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军方为了训练士兵,开发了一种构建梦境、让人入梦的机器。有人就利用这种机器潜入他人的梦境,窥探其潜意识,窃取信息,这就是盗梦者。盗梦者柯布接受了一项难度十分高的委托任务,要进入一个商业巨子的继承人小费舍先生的梦境,给他植入一个潜意识念头:解散父亲留下的商业帝国。柯布背负着杀妻的指控,一旦入境就会被逮捕,但如果能完成这一任务,他就能回家与孩子团聚。柯布寻找、挑选合适的造梦师,组建了一个盗梦团队,并找到机会潜入了小费舍先生的梦境。一层、两层、三层,柯布潜入小费舍先生的潜意识深处,成功给他植入了意识……
《盗梦空间》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经典科幻片,本栏目曾经为读者解析过电影中涉及的与梦有关的精彩看点。回头再看,我们可以从更深、更广的层次来继续解读。
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负责元认知的脑区,即布罗德曼分区第9、10区(BA9/10)。而有趣的是,2015年《神经科学杂志》报道的一项研究表明,做清醒梦的受试者的BA9/10区,比做非清醒梦的更为发达。这说明可能是元认知的能力让人明白自己正在做梦,如果在梦中这两个脑区被激活,人就能认识到自己正在做梦。
影片的另一个焦点,就是梦的最深处是人的潜意识。这大概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流派得来的灵感。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类潜意识的体现,人在梦中让自己潜意识的欲望得到满足,而这些欲望大多与童年记忆和力比多(性能量,指身体快感,与常说的性不同)有关。现在梦境仍然被心理学用来分析个人的精神状态,但由于缺乏力比多物质存在的证据,目前神经科学领域并未从潜意识的角度来研究梦境和睡眠。
实际上,梦的一个作用是帮助我们整理白天所产生的记忆,梦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记忆的重现。201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小鼠跑步时,它海马脑区中的位置细胞会按一定顺序激活。如果小鼠在跑步后睡觉,这些神经元就会在它睡眠中按照与跑步时一样的方式激活;如果小鼠在跑步前睡觉,这些神经元就不会按照顺序激活。
另外,长期缺乏睡眠,尤其是缺乏最能产生梦的快速眼动睡眠(REM),会导致记忆障碍。这就说明,做梦与短期记忆的整理和长期记忆的形成非常相关。
睡眠还有清洁大脑的作用。201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睡眠过程中,神经细胞会收缩,神经细胞间距会加大,脑脊液(脑浸泡在脑脊液中)的流动也会加大,从而将脑细胞的代谢废物冲刷干净。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都是因为脑内代谢废物的增加而出现的。因此,睡眠对于大脑的新陈代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清理是在睡眠的整个时期,还是在梦中,抑或无梦时进行的。
现在,很多科学研究都希望解读人的梦境,即能知道人在梦些什么。例如有一些利用核磁共振的研究,让被试者在清醒状态下接受刺激,如观看房子、桌子等的照片,同时记录大脑对这些刺激的反应模式,构建“词典”。然后在被試者做梦时记录其大脑活动模式,并与之前构建的“词典”比较,从而知道被试者的梦中出现了什么。这种方法可以非常粗浅地解读梦境,如知道被试者的梦中有桌子,但无法知道这张桌子放在什么地方,是方的还是圆的,是什么颜色……
如果我们能够充分了解梦的机制,那么也许可以让机器通过大量样本学会利用梦来判断人脑的健康状况。很多疾病都伴随着脑功能的改变,例如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等都有神经系统的病变。还有一些非神经系统疾病也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疼痛等。梦就像大脑世界投射出来的一小束微光,吸引人们去探究脑的秘密。
醒耶?梦耶?
这部影片的焦点,大概就是梦境与现实的真与假了。因为梦境太真实,入梦的人可能无法分清自己身处现实还是梦中。为此盗梦者必须创造属于自己的图腾,比如柯布的陀螺,它在梦中会不停地旋转,永不停息。另一种办法是在梦境中构建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对象,例如彭罗斯楼梯。造梦师不能用自己熟知的现实来构建梦境,否则会因分不清梦与现实而产生错乱。柯布的妻子就因为对现实和梦的感受产生了错乱,企图从“梦”中醒来,最终死于自杀。
其实,不用设定盗梦者的图腾,现实的我们有时候也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做梦,甚至控制自己的梦境。这种现象叫作清醒梦境。这一概念最早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出现,而真正系统描述清醒梦境的是荷兰医生弗雷德里克·凡·伊登,他的文章发表于1913年。
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知道自己在做梦呢?
人有一种非常高级的认知功能,叫元认知,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比如在做算术题“3×6=?”时,你不光知道这道题的答案,而且知道自己知道答案;而对“1234567×7654321=?”,你不光不知道答案,而且知道自己靠口算是算不出这答案来的。类似的,人类有元记忆,即关于“我知道我不记得”的认知。