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斌
摘要: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林业种植在改善环境中的作用越来越受人注目,植树造林、绿化事业是改善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主要论证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浅见。
关键词:林业种植;环境改善;作用分析
1林业种植在生态环境发展中的地位
在生态环境发展中,林业种植具有决定性的主体地位及战略地位。一方面,林业占据着生态建设的主体地位,其不仅会对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在荒漠改造、湿地建设方面意义重大。只有林业种植取得一定成效,才能在此基础上谈及环境问题的改善。另一方面,林业占据着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林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与建筑、医疗、农业等产业一样,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处于较高的战略地位。森林资源是人类文明发展中必要的物质基础,且作为可持续再生资源,林业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
2林业种植在改善环境中的作用
2.1涵养水土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是林业种植最基础、最强大的功能。森林覆盖率越大,雨水直接冲刷地面的机率就越小,地面水土不受雨水冲刷流失率大大减少,较好地保护了地面植被及地下土壤。树木的落叶性质会使落叶铺垫至地面,在地面形成一层绵软的结构,发生洪水等自然灾害时,绵软且具输送特性的结构就会起到吸收、排放水分的作用,缓冲洪水对水土的冲刷,缓解下游地区洪水灾害的程度。并且树木生长过程中根系越发达,树势生长就越旺盛,而根系要生长就必须深深植入地层,根系向地层延伸、生长的过程,恰恰可起到固定地表土壤的作用。大量树木集结在一起,地下根系盘纵横交错,可有效起到固沙防风的作用。在风沙灾害较为严重的西北地区种植林木,不仅可改变风向、缓冲风速,而且可减少沙丘的移动性,保护耕地不受沙尘侵害。因此我国西北部地区要加强防护林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
2.2缓解资源紧张
一方面,树木可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各种实用材料,比如纸张、木炭等,且木材属于可回收资源,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木材还可以替代很多金属材料,降低金属冶炼、消耗产生的污染,从而降低大气中的碳含量。另一方面,森林也是后续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矿资源。地球上现有的地矿资源就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树木长期沉积而逐渐形成的,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是一项造福子孙的伟大事业。当然,现阶段我国林业种植的主要目标在于短期内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木材产量。
2.3调节气候
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树木具有光合作用及蒸腾作用的生物特性,树木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效调节大气的主要成分,并且可以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于树木本身,使树木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树木在进行蒸腾作用时会产生水汽,这些水汽不仅会调节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而且在水汽挥发过程中遇到冷空气会发生冷凝作用,形成降雨,因此森林覆盖率越高,降水就越丰富。此外,森林还可以改善大气的酸含量。工业的发达增加了大气中酸类物质的沉降,因为工业生产需要用到大量燃料,燃料的消耗会形成硫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气中有害物质互相作用会形成酸性化合物,在降雨时这些酸性化合物就会发生沉降,由于其对林木有腐蚀作用,因此会对林木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
3发展林业种植的策略
由上述分析可知林業种植对改善环境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大力度发展林业种植。首先实现农林结合、共同发展。各地区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进行农林结合,可在树林中种植草料或药材,在林木种植中推广先进的技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当然,现阶段我国的农林合作模式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还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及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在林业资源发展中积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缩短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比如研究耐寒、抗旱的优良品种,针对干旱地区推广新的节水技术;采用生态化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等。这些均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此外,还要不断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林业经济发展体制,工业原材料及其余原材料可作为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特种经济林及速生丰产林;低层次原料来料加工、新型产品的开发可作为第二产业,以促进林业产品的升级发展,林业旅游、花卉种植等可作为第三产业,可对林业产业的生产力布局起到调节作用,不断改善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等。
总之,社会经济地不断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积极促进经济建设时应深刻认识到国内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强化生态林业及生态建设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因此务必高度重视林业工作,以促进国内林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