭配,让所有的景物互相融合衬托,构成如画一般的园林美景,充分利用大自然本身的美,构造出神奇的美景。

1.2新技术在园林景观布局中的具体运用

园林景观布局是一门美的艺术,它和其他的艺术一样,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所以设计师们不需要遵循过多的条条框框,而且可以利用新技术将设计更加立体通俗的表现出来,让设计师们的概念更加清晰,同时,为了结合目前的城市状况,设计师设计的一些可能比较难培育的植物或者搬运的实物都可以利用新技术,在新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将水和石,泉和山等元素结合得更加巧妙,将城市化下难以想象的事物呈现出来,不用担心难以执行的特殊要求,这就给予了园林景观设计更大的空间,更好地发展园林景观布局,为艺术的发挥提供了技术的支持。

2新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

2.1园林土方工程中的新技术应用

土方工程作为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基本工程,其质量直接并且严重地影响到园林景观的质量,在引进一些新的技术和材料后,其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具有良好渗水性的架空砖,既能够避免土壤中的雨水缺陷,让雨水有处可出,提高了工程的寿命,同时这种结构特别适应城市的环境,让传统的园林景观能够良好地适应现代化,再来,塑料盲沟的出现解决了很多地方的排水问题,既轻便质量又很好,大大地降低了施工难度,减轻了园林景观的施工负担。

2.2筑山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地下水不足的地区,一种新技术衍生出来的陶瓷砖受到了很多园林施工者的喜爱,虽然是陶瓷,却能够透水,将雨水直接渗透到地下,增加了地下水含量,在保持美观的同时还能保护环境,而这些正是现代城市对于园林景观的要求,并且经过特殊处理的瓷砖还具有美观性,值得园林景观施工的大力推荐。

2.3园林施工理水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水是园林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水池、喷泉还是浇灌花草树木,都需要水,而如今面临着水资源的枯竭,园林工程建设也要投入到节水行列中,目前的新技术就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喷灌、滴灌或者微灌溉,都能够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并且在适当的情况下运用适当的灌溉方式,还能帮助土壤的保护,而这些新技术还能帮助减轻施工负担,材料的坚韧,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同时又很轻便,不容易腐蚀,在园林管理中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这些技术为园林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帮助的同时还能降低灌溉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

2.4园路工程中的新技术应用

园林的建设是为了给予民众享受,通过园路,民众能够接触到大自然和人工相结合产生的美景,而在园林中设计的道路自然不同于一般的道路,它并不需要特别坚韧的硬度,更加倾向于环保,绿色,和周围景致的和谐,新技术下产生的透水砖正适应这一要求,这种具有透水性的砖能够供民众行走的同时,还能保持一定的水土,下雨时还能像植物一样吸收一部分水分,这些水分在恰当的时候再蒸发,有助于园林整体的环境以及周围植物的生长,而这些正符合园林环保绿色的特点,这就是新技术与园林建设要求的完美结合,使得园林建设成为工业化下的自然净土。

2.5种植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园林的建设必然离不开植物的种植,而新技术下产生出的各种技术对植物的培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目前的城市化,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挑战,通过新技术可以调节植物的特性,使得其适应能力更强,甚至通过新技术,能够培育出新的品种,为园林建设提供更多素材,而且目前新技术环境下植物的培育更加规范,能够提高植物的存活率,这些都大大地帮助了植物的种植工程建设,降低了种植难度,给予了园林建设更多可能性,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种植工程中的应用,种植工程必将发展得越来越规范和有效。

3结语

由上文可以看出,我国的园林景观布局以及园林工程施工建设都在新技术方面有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现在的园林景观布局以及园林工程施工建设离不开新技术的帮助,而新技术确实也帮助园林建设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找到了一片天地,极大地帮助园林发挥了它的作用,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园林建设新技术还是跟不上发达国家,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相关技术人员以及园林建设者们还需要进一步努力,通过进一步的交流溝通发展出更适应具体情况的技术,进一步发扬我国的园林景观艺术。

猜你喜欢
新技术
互联网和新技术下的资产管理业务变革与创新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新技术让我们不断接近新闻真相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警惕“新技术”背后的简单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